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产前诊断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65例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病例。分析其产前超声结果和妊娠结局,以及截至2015年12月的新生儿随访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5例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病例中,双侧48例(73.8%),单侧17例(26.2%);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34例(52.3%),单纯性31例(47.7%)。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中,产前超声主要合并异常包括心脏异常14例(41.2%)、泌尿系统异常12例(35.2%)、骨骼异常9例(26.5%)、神经系统异常8例(23.5%)。1例(2.9%)为Meckel-Gruber综合征。单纯性与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的产前超声表现中,羊水量、累及肾脏数目及肾脏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共20例(30.8%,20/65)产前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1例行无创产前DNA检测,均未见异常;3例产前行脐血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均未发现异常。2例应用目标基因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分析,其中1例胎儿脐血发现HNF1β基因杂合片段缺失变异,1例生后外周血发现TTC21B基因突变。共引产23例(35.4%),活产42例(64.6%),3例生后死亡。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胎儿的活产率(87.1%,27/31)明显高于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者的44.1%(15/34)(χ2=13.101,P<0.01)。非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组共14例随访时存活且生长发育正常,1例失访。单纯性肾脏回声增强共23例随访时存活且生长发育正常,1例生后失访,2例新生儿期死亡(1例新生儿肠扭转,1例死因不详),1例因肝肾功能异常于2.5岁死亡。
结论胎儿肾脏回声增强是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的重要超声表现,合并其他系统异常时活产率较低。胎儿肾脏回声增强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应进一步提高的产前基因检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