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urface Headphones是去年十月由微软发布的降噪耳机,这是微软首次推出的,也是一款在机身上使用了音量旋钮,且拥有降噪功能的耳机产品。究竟这款产品有着怎样的表现力呢?我们正好可以和索尼的旗舰降噪耳机“WH-1000XM3”可以做简单对比。
音质与降噪品质及格
从结论上来说,Surface Headphones的音质与降噪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音质方面,利用相同的iPhone、Android手机和WH- 1000XM3进行了比较。高音区的细节感上,WH- 1000XM3更为明显,不过Surface Headphones的印象也不坏,感觉上并不像是为了强调某个部分的声音,是一款其目标在于久听不倦的耳机。相较于其它高端降噪耳机,Surface Headphones支持编码显得太少。不仅不支持LDAC与aptX HD这样的Hi- Res编码,连aptX与AAC也不支持,仅支持最基本的SBC编码。高比特率下的SBC并不比aptX或AAC差,但这仅限于流媒体音乐而言。当播放Hi- Res音源时,延迟方面明显不如aptX。在信号不好,高比特率SBC传输不顺畅的环境下,无法使用其他编码就会让音质劣化等现象更加明显。不过,Surface Headphones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升级固件,或许也就有了追加编码的可能性。
Surface Headphones的降噪能力在规格上为“能降噪40dB”,实际上因耳机形状的隔音,其动态抗噪力能达到30dB左右。使用过程中,感觉比起WH- 1000XM3还是会有一些噪音。不过,WH- 1000XM3拥有现在市场上抗噪产品的顶端性能,也被诟病“做得太过了”。相较之下,稍微能听到一点噪音反而更好。耳机的续航能力并不太长,开启抗噪后能持续工作15小时左右,而WH- 1000XM3则能持续工作24小时。充电接口是USB Type- C,包装内附带USB Type- C to Type- A连接线,电量充满时长仅需2小时。所以,比起保持满充状态,不如时不时充一下电可能会更好。这一点上Surface Headphones与WH- 1000XM3采用了相同的设计理念。
可使用语音助手“小娜”
Surface Headphones语音助手的特点在于除了按键,还能通过语音指令功能。当用户说出“Hey,小娜”时,就能启动手机或PC上特定的APP或服务。天气、音乐、待办事项、新邮件的阅读等都不在话下。该功能除了与普通蓝牙连接外,还能通过Bluetooth LE与手机连接实现。这一点与Google助手合作的耳机,例如WH- 1000XM3,采用了同样的方式,“除语音外,还能使用呼出指令的Bluetooth LE”。
方便多个设备使用的蓝牙连接
Surface Headphones的魅力在于包含APP在内的“操作性”,尤其是蓝牙连接十分有特点。蓝牙耳机总会存在连接哪个设备使用的问题,例如当有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需要使用耳机时,会需要选择一款设备配对,否则就会自动配对到最后一次使用的设备。如果能让耳机同时连接多台设备为最好,但多设备连接的蓝牙耳机少之又少。配有NFC的Android手机能一键切换连接,但也存在没有NFC或不能NFC一键切换的手机。此外,即便对应多设备连接也不见得方便,因为没有能确认是否连接到哪款设备的可视化方法。迄今为止,笔者使用过程中感觉最方便的,还是苹果的“Air Pods”或搭载无线LSI“W1”的蓝牙耳机。其连接方式为“当有新的蓝牙连接时,会自动切断上一个连接,并与新的设备连接”。那么,Surface Headphones的表现如何呢?首先,本产品能同时连接两个设备,且可在小娜APP上确认并选择同时连接的两个设备。例如,可以选择连接“手机与平板”,或连接“手机与电脑”这样的模式,不需要设备间重新配对。一款耳机与多个设备配对使用绝不是特例,微软在“使用方便”上有着其独特的见解并着手实现,这一点从文章开头所说的音量与降噪旋钮就能体现出来。此外,摘掉耳机就能暂停播放音乐,戴上后就能继续播放等,也都体现了“使用方便”的理念。虽然支持编码上稍有不满,但就其操作性上的细节、佩戴时的舒适感来说,这都是一款集中于“日常使用”与“使用方便”的产品。

