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咏山诗的哲理性思考

来源 :文史知识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宋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理趣。宋人比较注重对哲理的体悟,因而其作诗方法和唐人比有些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往往以冷静的观察思考代替热烈的感情抒发。唐诗情感的充沛是闻名于诗史的。即以咏山中景物为例。像王勃的《山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杜牧的《山行》诸诗,写景体物,无不挟情韵以行,动人心弦。当然,唐人非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着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但目前教学中单篇教学仍占主流。面对教学中繁复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很多教师往往选择精讲重点,对其他内容则一带而过。初中语文散文篇目多,教学任务重,单篇教学缺乏统筹整合,难以避免陷入此类境地。而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整合性极强、教学效率更高的教学方式。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引入散文教学是改变传统散
学位
预习作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中的提示性材料,位于课文与标题之间,是一小段文字性材料,它在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提示的字数虽然最多仅有一百多字,却针对不同的课文,为学生呈现了不同的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它为学生阅读文本,积累汉语常识以及学习阅读技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预习提示的内容创新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紧扣课文的重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预习提示
高校"党建+课程思政"模式是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促进党建的一种实践范式。高校党组织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构建课程思政全程立体化的推广路径,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同时,这种模式也能够将课程思政的成果应用到党建中去,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党建工作,使党建和课程思政形成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美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