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锐:刻画九十年代的样子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职业化之后山东队的首任队长,邢锐给予泰山队的不仅是一个冠军,更重要的是缔造了这支球队敢为天下先的气质。在九十年代甲A最火爆的岁月里,邢锐和他的兄弟们一起成长为中国足坛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也为后来的王朝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联赛的诞生
  兜兜转转了一大圈,邢锐还是割舍不下足球。
  2015年一整年,邢锐都在忙活鲁超联赛的事情。从年初开始申请资质,到制定赛事章程,组织球队,拉赞助等等,事无巨细,他都得忙前忙后的张罗。首届联赛刚结束不久,又开始为明年做准备了。
  “刚开了一整天的会,哪里开过这么长的会?”刚见到邢锐,他有些疲倦。作为山东第一个省级联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明显感觉到了不易。
  鲁超联赛的想法起源于他和原泰山队员,他的表弟相福军一次聊天。在北京体育大学工作的相福军对于北京地区足球联赛的规模和氛围很是羡慕,希望山东也能有这样一个类似的赛事。俩人一拍即合,鲁超就此诞生。
  对于首届联赛,邢锐大体上感到满意。新闻媒体的多方报道和各支球队、各地球迷的积极参与都让他感受到了足球在齐鲁大地上的活力和潜力。稍微有些遗憾的是由于组织匆忙,审批的迟缓,再加上冠军队伍必须在11月之前出炉的时间表,赛事的运营和规模各方面都受到不小的影响,“这届赛事就没有赞助商,完全靠主办方掏钱运作”。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对于明年第二届鲁超的举办,邢锐心里有底了。
  按照邢锐的想法,明年鲁超联赛的参赛队伍必须是各地市的冠军,这意味着在超级联赛下面又会产生一级地区联赛,赛事规模也相应扩大。这一思路在全国其他省份暂时还没有实施,另外多层级的联赛体制也符合英国、德国等足球发达国家的做法。
  另一项与足球有关的工作为少儿足球。邢锐与他人共同发起成立“希望之星”足球俱乐部,致力于在幼儿园拓展足球活动,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
  截至目前,已有十家幼儿园和希望之星开展了合作,邢锐计划明年组织一次小规模的比赛,看看有没有好苗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踢球主要在于磨练技术,打好基础。战术层面的东西等到大一些再慢慢讲。”邢锐认为这才是符合足球规律的人才成长策略。
  在邢锐看来,足球的未来还是在于孩子。现在踢球的孩子少,直接影响未来中国足球的发展和成绩。基于现在中国足球大环境,他试图从头抓起,为中国足球贡献一些微薄之力的同时,也为足球产业化探寻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邢锐出身体育世家,父亲邢天恩是山东省足球队的队员,母亲是济南业余体校的游泳教练。
  邢天恩把邢锐和弟弟领进了绿茵场,邢家好友李融昌回忆说:“大儿子踢足球有能耐。”后来,邢家的二儿子也进过山东二队。
  邢锐从4岁就开始踢球了,和体工队大院的伙伴们踢着玩,不少人觉得他的启蒙教练是邢天恩,其实不是,给邢锐打下基本功的教练叫王可畏。直到1986年,邢锐进了山东省足球一队,才成为主帅邢天恩手下的兵,这是真正的“上阵父子兵”。
  邢天恩对邢锐很严,他常对邢锐讲:“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在上世纪80年代,改年龄已经开始在中国足球圈蔓延,80年代末,中国足协开始组建国奥队,在年龄上有了限制,改了年龄的队员在选拔中更有优势,可是,邢天恩却不肯给邢锐改年龄。“如果他当时改了年龄,原本可以和范志毅他们成为国奥队友的。”李融昌说。
  职业联赛的开始让从小在专业体制下生活的邢锐迎来了人生的重大突破。 对于从小踢球的邢锐来说,职业联赛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专业化体制使得球员们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1994年之前,他甚至动过去日本踢球的念头,还专门学了一年日语,现在还会唱日语歌。
  但新生的职业联赛到来了,27岁的邢锐在职业生涯最黄金的年龄正好一头撞上,以山东队队长的身份开始带领这支有些寒酸的山东队征战全国。
  1994年第一年,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就住在省体看台下面的仓库里,一个房间住七个人。“我、茂臻、李明、唐晓程、冯建国、李波和舒畅,我们几个住在一起。”直到今天,他还记得宿舍的一干兄弟是怎么住的。
  “出门就是球场,训练倒是很方便。但洗澡麻烦,只有教练房间里安了两个热水器,要排队洗澡。”
  泰山队就这样开始了甲A元年的征程。这样艰苦的岁月一直持续到将军集团的进场才得以缓解。
  对话邢锐的时间点正好是泰山队拿到第一个冠军的20周年纪念日前后。尽管已过去了20年,他对于当年的足协杯决赛仍然记忆深刻。
  当时在南京,泰山队住的酒店在四层,申花队就偏要住五层。“就是要压你一头”。
