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幼儿园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是一所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院所,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具体包括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高尚道德的教化功能、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和健康情感的陶冶功能。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红色历史,将红色文化作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确保学前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新的时代课题面前,六一幼儿院充分利用红色历史这一珍贵资源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历史的、抽象的、固定的遗留物通过一定的方式、路径转变为富于时代气息的、具体形象的、不受空间限制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园教师充分了解党史国情、院史社情,提高政治素质、思想认识水平,争做“四有”好教师。
用不同载体传承红色文化,
构建思政教育大课堂
思政教育大课堂源自于1945年建院初期提出的“大工作”“大学习”“大生活”运动的启发,在工作、学习、生活前面加上一个“大”字,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步,做得更好。新时期,六一幼儿院在继承中开拓创新,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载体,重新构建思政教育大课堂。
以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一”活动
刚踏进“六一”工作的年轻教师,都会参加职初教育“六个一”的活动:读一本书,由姚淑平院长撰写的《忆战火中的延安第二保育院——马背摇篮》;走访一次老同志,倾听历任院长、书记、劳模、教师、保育员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采访一名“摇篮”孩子,邀请毕业生讲述他们在保育院、幼儿院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参观一次院史馆,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本本笔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老师们从历史中感受教育前辈对幼儿精心养护和科学保教的研究精神;写一篇感受,表达自己对红色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做一次讲解员,讲好“六一”过去的故事。通过了解“六一”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时期幼教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历史事件,宣传他们不畏艰苦、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宣传他们以生命捍卫责任的党性原则,坚定了教师与祖国同呼吸同命运的决心。
以传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寻根与祭奠
延安寻根活动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是一所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院所,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具体包括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高尚道德的教化功能、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和健康情感的陶冶功能。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红色历史,将红色文化作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确保学前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新的时代课题面前,六一幼儿院充分利用红色历史这一珍贵资源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历史的、抽象的、固定的遗留物通过一定的方式、路径转变为富于时代气息的、具体形象的、不受空间限制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园教师充分了解党史国情、院史社情,提高政治素质、思想认识水平,争做“四有”好教师。
用不同载体传承红色文化,
构建思政教育大课堂
思政教育大课堂源自于1945年建院初期提出的“大工作”“大学习”“大生活”运动的启发,在工作、学习、生活前面加上一个“大”字,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步,做得更好。新时期,六一幼儿院在继承中开拓创新,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载体,重新构建思政教育大课堂。
以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一”活动
刚踏进“六一”工作的年轻教师,都会参加职初教育“六个一”的活动:读一本书,由姚淑平院长撰写的《忆战火中的延安第二保育院——马背摇篮》;走访一次老同志,倾听历任院长、书记、劳模、教师、保育员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采访一名“摇篮”孩子,邀请毕业生讲述他们在保育院、幼儿院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参观一次院史馆,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本本笔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老师们从历史中感受教育前辈对幼儿精心养护和科学保教的研究精神;写一篇感受,表达自己对红色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做一次讲解员,讲好“六一”过去的故事。通过了解“六一”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时期幼教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历史事件,宣传他们不畏艰苦、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宣传他们以生命捍卫责任的党性原则,坚定了教师与祖国同呼吸同命运的决心。
以传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寻根与祭奠
延安寻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