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灌南历史教学的现状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经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改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思想也经历了激励的碰撞。现在已经渐渐地接受了新课程思想,也渐渐领悟了新课程的精髓,同时也渐渐地在教学中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像我这样的并不多,在近来一年中,我听过很多新老老师的课,很多老师是打着新课标的旗子,走着应试教育的路子,换汤不换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师生关系没有明确
  很多教师观念淡薄,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同时由于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切新课标的东西的都是虚假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客体地位没有变,学生课堂上只有出耳朵听和出手记录,没有师生的互动,师生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
  2.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在课堂上,很多历史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出来的东西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多东西可以用文字、图形、声音、录像和动画的形式来展示,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多角度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很多老师用鲜艳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其实分散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注意力,同时,师生互动在课堂上退居次要的位置。有的老师课件制作相当精美,在里面穿插精美图画、音乐,在追求课堂气氛的同时,冲淡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应用课件等多媒体的时候,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应用多媒体,在什么关节上用,画面要简洁明了,注意科学性,严谨性。同时多媒体取代不了传统的一些方法,如精心设计的板书等等。
  3.课堂教学变味
  教无定化,不应该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否则会进入千篇一律的局面,然而,不少历史观摩课、公开课矫揉造作。让人感觉像是在演电影一样,让人觉得不像是上课,倒像是演员在表演。在课堂上可以让各种手段齐上阵。异彩缤纷,演员拼命的煽情,从提问和回答环环相扣,可以说是异常精彩,让人大开眼界,但是真正如雾里看花一样。课后问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回答上来。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里面的活动已经脱离正常的教学。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追求“热闹”玩起花拳绣腿。
  4.教师上课满堂游走
   在教学中,提倡老师主动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在游动的状态中开展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做到了这点,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的做法需要关注,老师整堂课都在下面来回走动,其中穿插着很多动作和表情,使得学生的精神很难集中,其实有的问题老师在讲台上讲,效果会更理想。我们提倡适当的游动,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5.教学随心所欲,进行放羊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主体参与,有的老师却认为把教学的舞台留给学生,自己不由自主地由主导地位走向次要地位,甚至在教学中推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显得课堂无序。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没有了。从某种意义来讲,教师不仅仅把舞台给学生,还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怎样去启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积极探索发现的过程。认真研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规律,按照规律教学,真正努力实现主体的参与和发展。
  二、针对灌南历史教学的现状所采取的措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历史教师需要从理念、认识、态度,知识构建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历史改革生死攸关的事情。下面就灌南历史教学现状谈谈自己的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转变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
  新时代对于人才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寻求最佳的教學体制,寻求历史教学的新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不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片面地看待新课程改革,虽然新课程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次新课程不是对以往课程改革修补,而是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彻底扭转应试教学带来的恶果。
  2.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这里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态度。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研究的过程,现在把探究过程凸显出来,使得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开阔性、创造性。当然,我们要根据所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开发、鼓励和扩展。只有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时,才是最有效的评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
  4.尊重差异,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教师要根据个体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满足多样的需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差异。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帮助,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标》中增加"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原因、目的、学习意义,并结合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分析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特点,指出在新课程中设置"实践与综合应
阐述了实施职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以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所要达到的效果,针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翻开记事本,几行笔记映入眼帘:"9月6日,上周五在杰的练习册上留言,肯定了他聪明的同时,向他提出希望,今天的课堂上已经初见成效。"我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回了开学之初初三(7)班
文章基于大学生创业实践背景下,以立体构成教学改革为例,探索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可行教学方法,更好的为后续设计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阐述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现状,以CNNIC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为参考,对高校图书馆的导读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新媒体在高校图
尽管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且高校对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的建设却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馆员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