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h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辅导员工作的亲身体验,从学院管理、班风建设、辅导员自身素质、师德、管理与服务育人的角度以及相互沟通等环节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分析阐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可行的管理方法与经验。
  关键词:学生管理;班风;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孙振华(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研督导室,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笔者从大学毕业来到学校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而第一次以班级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各种滋味。下面就这一年半以来的工作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找出学生主动接受学院管理规定的突破口
  学院有自己比较完整的学生管理规定,从入学开始一直要求到学生毕业。它不同于高中阶段的管理也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的管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一系列行为举止、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刚刚来到学校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这些规定,常常牢骚满腹,甚至更加逆反。班级辅导员要责无旁贷地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工作,找到学生能够主动接受这些规定的突破口。
  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学校就是自己的“预科”工作单位。可能由于中国式教育的某些缺失,使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弦绷得过紧,学生、家长都理所应当地认为上大学了应该好好放松放松,学生认为这些规定使他们失去了自由。这样的想法作为辅导员或管理者要给予理解,同时要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工作。任何工作单位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定,每个员工都必须按照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学院在学生工作之前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如何遵守规定、按要求做事,通过班级和个人的综合百分考核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由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接受,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校的言行、学业、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铺路。
  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在当前的外环境下学院的规定和管理利大于弊。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能够带来很多益处,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病,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利用网络打游戏、聊天,导致部分学生痴迷网络、不能自控,长此以往形成了顽固的恶习,耽误学生的发展与前途。据了解目前很多采用自主管理的院校课堂出勤率在50%以下,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令人堪忧。
  人的习惯是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很多学生认为很多做事的规矩是到单位之后自然就形成了,这是不太成熟的看法。其实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院制定一系列细则,目的不是要管住学生,而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营造学生全面发展的氛围,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企业、社会、国家需求的合格人才。
  二、创建学生信赖的团支部、班委会
  学生每天学习、生活在一个集体里。班级的班风、集体的面貌如何,班干部起了很大的作用。只有建立起学生信赖的团支部、班委会,班级同学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才会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班级建设得如何,很重要的一条衡量标准是看同学们是否都愿意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喜欢在本班学习、参加各项活动,并从中获得愉悦的心情与快乐。如果学生身处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那么班级的各种管理活动就会有成效。大学毕业时才会心存留恋、珍藏这段美好回忆。否则,大家凡事都首先想到自己,班干部做工作的目的仅仅为了加分,奉献时首先想到自己会得到多少,这样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因此要从班级中选拔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制力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赢得同学的信任与尊重,成为同学的榜样、老师的好帮手,这样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不断地学习与思考,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作为辅导员不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一定的政治头脑,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将与社会接轨,摆在他们面前的自然会有许多特殊问题。比如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因此辅导员平时要多关心学生,热爱、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地开导学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一方面,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工作中要弘扬正气,处理问题要做到公正严明;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歪风邪气、自私自利的现象,辅导员一定要坚持原则,立场坚定,坚决维护合理正义的一方,不能优柔寡断,以鲜明的立场营造班级清新的班风。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沟通、谈心,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教师的威信。
  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作为辅导员,笔者深知管理对于一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重要性,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么去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可见,如何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是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只有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管理方法。不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很容易在不经意间中伤学生的自尊,结果必定是适得其反。在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适度的批评、鼓励与沟通,不能简单处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与班里的同学进行沟通、谈心,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对于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应主动帮助他们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对于对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要耐心开导,讲明道理,帮助他们认识到兴趣是可以逐渐培养的,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可以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除了管理好学生,还要服务好学生。在和学生的相处中,笔者也时刻提醒自己,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尽量不是以管为主,而常常以引导学生为主,突出民主化、亲情化的管理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指导他们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通过这种服务育人的理念使笔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平时,只要学生反映的情况,笔者都尽量地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想办法帮助解决,很多时候都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替他们着想。现在班上的学生中有很多同学都和笔者谈过心里话,甚至有些话是他们对父母都不愿意说的。作为辅导员更要尊重学生,能够给予帮助的笔者尽力而为,让他们从内心产生信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总之,辅导员工作要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工作手段,以提高工作水平;要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五、辅导员之间加强沟通,取长补短
  学院每年都有接近70个老师兼职担任辅导员,其中有一部分辅导员具有多年的管理经验,其他辅导员尤其是新任辅导员一定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老教师带过很多班级,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会积累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彼此相互沟通会少走弯路,提前预见一些可能引起的矛盾,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辅导员每个学期需要给每位学生作综合评定,通过分数来体现。笔者通过与多位老辅导员沟通,借鉴好的经验与做法,制定出本班的考核细则,再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内部考核细则,实行两年来效果很好。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相互取长补短,确实感觉受益匪浅。不断地从优秀辅导员那里吸取好的经验,再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使班级管理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班级像家庭一样,需要辅导员用心经营,营造乐观、诚信、自信、健康向上的和谐;需要辅导员用爱铸造,铸造每个学生未来的幸福、快乐与辉煌。
  
  参考文献:
  [1]林丽霞,茹正开.谈新生教育中辅导员的准备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
  [2]朱志.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与方法浅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EDA技术课程特点的分析,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的改革出发,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践和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EDA技术;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设计性实验  作者简介:郭来功(1980-),男,河南南阳人,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FPGA开发
期刊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为地方性行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就业的共性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培养“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群和实践环节进行阐述,有力地论证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实践,已培养出大批“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气
期刊
摘要: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风电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对风电行业的调研结果和本科教育的研究,分析了风电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研究了风电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和风电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未来风电人才需求巨大,人才需求最大的环节在装备制造、设计施工,而风电场现场运行人才需求则相对较少;“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双语教学的目的出发,探讨了双语教学实行中的困难,并提出要根据我国教育自身特点、教学的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因材施教,使双语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谢颖(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军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孙钦蕾(198
期刊
摘要: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此现状,提出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单片机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建立硬件实验室耗费资金大、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关键词:proteus;单片机;仿真实验  作者简介:姚雷博(1981-),男,河南巩义人,洛阳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助教
期刊
摘要: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特殊性,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探索了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途径和方式,并予以实践,结果表明联合指导形式能够利用母校、工厂、设计院所的经费、场地、设备和科研技术力量,结合实际工程课题、科研课题与校外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能够取得成效。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形式,联合母校和校
期刊
摘要:韩非的法治思想并不能等同于其政治思想,而法治思想只能是其政治思想中的一部分。韩非政治思想不但内涵丰富,而且完整地体现着他的政治实用主义特质。现实主义中的尚力论、中君论、任法论是其政治实用主义的理论缘起;功与利是其政治实用主义的现实诉求;富国强兵论、法治论和君主专制论从内容上尽显其政治实用主义的特质。政治实用主义不但是韩非政治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其思想特质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韩非;思想特质
期刊
摘要:论述了结合电子类教学大纲的要求,以Altera公司DE2开发板为平台,结合产业界的需求开发出适合教学的实验教材和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FPGA;SOPC;教学实践;DE2开发板  作者简介:赵倩(1969-),女,湖南衡阳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机
期刊
摘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快速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本文指出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实践能力;大学生  作者简介:郭燕(1980-),女,山西长治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
期刊
摘要: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必须着眼于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这支队伍的结构,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对这支队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把真正有工作能力的人才选拔到队伍中来,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考核,切实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专兼职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