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亚微米和微米棒的晶体生长及发光性质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3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硝酸锌Zn(NO3)2·4 H2O和六亚甲基四胺(CH2)6N4,通过化学溶液法在玻璃衬底上生长出ZnO六角形亚微米和微米棒(长5~6μm,直径0.8~5 μm).生长时间达两天后,ZnO棒呈中空六角形微米管.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谱,扫描电镜像和喇曼光谱.ZnO微米棒的光致发光为橙红色宽谱带发射(峰值630 nm,半峰全宽250 nm),其激发光谱除带间本征激发(短于370 nm)外,还有很强的在导带底附近的室温激子激发峰(峰值387 nm,半峰全宽30 nm).而阴极射线发光有两
其他文献
将有机发光小分子8-羟基喹啉铝(Alq3)组装进介孔MCM-41中,采用XRD、IR、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组装体Alq3-MCM-41进行表征。XRD表明,Alq3-MCM-41保持了有序的介孔骨架结构;IR谱图中
合成了三个系列稀土掺杂镝乙酰丙酮(Hacac)邻菲咯啉(phen)三元配合物RE,Dy1-x(acac)。phen(RE=La,Y Gd;x= 0,0.10,0.20,0.30,0.50,0.70,0.90,100), 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
用凝胶网格沉淀法,以明胶为分散介质,成功制备了铕掺杂的磷酸镧纳米颗粒,所需装置简单,实验条件适中。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制得的纳米颗粒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用X射线粉末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蓝光发射材料2(水杨醛缩苯胺)-(1,10-邻菲罗啉)合钙,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DSC热分析、UV-vis吸收谱、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其结构、晶态、热
不同的制备工艺对ZnO薄膜的微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得到成本较低,样品具有较好特性的实验方法,对于制备手段进行了探索。使用PVA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0.88Co0.12O薄膜,研究
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直接掺杂Mn2+获得白光发射且操作工艺简单的纳米ZnS:Mn荧光粉,使用XRD、UV、PL及FT-IR等方法研究了ZnS:Mn纳米微粒的粒径、结构及荧光特性.结果表明:ZnS
用SnO和Zn的均匀混合物在高温下共烧通过VLS机制制备出孪晶ZnO纳米线的均匀结构。SEM图像显示孪晶ZnO纳米线的直径在100~200nm之间,长度在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的范围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