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ya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法,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运用能力,把生活实际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能体会到语文教学有着亲切感,接地气,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体验。语文从生活中来,发挥着无法可比的作用,因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特别丰富。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法 小学语文 高年级教学 应用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不断地在利用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变化,但是却忽略了生活带给我们的很多启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还能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较高的效率。因此本文结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一、通过学习语文教材内容去感受生活常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上的很多内容与知识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教材编制的很多内容也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这一特点,通过语文教材的内容去感受生活,了解生活的现状以及常态。在生活化教学法中,通过学习语文教材内容去感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通过语文教学本身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语文教材以及学习过程产生一种自然感和亲切感,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和掌握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学习音字词,并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运用这种生活化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学生对语文教学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使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梦圆飞天》这两篇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要将课文中与生活中熟悉的痕迹找出来。在第二篇课文中,其飞向的目的地是宇宙,是由中华儿女通过不懈努力完成的伟大壮举。而第二篇课文中所说的克隆,其针对的对象要大都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例如克隆世界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一只山羊。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纵横链接起来,能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产生一定的熟悉感以及亲切感,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通过生活常态去感受和学习语文
  通过生活常态去感受和学习语文,这与上述过程相反。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课堂和平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智慧和知识,只要学生们善于观察,认真学习,就能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内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语文知识也大量存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们去发现和感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感知语文的能力,从而使自身的语言表达与交流沟通的能力也能获得极大的提高。
  通过生活常态去感受和学习语文,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对人们的语言表达的观察和感受,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观察日常生活过程中,亲人以及长辈们的表达方式,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获取词汇感受,与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感受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为生活中的词汇非常的形象生动,且所处的环境人们表达时的语气也具有较大的差异。二是对周围人的语言表达进行观察和感受。这种语言表达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广告牌或者是视频广告用语等,这样学生就能清晰的体会到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三、通过生活实践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生活实践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实践的学习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升华学习的内容。但是在进行生活实践之前,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然后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去,最后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法将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以及深入的理解,这样就能促使学习语文的过程达到较高的效率,取得最佳效果。同时生活实践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应用语文知识以及表达语言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水》这一语文课文中,由于水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也很常见,因而学生没有对其予以很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通过这一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对于“水”的理解以及认识就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介绍,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粗略感受,而是非常真实的通过实践、书本、记忆三种方式的结合下重新对“水”进行认识。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法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也会更加精彩纷呈,也会更有效果。
  【总 结】
  综上所述,通过生活化教学法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们感知语言的能力,且这样也容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并发现和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促使语文与生活能够有机的联系起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语文教学也会更加好。
  【参考文献】
  【1】 钱林英.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2】 王金梅.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范文怎样运用才有效 【J】. 新课程导学, 2013(33)
  【3】 郑雄文.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教育艺术,2015(09)
其他文献
【摘 要】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写作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将阅读、写作、交际和实践内容联合起来,形成了“听说读写用”一体化学习模式。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两大教学难点入手,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阅读与写作 读写一体化 初中语文  1. 读写一体化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阅读教学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教学为阅读开阔思路,是阅
目的综合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效果,以期能够提高肺部手术麻醉的相关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接受肺部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患者对麻醉效果比
【摘 要】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却极度缺乏,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试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指导方法、创新教学四方面谈了自己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培养 方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引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
【摘 要】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为了应对分散复杂的学习任务,实现更有效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而构建的一种概念框架,它的思想的主要起源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思维“最近发展区”理论,主要构成为走进背景、联系实践、独立探索等环节。现在这种模式因其出色的实践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支架式 体会  小学生学习正处于萌芽阶段,由于获取知识少,见识和理解力都相对欠缺,对新知
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很大。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的缺乏、结构混乱、语言不生动,使不少教师为此感到头疼。如何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词句的积累、发展学生写真情实感、注重说和写的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注重学生作文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和感悟。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临床组应用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无痛人工
一直以来针对乳腺癌的治疗多以乳腺切除术为主,随着全乳切除术保留皮肤技术的实施,皮瓣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及完善,乳房切除术后为患者施以有效的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实施乳房一
【摘 要】  在农村的教育教学上,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注重学生的团结思想和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农村教学改革中很实用的一种学习形式,相应地,捆绑评价机制得进一步健全,更好地指导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形成更好的思辨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审美意识和生活能力,成为新一代生活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  教学 小组合作 捆绑评价  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
【摘 要】教育在诞生之初仅是为传承文化与弘扬历史,然而,随着人们思想文明的开化,教育已然不再局限于传播知识与启迪心智。教育逐渐成为人类思想与灵魂的丰盈手段,借助教育所要达成的目的也不再简单的是启迪人类的智慧。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人本思想充分贯彻的基础上,教育兴趣化、教育生本化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对此,本文为确保小学语文课堂的灵动与鲜活,将如何活跃课堂,将兴趣培养与生本融合作为论点,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