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的女性形象研究逐渐受到大众的观众青睐,而经典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多姿多彩。人们心中的理想女性标准有同有异,创作者心中的美好女性,都具有其独特的品质。除了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其本质上还是因为男女性别意识角度和立场的不同。以《聊斋志异》中的花妖狐媚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作对比,探究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模样和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理想女性;男权意识;话语权
  作者简介:龚凤娟(1997-),女,汉族,四川遂宁市人,本科,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8)-15-0-01
  从古至今,大部分女性都被赋予“美”的特殊意蕴,“美”不仅仅指的容貌的漂亮,而是人们的一种理想的符合人的心理需求的标准。蒲松龄是从其男性意识角度出发来描写一系列男女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的。而简奥斯汀是站在女性的心理期待上创造出伊丽莎白这个优秀的女子。她们都属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而彼此的创作又会反映出各自的文化地域的差异。
  一、美貌动人——聪明机灵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女子都属于花妖狐媚一类,她们基本上都得有一个美貌的模样,这可以说成为了作者着重关注的一个点。[1]《婴宁》中的婴宁“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然笑嫣然,狂而不损其媚”;《劳山道士》中嫦娥“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娇娜》中娇娜也是“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聂小倩》中对小倩的描写:“有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十八夭殂……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绰约可爱。”还有夜来与身世凄惨的书生幽会的大多美如天仙,清纯诱人的。这些容貌艳丽的女子完全满足古代男性的审美需求,作为男权社会的依附品,只是为了迎合男子的要求而有所谓的“女为悦己者容”。
  而简奥斯汀对伊丽莎白的外貌描写是站在达西先生视角来看的——“达西先生开始几乎不承认她漂亮,他曾在舞会上曾以毫无爱慕之意的眼光望着她……他觉得她的脸蛋儿几乎没有什么动人的特色。”[2]而伊丽莎白的姐姐简被称为“舞会上唯一的一位漂亮姑娘”,由此其实可以看出,伊丽莎白确实长相不及姐姐,应该最多算是清秀灵动。作为他朋友的妹妹宾利小姐从小喜欢达西,并且居于资产阶级的,具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不少财富的她打扮和优雅程度自然不会输于伊丽莎白。然而,就是伊丽莎白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子凭借自己独特的聪慧而又独立的个性赢得了达西先生的注意和爱慕,并且得到他的深情如一。
  二、温顺服从——自我独立
  纵观《聊斋志异》这本小说,可以发现里面大多数的女子都具有忠诚的以夫为天的品德,始终拥护男性的利益。《婴宁》中的婴宁可以算是蒲松龄最喜欢的女子, 她充满童心,天真无邪,具有“痴”女的特征。前半生成长于与世隔绝的山野,与鸟兽虫鱼为伴,特别爱笑,远离世俗的熏染,过得恣意潇洒。王子服初见她时——“容华千代,笑容可掬”;再见时——“含笑拈花而入”“狂笑欲堕”……而成亲后,婴宁囿于世俗的眼光,“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虽然蒲松龄在前文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爱烂漫的活泼灵动的少女,可在成亲后,不免要被社会礼法同化,她本来的心性就这样被压制了,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她不得不屈服于长辈的要求,不得不贤淑持家为丈夫分忧解难。这都表现了婴宁在对周围的人的观察中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其实,婴宁最终变成了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妇女,与蒲松龄的个人价值观是分不开的。
  《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强调男女双方一定要在相爱的基础上才能结成婚姻。在当时英国女性普遍权利缺少,地位偏下的时候,伊丽莎白依然特立独行,拒绝了继承巨额财富的表哥柯林斯的爱慕和身世显赫有钱有权的达西先生的求婚。在消除了对达西先生的偏见,并与他的感情越来越深以后,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气愤不已,与伊丽莎白见面后还狠狠羞辱了她以及她的父母亲戚和身份地位,并且要求伊丽莎白离开达西并且保证不再与他往来。伊丽莎白毫不畏惧地回怼那位贵妇人,誓死捍卫属于自己的爱情,分毫不让。伊丽莎白具有鲜明的自我个性的女性成为了闪耀在英国文化中一颗明星。
  三、两者理想女性形象差异原因
  除了两位作者之间迥异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性别意识差异。她们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男性塑造,她们的行为都带有男性的评判标准。长期以来最令人惊异的一个事实是,作为女性的对立面,男性的活动总是被当作绝对重要的,文化体系对男性的角色和活动赋予了绝对的权威和价值。男性作家笔下的理想女性形象反映的正是文化熏陶下的男性内心对女性的期望,在千百年来被作品强化流传下来并成为一种社会模式,成为了社会对女性的理想要求和规范。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的文学,所有的女性类型都表现了男人对女人的评价,直接服务于男性中心文化的“性权书”。而简奥斯汀是一名女性作家,本身处于社会中“第二性”的地位,从女性意识角度来创作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则更多从自己的心理期待出发,也就是希望女性具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捍卫自尊。
