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藏区学生汉语的表达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藏区的汉语言教育和汉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藏族地区的学生受本族传统语言的影响很大,对于学习汉语他们没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导致了藏族地区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普遍低下。本文将就如何提高藏区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 表达能力 探讨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藏区学生缺少汉语交流环境,语言障碍一直困扰和阻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认为应该将培养学生汉语表达能力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呢?
  一、让学生认识到提高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生活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只是限于我们出生和成长的那片土地。作为藏族地区的小学老师,首先得告诉孩子们外面社会的发展,告诉他们学习汉语的优势和重要程度,让他们有学习汉语言的渴望和动力,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爱上学习汉语言。语言不是一个死板的东西,它是活的,我们学习它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它,用它来跟人们交流,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模仿、学习以及接受能力很强,对于藏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标准和榜样,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这些孩子们进行汉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当这些藏区的小学生对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有了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和兴趣,加之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自己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真正爱上汉语的学习,体会到它的魅力。当我们从对某种事物的重要性认识变成对这种事物的浓厚学习兴趣时,我们会开始主动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说,让藏区的小学生认识到提高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很重要的,这是培养他们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在学习和生活中挖掘汉语口语训练素材
  叶圣陶老人曾经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其功至伟。”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使其能陶醉于美的境界。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说话的依据,是提高口语交际的凭借。教师要很好的利用教材这一源泉,为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服务。有时也应该就地取材,向四周发散,关注社会,关心生活,以保持我们的语言训练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不是死语言。我的学生虽然缺少汉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可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训练语言的好材料,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看你是否把握住机会,利用机会,为我所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进行口语训练。
  对话是练口语最有效的方法。是最真实的口语交际行为,对话的目的是交流信息,并不特别在乎对方说话是否符合语法,遣词造句是否得体。对话时,讲话者可以及时获得听者的反馈。从反馈中,及时了解自己讲话的效果,调整自己的讲话方式和策略。在对话中,学习者可以练习各种口语交际策略,最后形成一种下意识的、自发的语言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好汉语的兴趣、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常常掌握得迅速且牢固。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目前,藏族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最大的问题和困难就是语言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关键是训练,重在效果,贵在坚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分析他们存在的语言障碍问题,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因汉语说不好、害怕被老师、同学嘲笑而在课堂上不愿回答问题,不敢提问、讨论、阅读等心理障碍。多给学生一些辅导、鼓励和表扬,多关心、多指导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有趣、愉快、轻松的汉语环境。
  四、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背诵不仅可以训练该语言的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而且也给日常交际和写作提供了范本。在进行语言交际中,很多藏族学生出现语言颠倒的现象,颠倒后的语句往往其意相反或无意义。如,“吃饭”说成“饭吃”,“走路”说成“路走”,“我到了学校”说成“我学校到了”。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从发音、用词、表达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特别是模仿标准普通话的语音、音调来朗读,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感和美感,进而促使学生正确语感的形成。教师还要经常要求学生背诵常用的句子、习惯用语、精彩片段、优美的小短文等,这也有助于语感的形成。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积累大量使用的汉语语言材料,扩大视野,了解汉民族的风俗人情,历史地理知识等,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语感。语感形成,在以后的学习和交际中,就容易脱口而出,语言技能也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培养和提高藏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西藏从事汉语教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优化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藏区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藏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小学生学习藏语文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做好课堂教学,又要加强延伸,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中生动有趣,课堂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渗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学以致用,不断将藏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藏语文 课堂教学 感情 和谐 人文素养  小学藏语文课堂和其他
【摘 要】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下的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呢?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课堂 激发兴趣 教学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新型师生关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的0型血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
在实际教学之中,都存在着许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后进生转化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也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逐渐培养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好基础知识,已成为当前每位英语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和追求的教学目标。这些年来,实际教学中,在深入总结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进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校长要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规划学校发展大计,认真研究提高办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手段,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搞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大家进行探讨。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现如今,学校管理活动已经
【摘 要】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阶段,身体各项指标也都处于发育成长期。在体育课中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是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把握的重要任务。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能使学生放松、快乐学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体育游戏也是体育活动综合性最强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手段之一、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在降低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部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自主的学习课堂”呢?这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