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破除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加大阅读教学改革的力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维理解;开启心智;创新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有效的阅读。在当前的新课改的形势下,很多教师都把阅读看做是能够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能够得出的答案与参考书中的一致就行了。实际上,阅读的任务不仅仅是找到作者的原意,而是还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课文,注重强调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理解是不同的,只要你能说明原因,讲出理由即可,这样,便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阅读。在指导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求模式之统一,只为理解创新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单一的、无层次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让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自己的理解,只要他所持观点能够被教师和学生接受,又不违背作者的写作意愿,那么他的理解就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不刻意追求模式与方法的统一,只要学生的理解符合文本要求和切合实际就可以了。
  这种强调“文章无原意”的做法,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文章的理解也不会相同。从这个方面来说,文章是没有原意的,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赋予文章以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的分析,当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程度逐步加深和所掌握材料的日益增多时,学生的理解也会随之完善和提高,进而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采用对话式教学,开启学生的心智
  对话式閱读教学是指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因彼此精神敞开而达到灵魂交融,心智启迪目的阅读教学形态,它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式判定文章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或其写作“内涵”是什么。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又无法回避语文阅读教学相对于个体阅读活动来说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学生的个体阅读活动中有了其他阅读人员的参与——教师和同学,其中教师又是学生的阅读活动最大的影响者,教师的介入程度和方式几乎就决定了学生阅读的效果。而教师若因此就学生的阅读放任自由,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必须演好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引导,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做到了然于心、松紧适度。
  (一)假以舟楫,充分了解文章蕴含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要知入知出充分了解文章内容,如人物、情节、环境等,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艺术的联想和想象,得到一种角色体验,使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韵之中,这是知入,即阅读者要投入其间,与文中的人物情节等心领神会,但如知入而不知出,缺乏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那么,这种理解又可能是肤浅的,因此,投入最终又必须保持距离,把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解性认识。然后,要知人论世,作者总是处于大的历史背景和小的生活环境这样交叉的区域中,这就要求阅读者在阅读之前就应先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这样就易于理解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和意,也就更易于与作品沟通。
  (二)取其精华,对文章内容进行最佳选读
  文章中并不是每段文字都是精华所在,其中不乏绿叶衬红花之笔,如果阅读者在绿叶之景山花费太多时间,这无疑是会影响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出阅读重点让学生去关注,欣赏、品味、思考也就是说,教师作为一名导游,先选定美景,而后让学生自己去欣赏。
  事实上,只有拥有源头活水,才能滋润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心田,才能生成新的阅读信息,开启学生的心智,发掘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改变传统阅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畅所欲言
  当前的阅读,还拘泥于师讲生听为主的模式中,尽管也让学生提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最后的结论还是教学用书中的答案,这实际上还没有达到创读的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创读,重视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就势在必行。
  在学生自由发言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使之不离文章主题题这样就形成一个对话式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认识。进行对话教学的结果,使学生明确如何从多角度出发理解课文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这一主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重视创新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就应允许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空间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2002(3).
  [2]胡龙平.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语文教学与究,2001(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堂上小学生最先接触的就是识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学习拼音、汉字以及读音等,识字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掌握识字才能学习其他教学。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小学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造成小学生学习效率无法提高,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出现对语文教学提不起兴趣。因此,随着教育的改革,采用趣味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学生的喜爱。小学阶段美术课的设置,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论文探讨了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手工制作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有效教学策略  手工制作原本是個动词短语,但已经逐渐的被当作名词使用,意指一些自己动手的趣味性小项目或手工加工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课在
对于一个初中刚接触英语的农村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新奇的语言学科。在我从教的这几年里。我发现对于一个初学外语的初中生来说第一大障碍就是发音的问题。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山区。由于受方言发音的限制,他们总是不能规范的好音,这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甚至出现大面积学生厌学英语现象。也是老师英语教学中的一大困惑。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上好语音教学课呢?  英语音标的作用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是一样的。英语音标能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教学突破了“黑板加粉笔”传统框架,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点,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很好的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阐述了多媒体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持续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目的是显著提升教育效率。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思路的应用,并且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思考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促进当前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化学;应用  一、前言  所谓互动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创设多元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之间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一所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及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提出民工潮带来的民工子弟受教育的德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操作对策措施,探索适合学生的“体验式”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合作;体验式  一、加强家校合作  1.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家校合作的首席官  教师要善于沟通。与家长保持双向交流,自然、大方、亲切、和善,多从家长那里获取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对学生今后的学业进步与社交技能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学模式的情趣化是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情趣教育强调教学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以加强,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生活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使用英语,提高英语的感知水平。本文将阐明情趣教育的优势所在,并探究情趣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摘 要: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每个英语老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提高英语听力思维品质的主要内容着手,立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讨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提高学
近两年,笔者任教的民汉合校学校紧跟课改步伐,实行了高中民语言班级汉语课程的学案导学教学尝试。虽然在学校的民语言班级实施汉语学案导学有一定难度,但身为汉语教师必须适应课改形势,尽力尝试着用学案进行汉语学科的导学教学。下面笔者就对学校民语言班级实施汉语学科学案导学教学的认识粗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实施学案导学利于提高民语言班级汉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教学以学案为载体,使用导学的方法
期刊
◆摘 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应当科学合理地规范应用分层教学法,并且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制定教学方案。本文先对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现状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问题;对策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