  当年的申花队刚刚夺得甲A冠军,气势正盛。而泰山队只是联赛中的一支中游球队,远没有现在这般豪门气派。而且在球队运作方面泰山队也是比较保守,球队里没有外援,清一色的山东子弟兵。申花队则早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在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泰山队简直天壤之别,队里面也有好几个洋面孔。
  这场比赛在外界看来几乎没什么悬念,两者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但最后的结果是平民球队泰山队战胜了豪门申花,虎口拔牙夺得了首届足协杯。邢锐作为队长在五台山体育场举起了职业化之后山东第一座全国冠军奖杯。那一刻是邢锐最高光的时刻,至今仍时常怀念。
  另外这也是邢锐职业生涯中的唯一一座冠军,1999年双冠王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甲A那几年邢锐共打进16个进球。他翻开手机,上面记录着泰山队进球排行榜。“16球,第16名”,和日夫科维奇一样。
  接下来的1996赛季对于邢锐来说充满着甜蜜。他在联赛客场对四川全兴的比赛中打进了一记足以载入职业联赛历史的远射。四十米开外拔脚怒射,皮球居然将球网射穿。“我还记得当时的门将叫赵磊。”面对这样的射门,再好的门将也只能行注目礼。赵磊那一天很不幸的遇到了小宇宙爆发的邢锐。而成都球迷也记住了这位山东“金左脚”,之后邢锐又多次攻破四川队大门,成为川足的克星。   那一年邢锐也入选甲A“十大中场发动机”,成为家喻户晓的足球明星。
  1998年鲁能接手球队。韩国教练金正男带队,第二轮和四川全兴的比赛,邢锐为鲁能打进了第一个进球。赛后奖励一台电视,后来又因一次出色表现再奖一台。“TCL的,21寸彩电。”他高高兴兴的抱回家两台电视。
  “那时候大家都没什么钱,也不在乎什么物质,只在乎荣誉,在一起踢得就是高兴。”这是邢锐对甲A初期的最深刻的体会。
  离开泰山的日子
  1999年离开泰山队之后,邢锐先后在成都五牛、长春亚泰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再也没有回到当年如日中天的状态。在长春期间,还撞上了“甲B五鼠”事件。随后一年很多队员被停赛,他也就此退役,离开了职业足球。
  现在谈起当年的事件,邢锐认为责任很大一部分在足协,之前五牛打绵阳的一场假球,足协只是罚款了事,并没有表明鲜明立场和坚决态度,这使得之后事情的发展远远偏出了本该设定的轨道,“足协的不作为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假球滋生。”
  退役后的邢锐开始下海经商,代理一家国外的家具品牌。不温不火的生意,业余时间踢球娱乐,这种平凡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9年——那一年的足坛反赌风暴将他牵涉其中。
  对于此次遭遇,邢锐已相当坦然,谈起来也没有什么遮掩。身在中国足球这个泥潭中,除非圣人,谁都会染上一些污泥。圈里人觉得很正常的一些操作,不经意间的人情往来,谁也没想到已触犯法律。
  “假球全是2000年之后才有的,九十年代大家都单纯的踢球,没有这些东西。后来出现这些,和大环境也有关系。”
  后来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邢锐和2009年反赌风暴中被揪出的那些大佬一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几年邢锐越发怀念起甲A的那些岁月。鲁超联赛时,一干老泰山队员踢垫场赛,察可军提到已举办四届的老甲A联赛,“老甲A怎么能没有老泰山队呢?”邢锐也对此有同感。他于11月份参加了这届赛事,但代表的却是青岛海牛队。老泰山队的缺席成为所有人的遗憾。
  “原泰山队球员现在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繁忙之中很难抽出一大段时间聚到一起去踢比赛。”
  刚过完生日,邢锐已经48岁了,而他的队友们也到了集体怀旧的年龄。邢锐正在努力寻找机会,再次将大家聚到一起,集合为那支原汁原味的老泰山队。按照他的设想,明年的老甲A赛场上,老泰山队应该会首次出现,重新找回当年的激情岁月。
其他文献
因为雾霾,一向追求色香味俱全的中国人,又增加了一项有关美食的想象:空气像餐品一样新鲜。  “鼻腔站到了味蕾旁边”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老舍先生如果穿越到今日济南,感到奇迹的大约不是“无风的冬季”,而是若隐若现的雾霾仙境:人们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道路以目”,以至于不得不掀起一场对抗雾霾的科技硬件革命。
期刊
12月23日下午,山东首届创新传播峰会暨“媒企传播联盟”成立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本届峰会由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为指导单位,齐鲁周刊社、财视传媒、山东省诚信建设促进会主办,齐鲁周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传播达人汇山东分会承办。  信息过载的时代,喧嚣、浮华已经成为传播话语中的常态,如何寻找到更精准的传播,汇聚到更有价值的资源?一场改变传播格局的盛会开启了变革的序幕。  盛会来
