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冷暴力”关进“笼子”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冷暴力”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汇,它区别于“体罚教育”中的肢体性暴力行为,是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灵的一种伤害形式。从伤害性指数来看,比起体罚等接触型的暴力行为,“冷暴力”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和持久。因此,为了给孩子们营造出一个健康、阳光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有必要将“教育冷暴力”关进“笼子”。
  追根溯源,消除“冷暴力”滋生的土壤
  “教育冷暴力”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太远”——这里的“距离”,既包括空间层面,也包括心理意识层面,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心理意识层面的距离。因此,我们教师有必要加强专业性学习,修正自己身上过于陈旧、有所偏颇的思想,将它们同“教育冷暴力”一起关进“笼子”。
  譬如,很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往往会更加针对那些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因传统的“恨铁不成钢”思想而对他们过分苛责,反而容易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和挑战自我的勇气。但实际上,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如果我们能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用客观、公正、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地引导他们走出成长的误区,那么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一定会变得无比接近,而“教育冷暴力”也就无处生长了。
  丰富生活,挤占“冷暴力”发展的空间
  “教育冷暴力”的出现,也可能是因为教师和学生被长时间局限于狭小的学校一隅,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疲乏、焦躁的消极情绪之中,行为间便带上了比较明显的攻击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拓宽教育的范畴和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和生命,让师生关系在生活教育中变得和谐友善,让“教育冷暴力”失去生存的空间,例如——
  增加校内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生活技能展示或竞赛活动,教师充分“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尽情发挥,宣泄积压的情绪。
  设计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去走走、看看,开阔视野;或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放松身心。当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师生间的沟通就能变得更加自然而不设防,“教育冷暴力”所形成的“硬壳”也就不堪一击了。
  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一条迂回而漫长的道路,路上充满着各种意外,即便我们找到了有效避开“教育冷暴力”的方法,也难以完全避免“教育冷暴力”的发生。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术”,更要尋找消除根源的“道”——它就潜藏在我们身上,那就是自我反思、自我重塑、自我矫正“航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血压是成年人的疾病。但如今,儿童的高血压已不鲜见,据调查统计其发病率在5%左右。与成年人一样,儿童高血压也可以引起中风、心力衰竭和肾病。很多研究都
心理困扰:我总想换班换座  有一天,一个满面愁苦的中学女孩找到我,她的求助愿望非常强烈。  “我现在非常痛苦,您帮帮我吧!”刚刚落座,女孩就开始向我诉说。  我安慰她说:“不着急,慢慢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女孩接着说道:“我现在正是高三的关键的时期,可我总想换班。每次换班后,过不了多久,又想换班了。因为在班里,我总怕周围的同学影响到我的学习,特别是同桌,导致我现在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了。平时,我
在班级书法文化建设上,家校如何开展合作?四年来,我引领着家长们做出了六个方面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校共育”的实现。  家校合力,保存学生作业,留住最真童年  为了让家长在学生的书法作业收集和保存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召开班级家委会会议,主题就是商讨如何妥善处理和保存孩子们每周带回家的书法作业。短短半小时,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  1. 妥善留存和保管好孩子书写的每一张作业纸。  
在校园里,常常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常会有班主任悄悄地站在教室外窗边,静看教室里学生的千姿百态。这样的行为,算得上是班主任的“偷窥”。  “偷窥”似乎成为许多班主任了解学情、管理学生的“杀手锏”。值得注意的是,“偷窥”之后,班主任的情绪变化和处理方式大不相同。成熟老练者,课后会不动声色地将课堂上走神、开小差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坏家伙”叫出来提醒一下,或教训一番;年轻气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