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的微观制度安排与职工积极性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资本、技术、生产规模以及外部市场等为外生给定时,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对经济活动的组织,而如何组织经济活动则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所采取的微观制度安排。本文通过一个职工积极性供求均衡模型,证明了国企职工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是企业在其内部对“劳资”双方的产权地位、获取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和职工报酬构成等三个方面安排不当的产物。因此,为了在改革的同时调动职工积极性,国企应该在其内部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新的制度安排。
其他文献
本文以Borensztein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模型为基础,构造分析聚合数据(Panel data)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地区层面上的数据,对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
建设全面小康,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实施和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三种转变,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农民小康.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发展在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逾越的作用。但是,在企业事业的招聘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的内涵、构成及功能入手,对企业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从而促进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企业事业单位;招聘;存在误区  一、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的概述  企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