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Hp)对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胃黏膜标本165例,经13C呼气试验确诊Hp阳性,分离培养Hp。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及利福平的耐药性。提取Hp基因组DNA,PCR扩增23S rRNA基因,将PCR产物测序分析突变特征。结果 Hp药敏结果显示
【基金项目】
: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No.JJKH20190657KJ,No.JJKH20180365KJ);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Hp)对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胃黏膜标本165例,经13C呼气试验确诊Hp阳性,分离培养Hp。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及利福平的耐药性。提取Hp基因组DNA,PCR扩增23S rRNA基因,将PCR产物测序分析突变特征。结果 Hp药敏结果显示,165株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占90.91%(150/165),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占83.03%(137/165),克拉霉素耐药率占70.30%(116/165),阿莫西林耐药率占18.18%(30/165),利福平耐药率占16.36%(27/165)。对所有抗生素均敏感的Hp菌株占9.09%(15/165),多重耐药菌株占90.91%(150/165),其中双重耐药占28.49%(47/165),三重耐药占35.15%(58/165),四重耐药占20%(33/165),五重耐药占7.27%(12/165)。23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A2143G,突变率为82.76%(96/116),A2142G突变率为6.03%(7/116),A2223G突变率为4.31%(5/116),但是另有8株耐药菌株未发生基因突变,占6.90%(8/116),敏感菌株均未发生基因突变。结论 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对阿莫西林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23S rRNA基因突变是导致克拉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HCl,CO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卤化物和碳氧化物,NH3则是许多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在化工化肥、制药、纤维合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它们同时也是有毒气体,中毒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有害气体之探测急需得到广泛关注。半导体气敏传感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工程稳定性被用做气体探测。鉴于传感材料与被探测气体间是多对一的关系,换句话说,即便是对同种气体进行探测,选择不同材料,我们都将得到不同的探测响应。在本论文中,
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课程标准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目前,仅仅强调“题海战术”已经不能实现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分析高考试题、发现试题规律以及命制高质量的试题是中学物理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的课标、最新《考试大纲》、2010到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真题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等,发现电磁感应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难点,也是每年高考
半监督学习是一种让学习器利用大量无标记样本来辅助少量有标记样本的学习模式,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中均受到了广泛关注。协同训练是基于不同视图训练两个分类器来互相标记样本以扩充训练集的一个过程,属于半监督学习的范畴。基于不仅能考虑到现实世界中数据集的分布情况,还能有效利用数据中各视图间相关信息这些特性,协同训练在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如何选择更可靠的样本加入训练过程,是目前待
近年来,物联网新零售行业日新月异,智慧物流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快递的时效需求、服务水平的更高追求,使得物流企业已不能仅仅选择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路径方案,还应将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纳入考虑范围.物流配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两级物流配送是当前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中最基础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因此,对新环境下的两级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服务性诉求,还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以及促进
把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目标的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自提出以来逐步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对STEM教育的认识和关注也提升了很多。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与STEM教育的结合还不够紧凑,特别是在课堂实践和课堂研究方面,缺乏相
高考不仅是国家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2014年我国开始了新时期教育考试制度改革,至今已有14省份进入高考改革试点。物理科是高考中的重要组成科目,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试题质量的高低既关乎到能否真实考查到学生能力水平和科学素养,从而实现人才选拔,又引导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对高考中创新型实验题的命制研究就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定量性和精密性强化了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应该确保课堂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有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模式僵化、设计呆板、知识点和实验仪器不匹配以及部分实验现象不明显。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字化实验正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逐渐投入到高中物理教学,用以提高高中物理实
在2017年正式发布的高中物理新课标中,对教材的编写建议提出了要融入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相关内容的要求。我国的课程改革中,培养“核心素养”是重要目标,新的高中物理课标也提出了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其重要的教学途径是STSE教育。“STSE”中第一个“S”表示科学(Science),“T”表示技术(Technology),第二个“S”表示社会(Society),“E”表示环境(Environme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骨搬移术后对接端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搬移术后对接端不愈合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3~65岁,平均(40.06±12.28)岁;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压砸伤1例;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4例;骨缺损长度为5~10 cm,平均缺
本文主要基于元认知理论,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教学法,主要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进行系统的教学内容分析和物理元认知的教学过程设计。本文的研究背景是:第一,由于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1],而这本质上就是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行计划、调节、监控与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第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把提升国民科学素养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而物理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