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点的巩固,错题更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错题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分析和归因将会影响学生的后续的学习以及解题习惯的形成,更会影响学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心理准备状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意在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效能感和做题的准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 归因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97-01
  一、目前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现状
  1.就题论题,忽视归因策略的运用
  当前,教师教学针对学生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解答多是就题论题,或者通过以题代点,强化对相应的知识点。这种对待错误的解题方式可能在学生的知识点上有所强化和提升,但却缺乏引导学生深度剖析错题,缺乏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从态度上进行分析,让学生对解题错误这一行为进行解释,促进个体解题错误进行评价。对于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分析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教师缺乏对归因理论的认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解题技巧的提升,对待学生的学习反思认识不足,更缺乏对归因理论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影响学生的坚持性以及对待学习态度的关键,更是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需要渗透和培养的。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却缺乏对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出错这一行为仅是由于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佳造成,缺乏深度反思。
  2.题目难度控制不准确,过难题目易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
  题目难度的控制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归因的关键。当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达到为学生拔高的效果提升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将题目难度设置过高、导致学生出错率高的现状。事实上,学生出现的出错率偏高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归因,严重着更会引发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彻底失去学习信心。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已经建立起了影响归因的六因素和三维度,过高难度的题目易使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工作难度大、努力作用不明显等以及消极的内部归因。历经多次失败,学生在潜意识中也就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等因素,造成效能感低下的现状。另外,部分教师设置的题目过于简单还易使学生产生自我能力强、幸运等归因。这种不准确的归因也同样会导致学生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所学知识和具有的能力上产生误判,制约学生的发展。
  3.缺乏针对性归因引导,导致学生对待小学数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知识的引导和积极心理的促成上。对待错误,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归因。因此,教师的引导和促成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缺乏对学生心理上的诱导,未能引导学生产生用积极心态看待错误、更缺乏针对学生性格进行个性化的归因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对待信心不足的学生的错误可以鼓励学生产生积极的外部因素可控的归因,让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错误。教师在对于过于自信甚至自负学生的错误分析,要引导学生产生错误并不完全是由于个体能力足,而是和某次试题过于简单和运气促成,避免学生产生自满和骄傲的心理,影响后续的学习。显然,传统教学中的归因还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引导。
  二、促进学生进行积极归因,逐步提升学生数学题目准确率
  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为更好了解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生对待错题的归因倾向,教师应当从多种途径增加对学的了解,从而进行更加积极的归因,以便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书写考试反思增进对学生归因倾向的了解。考试是检测学生學习内容、强化学生促进教师对学生了解、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的重要方式。由测试提供的反馈较为真实可靠。因此,考试反思的形式能够督促学生进行归因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教师对学生归因了解的重要渠道。二、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增进对学生归因倾向的了解。课堂上,提问的形式能够获取学生即时的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在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要对学生追问出错原因,促使学生思考进行错题分析的同时强化知识点,并且为教师的及时了解提供反馈信息。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使学生产生结果可控的学习态度
  教学中,学生对待解题错误的归因决定了其对待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更影响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归因倾向之后要及时对其态度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例如,在学生解答“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50米,高68米,共收油菜籽3400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这一类题目出现解题错误时,教师便可以追问学生,这一问题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回答马虎或者题目太难等原因,教师便可以通过有效说服等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题目未能正确有效解答的原因实际是自己未能好好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或者未能强化计算导致错误,只要自己肯努力必然能够正确解答这一问题。通过引导学生产生这种积极归因,促进学生将出错原因归因于自身不够努力,学生便能够产生结果可控的学习态度。对于解题出错后,学生产生的努力了却未能提高题目准确率的学习态度时,教师更要通过激励和积极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改变归因,让学生不会因一时失败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
  3.准确把握控制题目难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归因
  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控制题目难度,让试题既有一定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自己能力足、知识掌握好等骄傲自满态度,更要通过部分简单题目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较科学的试题难度设置在学生进行考试后,其分数呈正态分布,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另外,考试成绩的正态分布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区分度,让平时较努力、态度端正的同学获得较高的分数也是对成绩落后学生的榜样,从而形成强化和替代强化的作用。
  三、结束语
  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及归因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积极的归因能够帮助学生反思、总结出错原因,促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正以往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通过合理设置试题难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归因,让解题错误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梅;让错误放出光彩[J];小学青年教师;2006(02).
  [2]李锋锋.溯源剖析找原因对症下药巧解题:浅议小学数学易错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4(35):96.
  [3]缪国富.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分析[J].江西教育,2015(10).
其他文献
【摘要】称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古人在日常交际中比较注重和应用广泛的礼仪文化,在礼仪规范不受重视甚至个人表现粗野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称谓教育,是规范他们言行和待人接物礼仪的有效通经,本文从称谓文化研究的背景、称谓文化研究的具体对象两个为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高中教育研究称谓文化,达成育人目标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称谓文化 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梳理和总结新中国初期我国应对海洋灾害的实践,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并为当今提供借鉴。通过对我国海洋灾害史料的分析和总结,得知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
采用气相转移法(VPT)合成了杂原子Mn取代的MnSAPO-34(CHA结构)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2+进入到分子筛的骨架中。将
【中图分类号】G6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62-01  高二年级的政治课程开始了哲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思维方式的培养,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一些相关问题。当我们开始以哲学的高度来探讨周围世界和人类自身时,学生就象审视阔别多年的朋友一样重新审视这个原本熟悉的世界和自己,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们已经处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我们生活与学习的各个领域。教育游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设备进一步的传播,不仅仅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同时能够有效的将教育游戏运用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满足当前新课改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的体验性,让学生能够沉浸于快乐学习中。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英语;单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结合该地区20世纪以来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计算、可公度系图谱构建及蝴蝶结构图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十年内的2015年和2017年前后川滇地区均有可能发生≥7.1级强烈地震,其中2015年的灾害信号最强。该研究旨在丰富可公度方法的灾害趋势判断案例,同时希望能为川滇地区地震灾害的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采用田间小区自然感虫和室内笼罩人工接虫的方法,以幼虫为害造成的潜道数为指标,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2种蔬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12种供试蔬菜的选择性存在明
【摘 要】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育教学风格。”  【关键词】亲切自然;真实动情;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23-0068-
【摘要】学生一直是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和重要参与者,而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支持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小学时期学生的性格过于活泼好动,很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学科。可以说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小学数学这一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重点学科,对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