期刊
无论天空如何证明自己心胸辽阔,大地只需要坟墓就能容纳所有归宿。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坐在我身边,我却在刷朋友圈。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惟一的指纹、DNA;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惟一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微信世界的有机组成,每个人都被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绑架”。  当“杀时间”成了“必需品”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百余字的消息。“微信已绑架了生活,已有微信群和信
期刊
在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动物们也拥有强大的群体。年终点评怎么会少了对它们的赞美。你们这么萌,自己知道吗?路透社最近公布了2015年度最好看的动物照片,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年来,摄影师们在世界各地为可爱的动物们留下的迷人瞬间。
期刊
有专家言:微博是大家的广场,微信是咱家的客厅。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之下,具备小众化、知识化的微生活文化地标,正在济南蔓延开来。  在“品聚文化”客厅里,一百多场文化活动相继登场;睿丁岛、阡陌书店等在逆势找寻买书之外的文化标签;“匠心中国”手工生活馆的创始人则在朋友圈写道:这是一个创意杂货铺,给热爱手工艺品制作的人们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去感受有温度的城市生活,传播自然本真的艺术理念。  品聚书吧:  微
期刊
山东省清退机关办公用房 6处已确定用于中小学  济南日报12月24日讯 近期,山东频频出招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省政府日前召开媒体吹风会,根据各市上报情况,目前全省可利用为中小学教学的办公院落共26个,其中已确定用于中小学办学的6个,目前正在研究用于中小学办学的20个。  根据各市上报情况,目前全省已清理腾退5个,拟搬迁2个,独栋建筑1个,可搬迁18个。这些院落总占地面积818.2亩,房屋数量
期刊
2015,注定了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互联网+”正在改变一个时代的命运,“15派”风生水起。多年后,人们或许会这样总结2015: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大幕,公共话语转入私生活的起点之年……  不知不觉间,生活中诸多因素逐渐量化,大数据越来越透明化。公共话语和私人空间的界限被打破,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站到了时代的舞台上。2015微生活,是屏读时代与社交革命继续深入的全面展现。以微信为重要媒介,作
期刊
2015,智能微投“元年”。  山东酷炫兄弟集团CEO张凯元希望以研发出的智能微投产品,引领移动社群时代的场景革命。在他看来,中国创造正在崛起,理性的市场不会拒绝技术强大、体验性好的智能微投产品。  “平板+微投”的智能组合  山东炫酷兄弟集团在万达写字楼办公,室内分区明显,总经理张凯元正在跟同事讨论问题,一群八五后,说得高兴,分贝飙升。见到记者,张凯元脱离“群众”,但“群众”热情依然不减。  张
期刊
少了冷魅,多了粗犷,少了温良,多了野性。从玉面小生,幻化成鬓须爬满面庞的“摸金校尉”,陈坤坦言,《寻龙诀》里的胡八一是他演过最难的一个角色。  模样俊秀,演技似模似样,观众缘也颇佳,春风得意马蹄疾时刻,他却从喧嚣里把自己拔出来,移植到更安静的环境。  “小鲜肉”进化论:从玉面小生幻化成“摸金校尉”  一向以“高冷”示人的陈坤,近来在《寻龙诀》的宣传现场却卖萌搞怪不停歇。这颠覆了大家对陈坤性子较冷的
期刊
红毯上的所谓“战争”,是对现实格局的隐喻、以障眼法为主的权力游戏:在多元化伪装下,以奥斯卡、好莱坞以及美国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观,貌似妥协,却是守拙式的以退为进。而女性、种族和少数、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没有什么大的改观,他们并未真正获得文化尊重,也从未获得真正的权力。  奥斯卡的女性魔咒:从小红花到奇异化、虚拟化的脆弱标本  据美国当地“女性媒体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去的10年中,在非演员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