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深度教学的应用初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ktime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整合性思维。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下,开展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可行的。现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unit Five Educational Exchange 为例,从教材分析、重难点教学教法以及多种课型论述整体深度教学在本单元的教学实施中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话题为教育交流,阅读课型。主阅读篇章讲述了三个英国学生到北京一所初中交流的故事。故事如标题所示,充满了“教育性”(educational)和趣味性(interesting),且含有丰富的学习、娱乐等活动、很具可读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所说的educational分别指什么活动。
  二、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重难点是学生能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例如话题相关词汇以及现在完成时描述教育交流活动,能掌握描述教育交流活动的方法。播放本校学生去英国作为交换生的真实经历,分享在寄宿家庭的活动与体会。理解educational exchange的含义,能运用本单元所学内容在恰当语境中进行真实交流。遵循初二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采用情景教学、活动体验 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教学形式
  本单元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整体深度教学,即感受课、尝试课、拓展课、听说课、语法课、写作课、展示课、评价课。
  1.感受课从Warming up着手,看关于study tour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引入单元任务,了解不同的教育交流活动;分享介绍一个本学校组织的交流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解决不懂的词句,并分享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浏览与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本单元的话题。感受课后,对于出现的生词障碍,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并解决。他们根据前置作业,进行了分工合作(有人记,有人画,有人查閱资料……)
  2.尝试课让学生借助教辅资料,自学课文An exchange visit is educational and interesting,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文章的架构。能了解记叙文体,能够找出用于记叙文的词组、句子;能在新的篇章阅读中初步运用skimming的阅读微技能,能完成并展示用记叙文体介绍教育交流的内容。在尝试课的过程中,在大任务的驱动下,学习小组能够根据大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学习和收集一些能够解决大任务时所需要的短语、句子。
  3.拓展课让学生共享摘抄的词组、句子,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同时完成练习。全班交流:选2-3个小组展示文章和摘录情况与作答情况,其他同学提出质疑,相互修正。这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做好语言的积累,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语法课通过观看语法视频归纳、总结现在完成时的构成规则和用法。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运用现在完成时来描述自己学校的交流活动意义,完成一篇介绍文。
  5.听说课应用小组内讨论课本听说部分的练习,小组评研修正并找出对展示有用的词组和句子等。既巩固“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掌握记听力笔记的技巧,又培养学生合作和倾听的意识。
  6.写作课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写作评分的标准,在小组内根据作文评分标准互评作文。① 每小组根据本小组的各分数层次,选一篇作文在全班交流,并说出给分的理由。② 其他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多欣赏)。小组归纳本次作文的优点、不足及改进方向;② 根据同伴的评价,重写作文(课后完成)。
  7.展示课要求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事先讨论制定展示活动的评价标准,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准备展示。最后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其他小组边听边完成information card并评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克服碎片化教学,形成整体化的教学思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间最有效的双边活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言语实践”和“语言实践”)。著名教
期刊
从以往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一直都是采用统一留作业的方式布置作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此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形势,部分学生对于此种作业布置方式还会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练习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在作业方面的需求,則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给予学生更多尊重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采取分层练习作业方式,还可以着重布置开放性题目,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
期刊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生命成长轨迹,感悟成长故事,已成当下教育界的流行,如洪流激荡。  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曾经给的评语,开头总是一样的,“该生本期以来如何如何”,最后总是“希望以后戒骄戒燥”,或“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希望更上一层楼”之类。如今轮到我为学生写评语,总想着为学生写一点值得留恋的文字,让他们想起这些评语,能感受到温暖。  第一个要我写评语的学生叫张甜,是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
期刊
“以读促写”是指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习者通过有效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教学过程,是注重阅读和写作双重作用的教学模式,读写整合是其核心内蕴.读写整合是指以阅读文本
期刊
低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识字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枯燥的、反复的领读,学生们进行跟读,来达到识字的效果.这样的方式往往会损害孩子的
期刊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级里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特殊事件,这种事件来得突然,班主任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仔细思考处理这种事件的对策,这种事件我们称之为“班级突发事件”.
在技术赋能教育的新时代,学校要积极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聚焦可视化学习的理论,开展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研究,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结构性变革.
期刊
小学高年段习作评改课是一个对学生的作文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自改或交换评改,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改方法,目的是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养成修改自己或别人习作的习惯。为此,在引导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探索一定的作文评改模式,还要写上恰当的激励性评语,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师改,激励学生习作的欲望  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