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min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属于一个基础性学科,其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素质教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并且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观念去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使得数学教学的实施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61-02
  素质教育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小学阶段所实施的素质教育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身心潜能进行有效开发,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促进社会文化的推广传播,数学教学的开展也需要以素质教育的观念为基础,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一、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1、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学的发展性及延伸性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及逻辑性,也是素質教育得以实施的关键性学科,在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学表现出了明显的发展性与延伸性,数学教学的开展要关注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数学技能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状况,始终保持数学教育的先进性,使其能够在学生的个体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所形成的素质,能够实现向其他学科领域的迁移,整体的数学素质教育中包含的不同要素也能够实现相互的延伸,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数学思维、思想观念等,能够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起到较大的帮助,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学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推广实施就表明了主体教育观替代了客体教育观获得了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性[1]。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应该主动积极的去进行探索,在现实中则需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去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多样性的训练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投入其中,相关操作性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提前的规划,以便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创造力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加工,创造出更加有价值的新的产品。要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注重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力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关联,其中包含有探究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联想能力等内容。创造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创造意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锻炼。
  二、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学的实施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多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知识的深奥与陌生,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去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2]。注重数学联系实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充分的把握这一特点,寻找身边的实例去加入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并且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时,就可以让同学去实地测量一下自己家客厅的面积,让学生观察房屋地面属于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具体需要怎样测量才能知识它的总体面积。在课上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测量及计算过程,还可以当堂对所在的教室面积进行测量与计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按照不同教学内容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泼,让学生对数学教学能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在图形的面积的学习中,一些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剪和拼的方式使其变得规则,这样计算其面积就简单很多,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图形的拼接,让学生观察拼接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图形计算面积公式的学习中也就能够很快的掌握了,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能够使其记忆更加深刻,拥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获取知识所表现出的思维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的概括,再加上相应的推理与判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3]。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一个提前的了解,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去进行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的设计,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进行的推理内容也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比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提出铅笔数量是橡皮的2/3,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增加思考的层次性,从这一问题中,可以推算出橡皮是铅笔的3/2,橡皮比铅笔多1/2,橡皮是总数的3/5,这样可以依次的推导出很多相关问题,实现思维的发散式发展,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而不再禁锢在课本教材所给出的答案之中,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散,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观念的渗透也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数学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形成数学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增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数学知识,还应该使其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提升,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柴林清,皮磊.试论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91-92+98.
  [2]杨利民.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
  [3]蒋理进.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9):60-61.
其他文献
风景园林是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项目,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不断恶化,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对风景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如今的风景园林建设开始向低碳、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技术大面积推广使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产生极大影响。在“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背景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现状以及目前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不能给予更为新颖多样的学习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很可能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及时转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整理教学效果,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
为了便于实现过程模型的重用及信息共享,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IDEF3模型的中间交换格式--扩展的IDEF3标记语言,利用此中间交换格式实现了IDEF3模型向工作流过程模
将串行活动并行化不仅是经营过程重构和并行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间合作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有效地复用AS-IS建模过程中所收集信息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
【摘要】医学类大学生与其他学科专业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专业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也应根据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本课题以大理大学为个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193份,有效问卷193份。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学科差异对现有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以期探究更加合理有效的医学生管理思路。  【关键词】大理大学;医学类大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英语的词汇量、语法、语感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强、贪玩好动的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是必然的选择。在构建主义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在课堂的各个阶段灵活引入游戏,提升教学效率。比如,运用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运用故事演讲巩固英语知识,提升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运用角色扮演,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表达情境
当前大多协商策略无法兼顾规划和反应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短期规划与动态响应能力相结合的混合协商策略。该策略针对柔性车间生产调度问题和面对扰动的再调度问题,将组合拍卖
【摘 要】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针。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创新性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将语文教学的方法、体验以及情感这三个生命维度,通过创新型教学模式来提升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中职语文课堂赋予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有效学习;生命体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