音质与降噪品质及格
从结论上来说,Surface Headphones的音质与降噪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音质方面,利用相同的iPhone、Android手机和WH- 1000XM3进行了比较。高音区的细节感上,WH- 1000XM3更为明显,不过Surface Headphones的印象也不坏,感觉上并不像是为了强调某个部分的声音,是一款其目标在于久听不倦的耳机。相较于其它高端降噪耳机,Surface Headphones支持编码显得太少。不仅不支持LDAC与aptX HD这样的Hi- Res编码,连aptX与AAC也不支持,仅支持最基本的SBC编码。高比特率下的SBC并不比aptX或AAC差,但这仅限于流媒体音乐而言。当播放Hi- Res音源时,延迟方面明显不如aptX。在信号不好,高比特率SBC传输不顺畅的环境下,无法使用其他编码就会让音质劣化等现象更加明显。不过,Surface Headphones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升级固件,或许也就有了追加编码的可能性。
Surface Headphones的降噪能力在规格上为“能降噪40dB”,实际上因耳机形状的隔音,其动态抗噪力能达到30dB左右。使用过程中,感觉比起WH- 1000XM3还是会有一些噪音。不过,WH- 1000XM3拥有现在市场上抗噪产品的顶端性能,也被诟病“做得太过了”。相较之下,稍微能听到一点噪音反而更好。耳机的续航能力并不太长,开启抗噪后能持续工作15小时左右,而WH- 1000XM3则能持续工作24小时。充电接口是USB Type- C,包装内附带USB Type- C to Type- A连接线,电量充满时长仅需2小时。所以,比起保持满充状态,不如时不时充一下电可能会更好。这一点上Surface Headphones与WH- 1000XM3采用了相同的设计理念。
可使用语音助手“小娜”
Surface Headphones语音助手的特点在于除了按键,还能通过语音指令功能。当用户说出“Hey,小娜”时,就能启动手机或PC上特定的APP或服务。天气、音乐、待办事项、新邮件的阅读等都不在话下。该功能除了与普通蓝牙连接外,还能通过Bluetooth LE与手机连接实现。这一点与Google助手合作的耳机,例如WH- 1000XM3,采用了同样的方式,“除语音外,还能使用呼出指令的Bluetooth LE”。
方便多个设备使用的蓝牙连接
Surface Headphones的魅力在于包含APP在内的“操作性”,尤其是蓝牙连接十分有特点。蓝牙耳机总会存在连接哪个设备使用的问题,例如当有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需要使用耳机时,会需要选择一款设备配对,否则就会自动配对到最后一次使用的设备。如果能让耳机同时连接多台设备为最好,但多设备连接的蓝牙耳机少之又少。配有NFC的Android手机能一键切换连接,但也存在没有NFC或不能NFC一键切换的手机。此外,即便对应多设备连接也不见得方便,因为没有能确认是否连接到哪款设备的可视化方法。迄今为止,笔者使用过程中感觉最方便的,还是苹果的“Air Pods”或搭载无线LSI“W1”的蓝牙耳机。其连接方式为“当有新的蓝牙连接时,会自动切断上一个连接,并与新的设备连接”。那么,Surface Headphones的表现如何呢?首先,本产品能同时连接两个设备,且可在小娜APP上确认并选择同时连接的两个设备。例如,可以选择连接“手机与平板”,或连接“手机与电脑”这样的模式,不需要设备间重新配对。一款耳机与多个设备配对使用绝不是特例,微软在“使用方便”上有着其独特的见解并着手实现,这一点从文章开头所说的音量与降噪旋钮就能体现出来。此外,摘掉耳机就能暂停播放音乐,戴上后就能继续播放等,也都体现了“使用方便”的理念。虽然支持编码上稍有不满,但就其操作性上的细节、佩戴时的舒适感来说,这都是一款集中于“日常使用”与“使用方便”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