  《聊斋志异》里面涉及的多数女性形象与《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在作者心中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都是各自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具有独特的品质,她们分别代表了男女性别视角下一种文化取向,也能够给整个人类文化审美的领悟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2]简奥斯汀著,雷立美译.傲慢与偏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70后“新一代顽主”作家石一枫,其作品中真正值得注意、带有光芒的是女性形象,突出塑造了以陈金芳为代表的许多女性人物,呈现出她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男性、与生存环境以及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女性有的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生活的艰辛,是生活的不幸者,有的一改从前小说中女性被男性拯救的形象,而成了男性的拯救者,有的则像陈金芳一样成了为改变命运的不懈反抗者。这些女性身上承载了石一枫作为一位作家对现实的
摘要:近些年,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常常把李健吾先生与法国文学批评关联起来,称其为“印象主义批评家”。这种论断对先生着实不公。先生曾自言:“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1]实际上,李健吾文学批评是比印象主义更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他以热情清醒的人生态度为基底,以中国传统文论之谐和为骨架,以西方浪漫主义情感为辅佐形成了一道具有浓厚个人风格的批评视阈。  关键词:文学批评;自
摘要:楚留香系列小说与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的主人公联系紧密。二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富有正义感和优雅气质,并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受作者及不同文化背景与时代原因的影响,楚留香更多地表现为浓厚的浪子情怀,形象比较立体丰满;福尔摩斯理性精神与侦探技巧比较引人注目,形象比较单一集中。楚留香系列受福尔摩斯系列影响明显,人物形象上比较肤浅,更多地体现在情节设置上。  关键词:人物形象;浪子;侦探  [中图分类号]:I20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广东形象研究”,编号2018KY007。  摘 要:近年来,大家对华裔文学的关注持续加温。汤亭亭是华裔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其作品的研究可以让读者们对华裔文学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汤亭亭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中国传统题材的改编,这一行为引起了诸多中国读者的误会,甚至对她的作品有敌意,我们有责任对她的行为进行正确解读,从而为其作品正名。
摘 要:《向苍天呼吁》是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最优秀的一部小说。该作品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他们大都从黑人主体性建构对其进行解读,本论文则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约翰潜意识中真实想法的挖掘,他的精神反叛以及对爱的追寻来探索主人公约翰真正想要呼吁的东西以及他重新认识自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向苍天呼吁》;超现实主义;爱  作者简介:陈玲玲(1991-),
摘 要:田园诗发展到了宋代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范成大无疑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使他享有“田园诗人”的称号。组诗真实自然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系统的描写了农村一年四季、节气轮换时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等。诗人用朴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感情,以及独特的情感体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洋溢着“泥土与血汗气息”的田园,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理性的、真实的、全面的田园,而非只是
作者简介:邢隽雨(2001.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郑州新枫杨外国语学校高三(29)班在读。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漫步历史的河畔,已有繁花蹁跹千年。金戈铁马,莺莺太平,这背后竟有多少黑暗中的血泪反抗,多少燃烧着的熊熊烈火,多少人性的辛酸与无奈?蓦然回首,看那些干戈寥落、意气风发,又是怎样胸怀天下的豁达?翻开泛黄的古卷巨作,耳盼响起了血与火的旋律,我被一百零八条不屈的生
摘 要:陶渊明、王维、与孟浩然,皆为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而晋代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与孟浩然,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表面或本质的差异。本文试以三人田园诗中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与《过故人庄》为例,比较这两代田园诗人身份之异同。  关键词:陶潜;王维;孟浩然;田园诗  作者简介:张萌(1994-),女,河北邢
那天 你从爷爷的背篓里  携来  灰烬与清新  點一盏清油灯 让我抖落火花的罪过  醉  是你的朦胧 神祇的面孔
爸爸有件短背心  小时候 是我荡秋千的摇篮  密密麻麻挂滿我的童年  爸爸有件短背心  长大后 好丑的样子  总让我生气  爸爸有件短背心  现在放在衣柜里 叠得整整齐齐  他说 这是我女儿最亲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