【摘 要】
:
基于多维度综合分析健康管理平台整体绩效考评方案,测算点单价,进行工作量点数回归建模,为健康管理平台及相关医技科室建立兼顾劳动价值、劳动强度、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的绩效分配机制,并设计针对健康管理业务特点的激励措施.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室实际情况,有效传达管理层绩效目标和战略信号,形成正向激励,深化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上海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多维度综合分析健康管理平台整体绩效考评方案,测算点单价,进行工作量点数回归建模,为健康管理平台及相关医技科室建立兼顾劳动价值、劳动强度、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的绩效分配机制,并设计针对健康管理业务特点的激励措施.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室实际情况,有效传达管理层绩效目标和战略信号,形成正向激励,深化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对医院学科建设各层级指标体系权重进行优化.方法:按层次分析法的步骤,设计判断矩阵问卷并请临床学科带头人、科研处、教务处、医务处等职能处室、基层医务人员填报数据,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及一致性判断,获得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咨询专家工作10年以上占85.7%,高级职称占72.4%,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5.2%.医院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权重最高的是医疗品牌(0.3286),最低的是社会声誉(0.1017);二级指标权重最高的是医疗水平(0.1340),最低的是人才梯队(0.0310);三级指标权
目的:探索开发出一个公立医院管理人员“T”型能力模型,以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推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法:通过融合有关“T”型人才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果,凝练提出一个公立医院管理人员“T”型能力模型.结果:提出的公立医院管理人员“T”型能力模型包含了外在的能力特征:至少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和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技能;内在的能力特征:能力素质、目标追求与成就、个人特质.结论:提出的“T”型能力模型将为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处于改革转型阶段,其功能已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致力于解决疑难杂症的现代化医院.想要使公立医院走向符合定位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就要完善、改变医院以往的管理体系、模式,营造适合创新的氛围,以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近期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特征,探讨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分别收集研究医院2020年6月起完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向患者推送危急值预警通知管理方法前后、同期各4个月,共8个月的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数据结果.结果: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后,危急值管理质量指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门诊危急值管理数据,针对问题完善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了门诊患者危急值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平均时效,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急诊科功能定位和相应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归纳总结急诊主要功能,针对不同的岗位开展岗位要求,同时设计绩效系统.结果:经过广泛调研和调查后,确立了急诊3大主要功能,即识别、抢救、支持,3小功能为“托底、保障、应急”.由此带来的急诊不同岗位的设置,采取了班次费结合重点病种、重点技术权重为主要考核机制的绩效分配体系.结论:新型急诊绩效体系的成功建立,打破了原有急诊绩效以职称为主要因素的绩效体系,学科功能强化,学科建设获得较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