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故事集 轻敲教学门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更是引导学生与民间故事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以教材为契机,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民间故事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以班级自编民间故事集为依托,带领学生讲故事、画故事、学故事、编故事,能够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讲故事,感受情节美
  在学习课文《牛郎织女》时,笔者着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中,从悬念与伏笔中,从封建专制与追求自由的矛盾冲突中,感受民间故事的情节之美,充分激发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兴趣。同时,笔者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挑选最喜欢的故事,参加班级的民间故事会。
  故事会上,学生们带来了10个精彩的民间故事,有凄美动人的《梁祝》《白蛇传》,有机智幽默的《阿凡提的故事》《列那狐的故事》,甚至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家乡传说《沧海桑田》《青墩凤凰村的传说》……精彩纷呈的故事将全班同学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孩子们一起放飞想象,用心聆听,绝妙处或唏嘘不已,或拍案叫绝,或潸然泪下,与故事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完全沉醉其中。
  画故事,描绘意境美
  学生们在搜集、讲演故事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然而,故事讲完了,民间故事是不是就学习结束了呢?能否引领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民间故事呢?笔者尝试在班级开展民间故事项目化学习,首先从编印“民间故事集”开始。
  故事会上,学生交流的故事都非常精彩。为此,笔者动员学生们给这些故事配上插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故事内容画下来。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对故事产生的背景、年代,甚至当时的文化背景、服饰潮流、建筑特色等都进行了想象、猜测、求证。因为民间故事大多具有神话色彩,又是人民群众口耳相传,许多细节都有不确定性,然而,正是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们才产生了更多思维的碰撞,想象的画面也更加斑斓瑰丽,故事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再配上先前的故事,一本精美的 《班级民间故事集》便诞生了。
  学故事,感悟表达美
  经典的故事总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笔者引导学生开展集体阅读活动,通过小组共同研学《班级民间故事集》,去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结构之美。
  民间故事大都是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它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去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宛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发现了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感受到了口语化表达的魅力。民间故事《梁祝》影响深远,衍生出连环画、越剧、音乐等,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学生们在学习时,就对越剧《梁祝》中“十八相送”的唱词特别感兴趣,如“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小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口语化表达更加符合他们语言发展的需要。
  民间故事结构精巧,惯用伏笔。如《猎人海力布》中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而在故事的结尾,海力布为了让乡亲们相信灾难即将到来,不得已说出动物的话,变成了石头。
  又如《牛郎织女》中,老牛在临终前让牛郎把它的皮剥下来,并叮嘱道“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也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去追织女埋下了伏笔。在集体阅读民间故事集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样的结构密码,对他们来说,受益匪浅。
  编故事,发现意蕴美
  学习民间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更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能力。此时,适时地点拨、激发,使学生们产生创编故事的热情,让民间故事学习走向纵深。笔者在《班级民间故事集》最后留下了一些空白页,并激励学生:“同学们,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魅力。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故事,相信你的心中一定也泛起不少故事的浪花,采撷几朵,把它们写在故事集的最后,为自己的民间故事学习之旅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在编写故事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这些经典故事,努力发现它们的共性,除了语言、结构表达之美,还要关注作品的主题、意蕴,想想人民群众为什么要创编这样的故事,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为什么许多故事中都有神奇的、超自然的力量。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中的老牛和喜鹊,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为什么那么机智,简直无所不能?只有关注了民间故事的深层意蕴,孩子们才能创作出有意义的、有意思的故事。
  借助编写《班级民间故事集》,笔者和学生们一起开展关于民间故事的项目化学习,轻轻敲开了民间故事王国的大门。畅游其中,惊喜连连,收获多多。这也是一次奇妙的课程开发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學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图书馆又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学校图书馆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发挥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功能,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利用馆藏资源,发挥教育职能  图书馆是获取知識的主要场所,然而,从中学图书馆实际现状来看,图书馆在中学教学中并没有发挥有效
随着教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电子书包等逐渐改变了现今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内容都能在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学习到。体育教师如若还在一味地进行传统教学,课堂上势必会出现学生“炒冷饭”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对课堂上练习目标不明确以及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所造成的。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所任教班级学生建立学生体育数据档案,定期总结和评价近期学生体育发
湖南省浏阳市金石完全小学以“立德树人、习字做人”为理念,打造书法特色学校,坚持“上足上好每周一节软笔、硬笔写字课”“每天午练20分”,每周进行“书法大课间”等书法特色课堂;学校全体学生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图为2019年12月10日,学校在操场举行“书法大课间”课堂活动。
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化,开启孩子的懵懂之心,教授孩子以各种技能。开启心智的最佳时间在幼儿阶段,其维护、成长阶段在少年时期。对孩子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它是培养孩子性格、品质的摇篮。家庭教育如同培育种子,学校教育则是给种子提供相应的营养。家庭教育是孩子秉性的基础,是教育最开始的地方。前不久,笔者针对深圳市大鹏新區南澳中心小学周边社区家庭,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进行了调查。  现状与调查  通过研究分析学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文言文,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随着年级升高,文言文数量、篇幅逐步增加,所选内容多为学生熟悉的故事、寓言、神话等。《囊萤夜读》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选自《晋书·车胤传》,讲述了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放在袋中,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的故事。单元人文主题是具有伟大品格的人物。单元语文要素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速在中国“布局”,连续成立多个教育类中心:2017年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会通过决议,在中国上海设立“教师教育中心”;2018年4月16日,聯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国际中心落户海南;之前,在深圳连续设立了多个教育类合作中心。这些合作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让这些城市拥有了更多“教育国际化”特征。  上海:为世界培训教师  2017年11月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凸显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等层面的要求逐步严格。教师应对信息技术教学高度重视,了解与加大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整理信息技术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不断对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反思,争取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本文主要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然后从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与情
六部门:生态文明教育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日前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自2018年起,“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已部署开展三年,倡导社会各界选择简约
暑假期间,湖南省嘉禾县26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及15个乡村少年宫开办各种公益培训班,让留守学生学习舞蹈、声乐、书画、刺绣、篮球等才艺,丰富留守儿童暑假生活。图为嘉禾县广发镇红鹰社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教师辅导学生练习舞蹈。  研学实践走进海关  7月13日,大连海关与大连市五四路小学共同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和旅行健康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大连海关以国门生物安全和旅行健康为主题,实践教育内容与小学课堂中
作者:宋乃庆 陈婷 张辉荣  出版:科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具有基础之基础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书在《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义务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点面结合,尤其注重史料、数据、典型经验案例等支撑,回眸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