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灌南历史教学的现状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经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改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思想也经历了激励的碰撞。现在已经渐渐地接受了新课程思想,也渐渐领悟了新课程的精髓,同时也渐渐地在教学中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像我这样的并不多,在近来一年中,我听过很多新老老师的课,很多老师是打着新课标的旗子,走着应试教育的路子,换汤不换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师生关系没有明确
很多教师观念淡薄,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同时由于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切新课标的东西的都是虚假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客体地位没有变,学生课堂上只有出耳朵听和出手记录,没有师生的互动,师生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
2.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在课堂上,很多历史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出来的东西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多东西可以用文字、图形、声音、录像和动画的形式来展示,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多角度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很多老师用鲜艳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其实分散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注意力,同时,师生互动在课堂上退居次要的位置。有的老师课件制作相当精美,在里面穿插精美图画、音乐,在追求课堂气氛的同时,冲淡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应用课件等多媒体的时候,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应用多媒体,在什么关节上用,画面要简洁明了,注意科学性,严谨性。同时多媒体取代不了传统的一些方法,如精心设计的板书等等。
3.课堂教学变味
教无定化,不应该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否则会进入千篇一律的局面,然而,不少历史观摩课、公开课矫揉造作。让人感觉像是在演电影一样,让人觉得不像是上课,倒像是演员在表演。在课堂上可以让各种手段齐上阵。异彩缤纷,演员拼命的煽情,从提问和回答环环相扣,可以说是异常精彩,让人大开眼界,但是真正如雾里看花一样。课后问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回答上来。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里面的活动已经脱离正常的教学。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追求“热闹”玩起花拳绣腿。
4.教师上课满堂游走
在教学中,提倡老师主动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在游动的状态中开展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做到了这点,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的做法需要关注,老师整堂课都在下面来回走动,其中穿插着很多动作和表情,使得学生的精神很难集中,其实有的问题老师在讲台上讲,效果会更理想。我们提倡适当的游动,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5.教学随心所欲,进行放羊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主体参与,有的老师却认为把教学的舞台留给学生,自己不由自主地由主导地位走向次要地位,甚至在教学中推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显得课堂无序。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没有了。从某种意义来讲,教师不仅仅把舞台给学生,还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怎样去启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积极探索发现的过程。认真研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规律,按照规律教学,真正努力实现主体的参与和发展。
二、针对灌南历史教学的现状所采取的措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历史教师需要从理念、认识、态度,知识构建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历史改革生死攸关的事情。下面就灌南历史教学现状谈谈自己的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转变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
新时代对于人才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寻求最佳的教學体制,寻求历史教学的新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不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片面地看待新课程改革,虽然新课程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次新课程不是对以往课程改革修补,而是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彻底扭转应试教学带来的恶果。
2.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这里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态度。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研究的过程,现在把探究过程凸显出来,使得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开阔性、创造性。当然,我们要根据所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开发、鼓励和扩展。只有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时,才是最有效的评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
4.尊重差异,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教师要根据个体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满足多样的需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差异。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帮助,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经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改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思想也经历了激励的碰撞。现在已经渐渐地接受了新课程思想,也渐渐领悟了新课程的精髓,同时也渐渐地在教学中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像我这样的并不多,在近来一年中,我听过很多新老老师的课,很多老师是打着新课标的旗子,走着应试教育的路子,换汤不换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师生关系没有明确
很多教师观念淡薄,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同时由于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的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切新课标的东西的都是虚假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客体地位没有变,学生课堂上只有出耳朵听和出手记录,没有师生的互动,师生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
2.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在课堂上,很多历史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出来的东西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多东西可以用文字、图形、声音、录像和动画的形式来展示,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多角度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很多老师用鲜艳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其实分散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注意力,同时,师生互动在课堂上退居次要的位置。有的老师课件制作相当精美,在里面穿插精美图画、音乐,在追求课堂气氛的同时,冲淡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应用课件等多媒体的时候,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应用多媒体,在什么关节上用,画面要简洁明了,注意科学性,严谨性。同时多媒体取代不了传统的一些方法,如精心设计的板书等等。
3.课堂教学变味
教无定化,不应该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否则会进入千篇一律的局面,然而,不少历史观摩课、公开课矫揉造作。让人感觉像是在演电影一样,让人觉得不像是上课,倒像是演员在表演。在课堂上可以让各种手段齐上阵。异彩缤纷,演员拼命的煽情,从提问和回答环环相扣,可以说是异常精彩,让人大开眼界,但是真正如雾里看花一样。课后问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回答上来。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里面的活动已经脱离正常的教学。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追求“热闹”玩起花拳绣腿。
4.教师上课满堂游走
在教学中,提倡老师主动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在游动的状态中开展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做到了这点,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的做法需要关注,老师整堂课都在下面来回走动,其中穿插着很多动作和表情,使得学生的精神很难集中,其实有的问题老师在讲台上讲,效果会更理想。我们提倡适当的游动,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5.教学随心所欲,进行放羊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主体参与,有的老师却认为把教学的舞台留给学生,自己不由自主地由主导地位走向次要地位,甚至在教学中推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显得课堂无序。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没有了。从某种意义来讲,教师不仅仅把舞台给学生,还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怎样去启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积极探索发现的过程。认真研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规律,按照规律教学,真正努力实现主体的参与和发展。
二、针对灌南历史教学的现状所采取的措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历史教师需要从理念、认识、态度,知识构建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历史改革生死攸关的事情。下面就灌南历史教学现状谈谈自己的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转变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
新时代对于人才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寻求最佳的教學体制,寻求历史教学的新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不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片面地看待新课程改革,虽然新课程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次新课程不是对以往课程改革修补,而是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彻底扭转应试教学带来的恶果。
2.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这里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态度。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研究的过程,现在把探究过程凸显出来,使得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开阔性、创造性。当然,我们要根据所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开发、鼓励和扩展。只有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时,才是最有效的评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
4.尊重差异,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教师要根据个体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满足多样的需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差异。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帮助,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