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闭的心门终于敞开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开学三天,一直在军训,一大早小燕同学就晕倒在操场上,我着急地把她扶到阴凉处,看着她苍白的脸,我很郁闷。这个学生来自山村,报到时感觉她很能吃苦的样子,再说根据以往军训的经验,军训到第三天,学生基本都适应了,晕倒的会明显减少。她前两天没事,怎么第三天坚持不住了。我急忙配合校医给学生吃药、喝水,一会儿,学生缓过来了。
  我问她:早上吃饭了吗?她只坐着哭,无论我怎么问,什么话也不说。没办法,我只好叫来同宿舍的同学们问,她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小燕从来了几乎没吃东西,和她说话她也不吱声,很少和别人说话,我们劝她也没用……
  我听同学们说完,很是担心。回到她休息处打算与她长谈,看她是什么原因,可是她还是只哭不讲话。我问她想家了,要不给家长打个电话,她说不。我告诉她:身体实在不行就回家休息几天,她也不……唉!小燕的心像一扇紧闭的门。
  我无计可施,很是担心,因为她家很远,担心她的身体,天又热,已经三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害怕会有什么危险。想了想,只有让她吃上饭是个办法。午休时,我要回家给年幼的孩子做饭,说服她到我家去。她顺从地答应了。在车上,我得到了她的一点信任,也许是我真诚的关爱起了一定的作用吧。她主动告诉我:俺在这里很害怕,我问怕什么,她说不知道,只說反正很害怕,我问同学欺负你了,她也说没,我问那是什么原因?她就又不吱声了。
  我想:大概是想家,不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回家后我尽力做认为她喜欢的菜,中午吃的不多,但按同学的说法已经不错了。同学说她一天只吃一个小火烧,也没打菜吃。
  通过一中午的交流,尽管没说几句话,但是观察她各方面的行为,我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家境比较窘迫的孩子,看得出她很节约,好像也很想家,但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想让家长知道她在这边不适应。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告诉她,下午累就在操场边为同学服务,不要勉强自己,她答应着。结果回到学校她却主动提出继续和同学一样参加军训,我担心她的身体,她却非常坚定地说没事,我尽管担心还是让她上了,嘱咐不舒服就说一声,不要太勉强自己,她点点头上场了。从她看我的眼神里,我观察到我已经得到她的信任。
  一下午,我担心她会再次晕倒,她却奇迹般地坚持了一下午。(因为孩子小,担心自己在家不安全,下午我把女儿也带到了学校)晚饭我担心她自己再不吃,就在学校附近的饭店点了几个菜,小燕、孩子和我三人一块吃,开头小燕坚持不去,我告诉她我不放心她,今晚一块吃,如果你能多吃饭了,明天就和同学一块去吃,我也就放心了。说实话,我担心她一直没怎么吃饭,宿舍里同学都太小照顾不好她,怕她再次出现晕倒的情况。席间我的女儿也一直劝她吃,把我平时教育她的话搬出来跟小燕说:不吃饭不上个子,还会变笨,所以小燕姐姐要好好吃饭,把小燕也逗乐了。
  晚餐小燕吃了不少,席间也开始主动和我交流,说自己还有一个姐姐,上完小学就不上了,现在她们那边县城打工,家里主要靠种葡萄为生。我告诉她,一个人长大都会离开家的,只是有人早点,有人晚些,我们要学着适应外边的环境。我还给她讲了当年我离开家乡到城里上大学时的感受。晚饭后,她告诉我:老师你放心吧,我会坚持的,我也会好好吃饭的,让我放心。我把她送回宿舍并嘱咐宿舍同学说:小燕身体不好,你们好好照顾她。
  第二天,小燕的脸色大有好转,问她早餐吃了吗?同宿舍的小丽抢着告诉我:吃了,今天我们一块吃的。军训休息时我告诉小丽多照顾一下小燕,小丽很愉快地答应了。小丽来自济南市,独自生活能力较强,性格比较外向。我想:如果她俩能成为好朋友的话,小燕就会很快地融入集体。
  之后的军训中,小燕一直坚持下来了,我看得出:她一直很累,但很认真。正式上课后,我每天到教室都先看一下小燕,嘱咐她有事就和我说。很快八月十五到了,正值星期天,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只有小燕和小丽等几个家远的回不了家,正好学校里分了月饼,我就拿到了宿舍给小燕和小丽她们。宿舍里只有小燕和小丽我和她们聊了起来,这时的小燕已比刚入学时大方多了,那扇紧闭的心门也已敞开。
  两年过去了,再有不到30天小燕就要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了,在前面的摸底考试中,小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她早已从一个内向而又不苟言谈的乡村女孩儿,成长为一个落落大方的班干部,期待小燕能圆她的大学梦。
  
  点评:本文把事件和对策放到一起去,通篇看似只有朴实的语言描述,却把主人公小燕的心理活动过程洞悉入微,并根据小燕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步步接近,通过真诚的关爱和巧妙地共情,获得了小燕的信任。小燕从小山村来到城里,环境陌生,同学又都是新面孔,一时难以适应,帮助小燕尽快融入集体生活,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爱是解决小燕孤独和思乡的最佳措施。成功的帮助使小燕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生。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在这一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有赖于师生双方积极的影响和默契的配合。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读、验、讲、练”的教学方法,就是试图实现这种和谐统一的一种尝试。    一、读    读书是学生吸收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识记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为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能力,我采取了如下的训练方法:  扶着走——学生开始不明
期刊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自主学习,是学生打开数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中,尽管我们曾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明白学外语,尤其是英语很重要,竭力教给学生许多学习方法,努力为他们营造好的学习条件,但很多学生还是学不好英语。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条就在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通过运用动机激励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在英语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行为动因    动机是激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起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在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运用英语初步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学不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而是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比演戏还要复杂的活动。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期刊
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逐渐成为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而理论与实践也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
期刊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我们国家要兴旺发达、不甘落后,就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正肩负着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得从小做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积极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让学生有了创新训练的机会,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呢?    一、创设观察的机会    让学生走向
期刊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體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经过尝试,这里我谈一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体会。    一、计算机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其它电教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变抽象
期刊
人生犹如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段道路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不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总之,走在这条道路上,有时会听到掌声,有时也会流下泪水……  人生不如意常有,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心灵怎么能坚强地面对复杂人世的风风雨雨!而不具备坚强品质的人格则是不完整的人格,缺乏韧性的生命更是容易脆弱的。有人说:“少不经磨难是一种悲哀。”那么,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给学生失败
期刊
一、学习新课程的认识    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普遍强调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增强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这些方面对于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这些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从而体现学生学
期刊
背景:或许是为了寻求刺激,或许是为了追赶时髦,或许是为了扮演“酷相”,抑或是为了排遣愁绪烦恼,也可能是受旁人怂恿,高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虽然是临近毕业,处于冲刺高考的攻坚阶段,可是一部分男生变成“瘾君子”:嗜烟如命。置学校的严令禁止而不顾,想方设法地抽上一口;或躲在食堂旁,或躲在寝室里,甚至躲在厕所里。为了防止这种恶习的蔓延,学校加大了管理力度,派出专人暗中查访,一经查实,学校政教处将给予严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