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信念现状研究

来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6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秉持的信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也指引着其自身的专业发展道路。笔者对386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持有的教师信念进行研究后发现,其教师信念在总体上呈进步取向,且不同取向学生在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师幼关系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学生所在年级、专业报考背景和未来从教态度对学生的教师信念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在教育实习中优选实习场所和给予实习学生及时的指导支持有助于学生教师信念的深化提升。
其他文献
高校"党建+课程思政"模式是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促进党建的一种实践范式。高校党组织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构建课程思政全程立体化的推广路径,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同时,这种模式也能够将课程思政的成果应用到党建中去,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党建工作,使党建和课程思政形成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美好局面。
宋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理趣。宋人比较注重对哲理的体悟,因而其作诗方法和唐人比有些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往往以冷静的观察思考代替热烈的感情抒发。唐诗情感的充沛是闻名于诗史的。即以咏山中景物为例。像王勃的《山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杜牧的《山行》诸诗,写景体物,无不挟情韵以行,动人心弦。当然,唐人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