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 凸显以生为本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看法:以生为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进行情感教育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以学促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形式;多元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中小学普遍呈现出令人欣慰的新面貌,产生许多新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旨在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塑造学生的内在灵魂。构建高效课堂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追求,现我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构建高效课堂的看法。
  一、以生为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传统的注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深刻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以主动的知识建构代替教师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只有学生自己想学,才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出成绩,构建高效课堂才能成为现实。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做到从学生实际与喜好等出发,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与自主探究,主动建构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锻炼所学技能,最终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二)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使学生自己想学,学习兴趣必不可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趋向的一种心理状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包含的知识较抽象,初中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联系生活实际,精选实例,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加强理解与运用。创设情境,以表演激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表演课本中的知识需要学生课前做充分准备,并对知识做到深刻理解,从而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鲜活的形象,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
  二、进行情感教育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
  (一)以教师之情感学生之情。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与模仿对象,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是一种情感活动,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投入真情,就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也一定能被真挚的情感打动。“思想品德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来自教师的语言艺术”。语言传递的是教师的感情,如果教师能带着真挚的情感以恰切的语调、语气等对课本知识加以转述与剖析,则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推动作用。
  (二)模拟真实情景,实现理解与践行相统一。仅凭教师的知识讲解很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模拟真实情景能够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基础,才会主动地在生活中践行由思想品德课程所获得的知识,实现知识由课本到生活的回归,这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
  (三)拓展与延伸是情感教育的广阔天地。思想品德教学是对生活的再现与升华,但并不能概括生活的全部。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将课本知识与广阔的生活相联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拓展充分自由的空间,以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与内化。
  三、以学促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形式
  (一)以学法渗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提高。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对学生的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爱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会学更重要,只有学生会学,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造,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引导学生知识与方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怎么用’的问题”。要让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只有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体会情感的同时,学会学习,摆脱学习上的困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完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学习方面的大飞跃,终身学习有望实现。
  (二)以问促思促进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能力的同步提高。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提问的重要性。以往的课堂大多是教师“一言堂”,在新形势下,一些教师的课堂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满堂问”,这样的课堂实际也是低效的,无效的问题只会无谓地浪费时间。借助教学案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本的初步理解不但很难会出现偏差,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初步学习更有重点,更能抓住学习的关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比教师揣摩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更有价值,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反馈的难点是教师需要反复探究之处,更是教师实现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三)学以致用促进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对学以致用重视起来,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由实例引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引导,最终促进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入时事热点新闻,以交流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将其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建设课堂的延伸阵地——生活大舞台,实现由知识到生活的回归。
  四、多元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推动力
  (一)注重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进行多元评价。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以教师评价为主,新形势下的教学评价更注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最重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可使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正视学习中的问题与可进步之处,更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身的进步,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自信,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加强同学互评,促进共同进步。同学互评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又一重要评价,进行这样的评价,学生不会像面对教师那样拘谨,会因同学之间的情谊而愿意接受对方的建议,更准确地审视自身,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在对同学评价的过程中,也会深入思索,联系自身,锻炼思维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三)优化教师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教师评价是学生最为看重的评价,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对学生有巨大影响力的,这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印在学生心里。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准确客观评价,就必须与学生加强联系,对学生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准确的分析,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分析,对自卑的学生多加鼓励,对骄傲自满的学生有所批评,力争实现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
  (四)关注家长评价,促进家校合作。家长评价是学生尤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教学成果尤其需要家长评价加以巩固,家长的不正确的评价和可能导致教师的教学成果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与家长加强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家长与教师共同巩固学习成果。
  五、结语
  “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学生用心灵去感悟、体验,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的、高效的”。总之,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以生为本、进行情感教育、以学促教及多元评价方面展开论述,今后将继续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出品德高效、具有内在灵魂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国强.浅析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J].读与写杂志,2015,10(10):152.
  [2]白智明.以学为本,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11):139.
  [3]构建高效课堂,塑造美好心灵[J].学周刊,2015(4)144.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近期,笔者观摩了以文本解读为主题的市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10节展示课中,有的教师站在作家的角度,从文学的高度解读文本;有的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教师的视野解读文本。不可否认,这些做法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仔细揣摩,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解读文本的语文课少之又少。语文为谁而教?当然是儿童。笔者认为,基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儿童来解读文本,应成为主导方式。 
时间真是慢,早说要改造拆迁,一等等了三年,三年前我刚跨入大学门槛,奶奶也还活着,听说拆迁的消息,我兴奋奶奶悲伤。老人嘛,总留念过去不愿打破原有的生活和居住方式,年轻人却正好相反,总向往在前进的路上乘风破浪,不断翻新不断壮大。我们住的是平房,叫村庄;一墙之隔却是高大的楼房和别墅,叫城市。这对一个热血沸腾的小伙子来说显然是心中的一块硬伤。奶奶也可能因为住上楼房之后再也不能侍弄那满院的菊花过于悲伤而病到
1 关于魔灯(Moodle)    魔灯(Moodle)的全称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CMS)之一,它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学习管理、课程管理3大部分。    2 与Moodle结缘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平台层出不穷。几年来,笔者已经尝试过不少类型的教学平台,从最早的天空教育软件平台(类似BBS平台和聊天室平台),到后来的校园网
新一轮的课改给语文教学提出新挑战,教学理念更新势在必行,课堂教学面孔焕然一新,课堂上时常是一幅忙碌热闹的景象。可是在这45分钟里,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作一些探讨。    1 课前准备,协同教学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更重要的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的具体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
1   发现那块玉石的是驼山山窝里的一个老光棍。据说老光棍在村子里受欺负,日子过得不怎么样,老婆领着孩子跑出了山窝窝,再也没有回来过。   驼山玉闻名收藏界,虽然不像和田玉那样有名气,但在玉石界的圈子里却很出名。有了名气,望风而来者就多,原来只是懂行的外地人来采,后来当地的山民也都学会了采玉。驼山玉很少,经不起采玉人的折腾,短短二三十年间,驼山玉已是一石难求。愈是稀缺,愈是珍贵,驼山玉的价格也
摘 要: 高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正处于关键阶段,需要通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热点与高中政治课程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需要巧妙运用社会热点,强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为例,分析社会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的妙用。  关键词: 社会热点;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社会开放程
摘 要: 没有学生分流读职业学校,就不可能有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比重就不可能增加,政府出台分流政策就是为了吸引初中毕业生自愿接受职业教育。分流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但分流亦有缓解高考和就业压力过大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分流教育 教育形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制约着分流教育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就要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强化“
摘 要: 本文以公有特色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为载体,剖析目前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中出现的“割裂化、形式化”、师资资源配置“数量缺、实务弱”、涉老专业人才培养“招生难、技能差”、涉老专业职业“认同低、流失高”等问题,探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解决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双主体育人 人才培养 老年服务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的各种网络影评陆续诞生,网络广播影评,正是这样一种新型的网络影评形式,相比已趋成熟的网络文字影评,它具有许多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网络广播影评的发展与现状入手,分析其功能特征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 网络影评 网络广播 类型 特征  新世纪之后,
【教学思考】  《马裤先生》是老舍的作品,发表于1933年,写的是一个身穿马裤的乘客如何在火车上颐指气使,让火车上的茶房伙计烦不胜烦,也让作为同车者的“我”不胜其扰,被他高声的呼唤所折磨的故事。  如果学生自己读,可能没法深切体会到小说“夸张”背后的讽刺,那就和学生聊一聊。通过聊天帮助学生体会小说“夸张”背后的讽刺。  【点评:曹禺先生曾经说过:“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没有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