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产前诊断及预后:65例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cang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产前诊断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65例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病例。分析其产前超声结果和妊娠结局,以及截至2015年12月的新生儿随访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5例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病例中,双侧48例(73.8%),单侧17例(26.2%);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34例(52.3%),单纯性31例(47.7%)。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中,产前超声主要合并异常包括心脏异常14例(41.2%)、泌尿系统异常12例(35.2%)、骨骼异常9例(26.5%)、神经系统异常8例(23.5%)。1例(2.9%)为Meckel-Gruber综合征。单纯性与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的产前超声表现中,羊水量、累及肾脏数目及肾脏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共20例(30.8%,20/65)产前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1例行无创产前DNA检测,均未见异常;3例产前行脐血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均未发现异常。2例应用目标基因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分析,其中1例胎儿脐血发现HNF1β基因杂合片段缺失变异,1例生后外周血发现TTC21B基因突变。共引产23例(35.4%),活产42例(64.6%),3例生后死亡。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胎儿的活产率(87.1%,27/31)明显高于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者的44.1%(15/34)(χ2=13.101,P<0.01)。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组共14例随访时存活且生长发育正常,1例失访。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共23例随访时存活且生长发育正常,1例生后失访,2例新生儿期死亡(1例新生儿肠扭转,1例死因不详),1例因肝肾功能异常于2.5岁死亡。

结论

胎儿肾脏回声增强是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的重要超声表现,合并其他系统异常时活产率较低。胎儿肾脏回声增强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应进一步提高的产前基因检测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安全性,以及影响其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足月分娩的474例产妇纳入研究。阴道试产45例,其中成功阴道分娩者38例作为VBAC组,436例剖宫产分娩者作为剖宫产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妇女适宜孕期增重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先选择妊娠结局良好,且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711例,计算其孕期增重,将这些孕妇的孕期增重的P25~P75定为适宜孕期增重范围。在此基础上,选择足月双胎、无妊娠合并症的孕妇504例,分析孕期增重范围与妊娠结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友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例新生儿血友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儿均为男性,临床表现包括静脉穿刺点处血肿2例,头颅血肿5例,颅内出血2例,皮下出血3例,镜下血尿1例,肾上腺出血1例,1例无临床出血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6例为凝血因子Ⅷ缺乏,1例为凝血因子Ⅸ缺乏;3例经基因检测证实诊断。7例患儿均给予血浆、冷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