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赏析就是培养审美情趣的落脚点之一。识字教学不仅要完成识字任务,而且要教给孩子用欣赏、赞美的眼光评析汉字,从中汲取文化元素,寓赏析于识字训练之中,为写字奠定基础。从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汉字,低年级是最佳培养期。
汉字的一笔一画、一个结构都体现着中国文化。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中国的文化。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便于他们理解与记忆,我们编了一首儿歌教给学生:“赏析汉字有方法,整体观察抓特点。宽窄高低各不同,穿插避让有规律。形字义学问大,中华汉字人人夸!”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的名句。察即观察,指眼力道出了学习书法的真谛。这是要求观察要准确,要精,对一个字的点画都要无误地看在眼里。拟即摹仿,指手的能力。这要求手既要能够把观察到的东西准确无误地摹仿出来,又要能把对象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汉字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具有重要意义。如左右结构的字:左收右放、左小右大、左窄右宽、左右高度一致。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对正不错位,上紧下靠不松散。内外结构的字:四面内居中、三面里面藏、两面向外望。学生体会笔画在字中的长短与交叉,空间的大小与变化,结构的排列与呼应。这也是学生体验文字结构美,感受中国传统美的过程。
例:学习“妈与她”两个字。
1.观察“妈、她”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偏旁“女字旁”,谁发现了“女字旁”和“女”有什么不同?
生:“女”的第三笔是“横”,而“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提”在第二笔处收笔。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女字旁”的第三笔为什么这样写吗?
生:因为“女字旁”要给右边的“也”留地方。
观察越仔细,范字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会变成“心”中字。随着眼力的提高,写出的字就能准确、顺当、美观。
2.教师指导学生找规律。汉字是方块字,虽然每个字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点,有规律可循。
师:“妈、她”在书写中要注意什么?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第三笔“提”的写法,不出头,撇出一点头。
生:“妈”字右边的马注意竖折折钩是一笔,比上面的横折略宽。
生:“她”字的起笔位置,高低不同,竖弯钩包住上面。
师:她,在书面上区分第三人称代词,女性用“她”表示。
3.学生认真描写,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落笔位置。
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当发现“她”这个字不易写美观时,及时进行范写,加以指导,再让学生书写一个,然后同桌之间再进行交流评价,谁写的好就给这个字画上一颗星。这样学生能在与同桌的互评中取长补短,提高观察、实践能力。
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笔画的变化上感受美。如:点,形态像瓜子,“六”中有斜点长点;三点水中是上点下提,一里二外三对上。四点底是“两大两小要写平,一左三右不同向”。点要姿态灵活,互相照应才美观。
小学生通过对汉字形体的感受,不但能够愉快地学会汉字,而且能够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培养了审美能力。久而久之,通过对汉字的了解,小学生们将会逐步热爱祖国文化。■
□编辑 郭卿
赏析就是培养审美情趣的落脚点之一。识字教学不仅要完成识字任务,而且要教给孩子用欣赏、赞美的眼光评析汉字,从中汲取文化元素,寓赏析于识字训练之中,为写字奠定基础。从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汉字,低年级是最佳培养期。
汉字的一笔一画、一个结构都体现着中国文化。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中国的文化。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便于他们理解与记忆,我们编了一首儿歌教给学生:“赏析汉字有方法,整体观察抓特点。宽窄高低各不同,穿插避让有规律。形字义学问大,中华汉字人人夸!”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的名句。察即观察,指眼力道出了学习书法的真谛。这是要求观察要准确,要精,对一个字的点画都要无误地看在眼里。拟即摹仿,指手的能力。这要求手既要能够把观察到的东西准确无误地摹仿出来,又要能把对象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汉字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具有重要意义。如左右结构的字:左收右放、左小右大、左窄右宽、左右高度一致。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对正不错位,上紧下靠不松散。内外结构的字:四面内居中、三面里面藏、两面向外望。学生体会笔画在字中的长短与交叉,空间的大小与变化,结构的排列与呼应。这也是学生体验文字结构美,感受中国传统美的过程。
例:学习“妈与她”两个字。
1.观察“妈、她”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偏旁“女字旁”,谁发现了“女字旁”和“女”有什么不同?
生:“女”的第三笔是“横”,而“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提”在第二笔处收笔。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女字旁”的第三笔为什么这样写吗?
生:因为“女字旁”要给右边的“也”留地方。
观察越仔细,范字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会变成“心”中字。随着眼力的提高,写出的字就能准确、顺当、美观。
2.教师指导学生找规律。汉字是方块字,虽然每个字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点,有规律可循。
师:“妈、她”在书写中要注意什么?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第三笔“提”的写法,不出头,撇出一点头。
生:“妈”字右边的马注意竖折折钩是一笔,比上面的横折略宽。
生:“她”字的起笔位置,高低不同,竖弯钩包住上面。
师:她,在书面上区分第三人称代词,女性用“她”表示。
3.学生认真描写,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落笔位置。
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当发现“她”这个字不易写美观时,及时进行范写,加以指导,再让学生书写一个,然后同桌之间再进行交流评价,谁写的好就给这个字画上一颗星。这样学生能在与同桌的互评中取长补短,提高观察、实践能力。
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笔画的变化上感受美。如:点,形态像瓜子,“六”中有斜点长点;三点水中是上点下提,一里二外三对上。四点底是“两大两小要写平,一左三右不同向”。点要姿态灵活,互相照应才美观。
小学生通过对汉字形体的感受,不但能够愉快地学会汉字,而且能够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培养了审美能力。久而久之,通过对汉字的了解,小学生们将会逐步热爱祖国文化。■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