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妈妈参加完家长会,和6岁的儿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很沮丧,因为老师说他只能安静地在椅子上坐5分钟。“儿子,你很不错。因为你能安静5分钟,比以前强多了!”妈妈看起来由衷地喜悦。儿子很高兴,回到家主动帮妈妈收拾东西,饭后快速地坐在书桌旁看图画书。第二天上课,老师也惊喜地发现:整整一节课他都没有像以前那样胡乱扭动,安静得令人刮目相看。 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发现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话,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参加完家长会,和6岁的儿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很沮丧,因为老师说他只能安静地在椅子上坐5分钟。“儿子,你很不错。因为你能安静5分钟,比以前强多了!”妈妈看起来由衷地喜悦。儿子很高兴,回到家主动帮妈妈收拾东西,饭后快速地坐在书桌旁看图画书。第二天上课,老师也惊喜地发现:整整一节课他都没有像以前那样胡乱扭动,安静得令人刮目相看。
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发现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话,也能让孩子倍受鼓舞。
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并蹲下来将鞋带仔细系好。等弟子离开后,大师又蹲下来将鞋带解开。有旁观者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开呢?”大师回答道:“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行者。因为长途跋涉,所以鞋带散了。”“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旁观者仍不解。“他能细心地发现,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并及时地给予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可以在另外的时间告诉他。”
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因为他知道,即使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在得到保护和鼓励后,也能化成积极进取的热情和动力。
所以,请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进步和良好品质,并给予他们热情洋溢的赞扬及鼓励吧,在他们期待的眼里,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行为,都是希望。
其他文献
小侄儿近期很郁闷,他向我抱怨道:“张涛是大家公认的捣蛋鬼,学习成绩差,在评选活动中却被评为‘三好学生’。而我严于律己,学习成绩也很棒,为何会被老师遗忘,没评上‘三好学生’?实在太不公平了!”我笑着听完他的抱怨,然后给他讲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
九月,是一个让家长喜忧参半的月份。喜的是,孩子要入园了,即将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愁的是,面对新的环境,孩子能很快地适应吗?由于多年带小小班,我目睹了很多表现各异的新生入园情景,孩子们有哭有笑,有喊有闹。下面我选择了几个比较常见的类型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给今年新生入园的家长们一些参考和帮助—— ●类型一:自娱自乐型 开学第一天,贝贝高高兴兴地和妈妈说再见。然后,在教室里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搭
尽管社会和媒体都对孩子被“催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把握和决定孩子成长节奏的关键人还是家长,我们应如何帮孩子正确过滤和理性吸收,使他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童真童心,健康成长呢? “亲子时间表”和孩子的“自由时间表”同样重要 现在的孩子特别缺少自己的生活空间,家长事无巨细都亲自安排,在爸妈的层层掌控之下,孩子只能尽量朝成人的理念和习惯靠拢。 建议:家长的教育目标和期望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总
和成人相比,孩子总显得那么弱小而稚嫩,爸爸妈妈常常不由自主地萌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关爱,对他的成长、安全、生活学习格外关注。虽然让孩子远离危险是父母的责任,但如果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允许一丁点的闪失,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探索成长,百害而无一益。 芳芳的“邯郸学步” 芳芳正在蹒跚学步,常常没走两步就心急得想跑,由于找不到重心和平衡,一连摔倒了好几次,小脸、胳膊肘儿都留下了伤痕。芳芳妈既心疼又害怕,总
规划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有差异性,父母应渐进式地引导。 0~3岁:积极刺激 此时孩子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只要有刺激,任何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刺激孩子的各种感官:闻一闻花香,听一听鸟的叫声,碰碰小树小草,呼吸清新空气,体验阳光的温暖,享受微风吹拂的感觉。 3~6岁:引导观察 这是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开始对大自然具有初步的辨识能
孩童时期的他是一个不被周围人喜欢的孩子,因为他满脑子都是奇怪的念头。因此,很多家长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跟他玩,生怕自己的孩子跟他学坏,就连老师也不喜欢他,认为他整天满口胡言。 但是,这个让人头疼的男孩,却让他的父亲——一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医学院,从事热带病研究的专家欣喜不已,他认定,自己的儿子绝对是个天才,千万不能把儿子那些奇怪的“念头”扼杀掉,只要稍加点拨,日后,儿子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为了保
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春寒很容易侵入人体使人致病,幼儿抵抗力差,家长们应特别注意预防以下几种高发病。 1、流行性感冒 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 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若发现幼儿高热持续不退或退热后体温又回升,同时出
为人父母者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听话的孩子,可是父母怎么说,孩子才肯听,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我总结自己在育儿中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以分享: 了解并恰当地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 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参加单位的聚餐。菜还未上桌,女儿和同事的女儿玩闹,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膝盖都擦破了皮。女儿顿时嗷嗷大哭,眼泪鼻涕一大把,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领导、同事一个个轮番过来哄她,可是她却并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用自己的一生去书写的一本书,字句要斟酌,篇章要布局,方向更要掌控。所以,家长们多多少少都有过陪读的经历。 我却是个异类。 女儿读一年级后,我只接送了她一个礼拜,然后就说:“雨墨,你敢不敢自己走着去上学?”我以为雨墨要哭鼻子了,结果,她高高兴兴地背起米奇小书包,说:“我敢啊!”那天,雨墨在前面走,我就像敌特电影里的特务,鬼鬼祟祟地借着路边的树和拐角的墙,对雨墨进行盯梢。我看到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