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环境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有效的地理学习是学习者以心理活动为中介与地理学习环境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而地理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以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交互为主要特征,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达到地理认知和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这必然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关注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的探究过程与实践体验。教师的角色也将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共享者。这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与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本文试论述在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策略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越能诱发人深思,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实践证明,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好的教学教果。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是指教师将地理教学信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与学生构成一组地理教学交互系统的教学方式。其中各种信息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多种形式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呈现给学生。国外以及港澳地区的地理教材已经呈现多媒体化趋向。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有些地理实验教材配置了以“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光盘,五彩缤纷的图像或录像引人入胜。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形、色、光、声的丰富变化及蒙太奇美学技术极大拓宽了教学信息的传输通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提高教学效率有显著功效,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3、以课内外知识结合丰富情境,突出体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要尽可能接近生活实际背景,脱离背景的知识是不真实的,是毫无意义的。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地理学以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生活环境和各种渠道,积累了很多地理知识背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象身临其境一样,加强感知,突出体验。使学生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建构新知识铺路搭桥。
  策略之二:创设迁移情境,启发学生探究
  1、迁移教学情境
  迁移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创设与下一个教学环节、内容或教学阶段密切相关的新情境。学生在产生好奇或困惑的情况下,主动地将当前的教学内容或者原有的知识、内容,迁移到新的教学情境中。这种迁移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思考和解决新的问题。迁移教学情境可在两节课的过渡或者一节课的某两个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处应用。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合作探究,
   所谓情境,在教学上通常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人为予以创设并把握的适合一定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物质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的情境通常有最佳场合之意,这是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教学场合。
  通过教学情境,让学生担任教材中的角色或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他们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一旦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就会逐渐形成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主动探究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品质。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忘我学习中,形成探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策略之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研究
  1、实地情境教学
  实地情境教学,即把学生带出教室,到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河流、土壤、植被、农业、工业、城市等情况,此属于野外活动。它是一种切实可行、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实地情境教学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和谐统一的最佳境界,使教材功能充分发挥,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增强。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探索和尝试,使情境教学不断完善、成熟,更好地为地理教学服务。
  2、结合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情境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中学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内容最丰富。
  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忽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过程和改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功能,用静态的评价观去衡量学生,而不是用发展的观点去考查学生。而研究性学习是动态的,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3个阶段:进入问题的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实施往往在具体的情境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多为激励性和过程性评价。它的手段和方法更加多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口头的、活动的和展示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题时可采用答辩会或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结合他们共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本研究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研究方法(通常为访谈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了对本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建构。
其他文献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综合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通过对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复习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人员应秉持创新精神,在新时期党的伟大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改革,不断尝试.为此,本文在分析国有
病毒入侵不论种族、不分国界,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感染者。戈贝尔的行为正应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所说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当然,我们也不该为戈贝尔的确诊而幸灾乐祸,大呼“活该”,我们应为每一位患者祈祷,也希望无人再重蹈戈贝尔的覆辙。  北京时间2020年3月12日上午,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官方宣布,由于一名犹他爵士队球员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呈阳性,将在当天晚上的比赛结束
期刊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其实不过四个字:能说会写。而现实中,许多人也就是“读读”而己,要“写”可就难了。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让学生既乐读又能写呢?我觉得,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课程资源,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充分运用语文教材,凭借教材培养语文能
2015年,包括中国、美国在内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便利化协议》,贸易便利化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推进之势。在此背景下,作为海关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税收
【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师生开展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主任是班集体中的一个特殊成员,更是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的枢纽。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懂得,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是对自己的挑战,同时对自己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既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能提高自己用人、识人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对语言表达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关键词】关爱;朋友;人格魅力;榜样;集体
摘要:本人通过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在解高中物理习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在一些知识点和方法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就对同学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错误原因分析    同学们在解高中物理习题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究其原因也各不相同,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在这里提出来,望同学们加以注意,以求共同提高。  一.弄不清楚基本最典型的物理过程。  我们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