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实践中快乐学语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这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发布的实验报告认为:教师讲授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5%;学生自己阅读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20%;有多种感官刺激,如多媒体教学等,学生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30%;用交流合作所得的知识,学生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50%;用探究式进行学习,学生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70%;教别人掌握知识,学生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90%。由此看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是走出教师满堂灌的过程。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真读、真思、真议、真练,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心动、主动、互动、生动,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一、让学生“心动”
  让学生“心动”,就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活动。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会学得愉悦而有成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从复习《七律·长征》入手,让学生再次感受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以及毛泽东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接着,播放诗歌朗诵视频《人民万岁》。学生被著名艺术家张家声高超的朗诵艺术所感染,为毛泽东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伟人情怀所震撼,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随后,我播放纪录片《开国大典》。当雄壮的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学生们竟然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敬队礼,高唱国歌。他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1949年10月1日,成为参加庆典的一员。此时,学生对《开国大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让学生“主动”
  让学生“主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实践。所以,教师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先出示学习目标,再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此时,学生的“行动”表现出来的是“静”,因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学生围绕着某项学习目标,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在课本上圈划批注,做好合作交流的准备。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场面间的连接句,并利用连接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有了方向,也有了方法,自主学习的效率就提高了。
  三、让学生“互动”
  让学生“互动”,就是让学生合作交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们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轮流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相互评价、相互补充,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让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因为有些问题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但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可能很容易。让学生教会学生,这种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教学口语交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内容,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材料,写好演讲稿,使学生每个人课堂上都有话可说。上课时,先在小组中交流,要求:1.人人都要演讲;2.小组内推荐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3.小组内的成员和即将参加班级演讲比赛的组员代表一起修改演讲稿,并指导演讲者怎样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说,表情达意,增强演讲的效果。学生都很努力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竞争非常激烈。组内选拔之后,学生们又投入另一个紧张的工作,他们由演讲选手变成了指导老师,出谋划策,培养优秀的演讲选手,为本组争光。在评比与指导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演讲的兴趣,也掌握了演讲的基本知识。
  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提交到班级解决。
  四、让学生“生动”
  让学生“生动”,就是让学生人人勇于展示自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活动,课堂是自我展示的大舞台,课堂有我更精彩。因此,教师的活动就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人人有展示的欲望、有展示的内容、有展示的信心。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中,笔者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学习小组交流;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学生的汇报非常精彩,不论是汇报的学生,还是在倾听的学生,他们都很好地理解和感悟了文本。但是,他们还没能将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于是,笔者以一句话——“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引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想象这一夜,毛泽东是怎样度过的,他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内心等,并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随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一个学生说道:“一个坚强的男人也有脆弱的一面。秘书退出房间,毛泽东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扑在床上,抱着枕头号啕大哭……”
  一个学生说道:“夜深人静,月圆人缺。毛泽东呆呆地望着天花板,过去与岸英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
  一个学生说道:“毛主席拿出枕头下一直珍藏的照片。照片中岸英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毛主席轻轻地抚摸着,喃喃道:‘岸英、岸英……’顿时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学生一个接一个上台动情地说着,情深意切地感动着每个人。这时,毛泽东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已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课文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也内化成了孩子们的能力。下课了,孩子们还不想离开讲台。最后,我让他们把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大家欣赏。学生非常兴奋,个别学生觉得自己还能写得更精彩,自行修改满意后才张贴上去。
  总之,打造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需要教师课前进行文本解读,利用教材、整合教材,以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课上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心动”“主动”“互动”“生动” ,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快乐。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第八届钧瓷文化节开幕之时,也是“中国钧瓷文化园”迎宾待客之际。望着文化园大门口不断涌入的钧瓷企业家、国内外媒体记者以及观光市民,“孔家钧窑”艺术总监孔相卿顿感春风拂面,心中畅快。耗费8年时间,他终于如愿打造出钧瓷文化第一园——中国钧瓷文化园。回想起创业初期高呼“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的狂语,到现今坐拥河南钧瓷第一品牌孔家钧窑,孔相卿这几十年的经历就好似窑变,在出炉一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照
用石头来创业,胡明是第一人,他梦想着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石头王国。  黄山市歙县古玩城,有间名为“器而不舍”的店面,同古玩城的热闹相比,里面“静”得出奇。  “生长”于朴石之间的万年青,翠绿坚挺;一旁的陶瓷观音,静坐于鹅卵石神龛中,普度众生;巨大的摩尔石经过打磨修饰,化为茶桌,凝重浑厚……这里的每件器具均由石头制成,散发出沉稳、寂静的气息。今年36岁的胡明,是器而不舍的创始人,早期本是奇石藏家,后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的约简理论降低了支持向量的维数, 同时保证了分类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一直是学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由需求不足导致其弱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经济扶植,关注心理辅导,营造良
晚清时,清政府为嘉奖洋人而制作了礼牌,类似于勋章功能。其形制仿制了腰牌,并刻以姓名、职务等与官吏身份等级相关的信息。晚清时,关税作为鸦片战争赔款抵押给西方,海关事务
说明文的教学最难驾驭的就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说明文没有其他文体吸引人,因此在教学中的地位一直被弱化。怎样在说明文中体现“言”“意”共生的教
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体系——消费资本理论《中国经济周刊》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与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