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万国全图》解密中国发现澳洲——鹦哥地、厄蟇、火鸡的启示

来源 :海交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ward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坤舆万国全图》主要地理已经被证明是來自完成于1430年左右的中国世界地图(已佚),而不是1602年利玛窦根据西方地图绘制的。利用词源学与方言学破译《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鸟名,证明中国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在《坤舆万国全图》地球南端绘有鹦哥地,按照地理位置,应是澳洲。澳洲未被发现以前,欧洲的地图有鹦哥地,但发现后反而改用别的地名。欧洲历史上不产鹦鹉,鹦鹉早就在欧洲绝迹,除地图外,没有第一手文献证明欧人在16世纪发现鹦哥地。中国自汉朝以来到清朝历代均有采集、餋养、崇尚鹦鹉的习惯,尤其历代帝王均有从外国进口鹦鹉,文献注明鹦鹉产地。通过文献、风俗、地图,和各方面的比较,《坤舆万国全图》和《三才图会》中的《山海舆地全图》上的鹦哥地,不可能是西方命名的,而是中国人命名的。又根据《坤舆万国全图》有关厄蟇鸟在南洋的记载,厄蟇以鸟鸣命名,以汉语南方方言注音。欧洲初期对此鸟的命名实从中国词汇误译,以后方更正。表示明代中国在1430年代即了解澳洲、南美洲。美洲原住民普遍对英国殖民者称美洲火鸡为furkee,英文turkey为furkee读写之误。美洲原住民只对外人用此词。火鸡是明代人对鹤驼的称谓。通过语源学分析中国及欧洲各国对火鸡的称谓,结论是furkee即中国南方方言火鸡(forgai或fuigee),此词由明代传入美洲。中国对这几种亚洲、澳洲、美洲不会飞的鸟的名称和描述,意味着在15世纪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和美洲早有交通,比哥伦布出航早70年。
其他文献
高灵敏度线性图像传感器罗涛在日本,高灵敏度的CCD线性图像传感器TCD1200D等3个型号已开始上市。CCD线性图像传感器用于传真、数字复印机,光学文字读取装置(OCR)等的图像扫描。以前,采用的光源是萤光
通过对汽车ABS在各种路面和行驶状态下制动控制过程的分析 ,表明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 ,以车轮减速度、加速度及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ABS ,具有路面自动选择功能 ,能依据路面
<正>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1957年,Eli Bower较早提出情绪障碍的定义。之后,西方国家采用情绪失调、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等不同的术语来描述情绪障碍。1975年,美国《所有残
战争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历史上,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胜负往往可以决定一个甚至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布匿战争就是其中之一。这场战争决定了之后欧洲文明的走
<正> 报社的记者来访问,突然问起:"林先生有什么座右铭呢?"我通常用便条纸写一些当日的注意事项,摆放于座右,于是撕几张下来给记者小姐看:"出去时,别忘了买首蓿芽。""欠讲义
小冰期结束后,近百年以来地球快速增温,这些过程是否导致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指热带风暴的路径、频率、强度等)的变化?目前,历史时期台风长期序列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中国沿海
为明确茶叶中镉、铅、砷的浸出规律,探索茶叶中相应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测算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消解和沸水浸提方法进行前处理,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茶叶、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理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并结合沈阳市具体情况,提
<正>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杨坚在2000年1月8日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上指出:“预计今年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可能生效”,“关于专属经济区和渔业协定的实施将对渔业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