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专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探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中专基础化学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主流趋势。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并通过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充分融合传统化学教学模式、适当拓宽多媒体技术应用平台、创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理念等策略,以此提高中专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专基础化学;应用策略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中专基础化学课堂教学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饱满的状态参与到日常学习中,这对于中专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因此,中专化学教师需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以此全面提升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主讲作为课堂内容开展的重要手段,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甚至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今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满足当前教学需求。首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便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其次,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展示于屏幕之上,这种方式可起到吸引学生关注课堂内容的作用;再者,教师可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课堂内容的精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课堂知识,从而保证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最后,多媒体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学生对其充满好奇,利用学生的天性可促使其对多媒体设备等进行深入研究,此时教师只需注重引导即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专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
  要想在中专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水平,就应当保证任课教师具备良好的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否则即使多媒体设备如何优质也无法发挥出它真正的效用。在提升化学教师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时,具体方法如下:
  (1)在中专学校中,应当形成统一的培训机制,利用宣讲报告、实践操作等方法帮助化学教师认清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以此提高教师的重视度,让其逐渐掌握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2)学校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校园内多媒体设备的数量,并设置专门的机房及教师帮助教师充分应用软件及硬件设施开展教学活动,以便为教师今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学校内部可举办多媒体技术的讲座,让教师从中了解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必要时可外聘专业人士来此进行指导,或安排教师到外校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经验,以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4)学校需要积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基础能力编写高品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从中选出优秀的课件给予奖赏,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
  (二)充分融合传统化学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融合传统教学模式,让其成为教学助力。只有适时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实用价值。如在“盐类的水解”中,部分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只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实验视频,虽然也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化学结果,但由于未能亲自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导致学生的印象不深,会在后期书写方程式时发生混淆,故而教师应当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学生安排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铵等物质PH值检测实验,并找到与视频结论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盐分的类型等知识。
  (三)适当拓宽多媒体技术应用平台
  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中专化学基础课程的趣味性与直观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并适当拓宽其应用平台,以此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由于中专化学基础课程在日常教学期间学生常常会发生知识点不熟、化学规律理解不透彻等问题,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也要借助多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方法。比如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外,还应利用“微课”等新型平台增强师生互动性,并设置中专化学基础课程线上交流平台,以便学生随时与教师联系,更准确的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自身化学素养。
  (四)创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理念
  教师在中专化学基础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也应当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素质教育要求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课堂主人翁,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积极参与到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中,如“烷烃”中,教师需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为学生展示烷烃结构变化特点,这样可在学生脑海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有助于学生后期学习更加深奥的化学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下,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中专化学基础课程中,多媒体技术更应当取得充足的应用空间。通过适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帮助教师更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其化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智俊礼.关于多媒体技术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几点问题的探究[J].科技风,2018(23):37.
  [2]张晓.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4):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作为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知识,在最终的高考试卷中占据了较大的考试内容占比。本文将立足于学生学习情况与客观考试试卷内容,对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中学生学习;物理问题应用解析  对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技巧展开分析,将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改善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也能够侧面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运动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于高校来说,运动项目看似很多,但是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真正让学生参加的运动项目种类有限,主要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和排球等几大类。在当前的环境下,国家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为实现高校运动项目多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鉴于此,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运动项目的多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中大多是来自初中的后进生,他们往往学习目标不明,学习习惯不太好,甚至少部分品行还有待提高。就英语学科而言,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中职英语老师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提高后进生的英语素质,是中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所有学生未来负责的表现。我们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其爱上英语;让后进生在和谐的环境中采用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学习,教师必修采用合理的教法,以达真正提高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活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有规划、有目的地开展,是在教师激发之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整合及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提高阅读技术,增强阅读能力,能初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阅读兴趣的熏陶,发展自己独特的阅读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在阅读中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利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发挥知识迁移作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取得实效性突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已经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大多数学校基本开设了英语写作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即使有些学校不开设写作课程,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也会接受一定的写作训练。然而,一些学生仍然对写作缺乏兴趣,他们的写作分数仍然不高,他们的写作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当学生写作时,他们的思维往往是无法打开的,没有内容可写;即使有的同学能写出相关的内容,但缩写的内容往往不突出,没有轻重缓急,思路不清,
摘 要:模型思想是学生理解数学与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是新课标中强调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模型概念及思想,并对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教学策略  一、数学模型概念及思想  数学模型是针对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运用数学语言、概括表述的一种数学结构。建模思想是沟通数学工具与实际问题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
摘 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相关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促进身体、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对于有效预防和消除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惑,提高个体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目的和理念、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开展专题教学、创设活动情境的方式,强化学生心理体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计划,它的教学开展有效落实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指导教师对主题教学流程的茫然,造成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的探究?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获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共同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设计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教学流程。“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