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探讨

来源 :东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f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窟寺遗存面临着风化、水患、失稳三大问题.我国的石窟寺保护工作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概念也不规范,文物保护精细工程地质学是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和石窟寺学科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石窟寺保护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如下:石窟寺风化病害危害程度评估标准的基础问题、水患渗流网络的精细探测关键技术问题、风化病害防治与本体修复适宜材料体系设计及应用技术效果评估问题.当前石窟寺保护工作的目标是创新工作模式,构建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实现“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其他文献
2018年考古队对牛鼻山遗址和上东坪遗址进行重点复查和探沟试掘,获得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三期文化遗存.第一、二期遗存内涵分别对应牛鼻山遗址下层、上层墓葬.通过测
初中时事政治课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对时事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当予以充分肯定。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时事政治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所认可。但还有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对时事政治课未加重视,这是需要改善的。总的来说,初中时事政治教育要做到“三要”。  一、时事政治教育要尝试专题性  初中时事政治课教育,通常都是与本學年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步进行的,而在这一
期刊
江南地区土墩墓葬青铜礼器的器用礼俗,偶数用鼎是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无论是墓葬整体器用组合的偶数用鼎,还是用鼎组合内部存在的偶数同形鼎,西周中期以降在宁镇、皖南、江淮
周公依照前代巫术——祭祀遗存,创制出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以标榜西周文明.春秋时,孔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哲学思想,为“仁”这一概念的内涵注入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