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半月刊与文化抗战

来源 :抗日战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苏》半月刊是湖南抗战刊物中存在时间长、出刊期数多和发行量大的几种期刊之一。它以宣传中国抗战和沟通中苏文化为职志 ,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各个层面。由于战时环境不稳定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刁难 ,该刊历经磨难 ,辗转长沙、沅陵和桂林。该刊结合抗战初期国内外情势及抗战的发展进程 ,着重分析了中国抗战的形势和前途 ;阐述了持久抗战和中国最后必胜思想 ;维护团结抗战局面 ,揭批汉奸投敌卖国罪行 ;宣传全民抗战思想 ,反对压制抗日民主运动。文章还简要地分析了《中苏》半月刊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The “Sino-Soviet” half-monthly magazine is one of several journals in Hunan Anti-Japanese War publications that have been in existence for a long tim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ssue periods and large circulation. It is to promote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Soviet culture as a volunteer, covering political, military, economic, cultural and diplomatic levels. Due to the unstable environment in wartime and the difficulties created by the obstinate forces of the Kuomintang, the journal suffered a lot and was removed to Changsha, Yuanling and Guilin. Combining the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is magazine focused on the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elaborated the idea of ​​a lasting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its ultimate triumph; upheld the anti-war war of unity; uncovered the traitors’ Thought, and opposed the suppression of the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movement. The article also briefly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semi-monthly issue of “Sino-Soviet”.
其他文献
现在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这一事实,可是城乡教育存在的巨大差别也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水平远不如城市,他们似乎在受教育的这座天平上总是低下,成为受教育者中的“另类”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e need to create a relativ
小学的语文课生动而形象,常常给予小学生知识并且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往往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待语文的兴趣,但是如何真正让一节语文课活跃、生动起来经常让
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对教材的三次对话,即“读教材———还原教材本意,建构常态课教材理念的方向;解教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幼儿园的早期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开始进行逐级发展,也呈现了良好态势。因为各地幼儿园硬件条件的限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幼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 ,到与国联合作 ,再到“不承认主义”的过程 ,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国家与社会在组织、机制上的分离,现实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政治文化特征的两个群体--政治决策集团和政治外国集团.这两个群
本文认为工业化与教育现代化并无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并不是工业化,而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而推动国民教育制度产生的动力来自于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
通过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关税税则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关税制度的变化,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关税制度的制定符合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要求,并起到了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
中共十六大报告有关台湾问题的分析很精辟,不但包含了我党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而且根据目前海峡两岸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坚持、三个新意,明确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