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文共赏 润泽童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些年来我国社会在快速地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改革。随着现代信息的快速流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做好学生阅读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积极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优化策略
  一、 引言
  阅读教学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感知能力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同时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后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做好教学优化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使学生在后期学习中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群文教学进行优化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长远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 群文阅读的概念及特征
  作为教师要想充分地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就需要认识清楚什么是群文阅读,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特征。所谓的群文阅读也就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多篇阅读文章来进行讲解和分析,一般来说群文阅读的阅读文章数量少则四五篇,多则七八篇,而这些阅读材料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一般来说这些阅读材料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表达含义以及相同的表达主题。这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不同的,传统阅读教学教师通常是选择一篇文章来供学生仔细研究和分析。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其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以及具备一定的探索性。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来说,群文阅读的阅读篇目更多,阅读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也就能够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课堂知识引申到课外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更广。此外,群文阅读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也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探究空间,也更加加强了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全文阅读的阅读数量较多,因此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才能够掌握阅读知识。最后,群文阅读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由于群文阅读为一组阅读内容,因此学生要想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问题就需要对于多篇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索,这样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深入研究文章。
  三、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表现出一些缺点和不足。在小學语文教学中群文教学的教学方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只有充分地对于教学问题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够更进一步地运用好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下面主要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思维转变速度缓慢
  我国教育教学历史比较悠久。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崇尚的是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应试教育的思想在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上都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应试教育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偏移,同时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换汤不换药,虽然在表面形式上采用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是采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内容难分主次,影响教学效果
  除了应试教育思维转化速度缓慢以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容易出现难以把握群文教学的教学主线,因此使学生对于教学的主次难以进行清楚的分辨,也就会影响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首先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选用较多的阅读材料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教学主线过于隐蔽或者复杂就会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造成一定的困难,学生需要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所消耗的学习时间是非常多的,由此可见教学要求与群文教学消耗时间过长发生矛盾和冲突。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不相符,引发负面影响
  小学生正属于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未形成,语文阅读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学生在这一阶段很难对大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因此采用群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不能够充分解决好群文阅读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就很容易会使得学生对于阅读产生恐惧心理,也就难以达到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目标。
  四、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优化方案
  (一)了解群文阅读,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上面的教学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可知,阻碍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速度较慢,许多教师虽然在教学内容上转变为群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讲述和传授知识过程中仍然没有体现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这也就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入手,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实际应用中,作为教师首先要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的目的,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教学是为了改变以往传统单一阅读的教学问题,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素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其次,教师还应当牢牢把握住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摒弃以往的以题目为中心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主线,选择合适的阅读篇目来供学生理解和探究。比如在帮助学生提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理解能力时,教师可选择具有多样化人物的阅读篇目来供学生欣赏,如可以选择《武松》《灯光》《真正的英雄》等几篇文章来供学生在主题一致的情况下感知人物的形象描写,这样能够在有针对性的情况之下提升学生的人物形象特点描写理解水平。   (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保证。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和课堂探究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这一教学环境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较少,也就进一步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教师为了单纯地追求教学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难能够保证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时应当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起到真正的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入手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三)采用问题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主线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相对较差,还没有形成准确把握阅读重点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主线。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在多篇文章中发现不同点和相同点,那么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多篇阅读文章的共同点,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应当做到层层递进,有环节、有步骤地设置问题。同时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还应当充分重視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关注。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狐狸的形象是贪婪和狡诈的,但是在其他文章中狐狸的形象是否也是这样的呢?教师就可以以此来发问。学生通过阅读其他书目就可知道在不同文章中狐狸的形象也是不尽相同的,狐狸也有着正义的描述。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传授学生群文阅读方法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降低群文阅读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就可以较快地把握出文章篇目的主线。同时作为教师更应当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传授可行性的群文阅读方法经验,首先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浏览能力,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共同要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篇目进行精细阅读,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再回头进行反复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作者角度进行问题思考,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层次。
  五、 结语
  群文阅读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当牢牢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进一步地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36.
  [2]耿振华.小学生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与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2):237-238.
  [3]伍德志,姜有维.小学群文阅读选文策略浅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741.
  [4]王缪高.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2017(2):8.
  [5]康兰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优化措施[J].学周刊,2020(16):125-126.
  作者简介:
  杨巨平,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东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炉以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也随之产生。在历史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素养就是时空观念。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的时空观念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历史教师针对这些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改善策略:优化时空阶段,史地学科结合,发挥历史地图功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空观念素养。基于此,文章进行了详细分析。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已经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卡点之一。新课标要求每一个初中学生都要一定的阅读能力,以促进理解课本知识,提高语文阅读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将从教材、方法、学以致用等方面如何帮助初中生提高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教材;方法  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他小时候的努力。初中阶段是人生学习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如果在这个开读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之下,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出发点,更要以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审美能力、语文思维的培养为切入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灵活的閱读方法,发展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在人文、思想、情感、文化等多方面有效积淀。文章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平
摘 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忙于“抓两头”的工作,也就是紧抓“优等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变。但是在一个班集体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中等生,他们游离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却占班上人数的60%。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走近中等生,关注中等生,对学生个人和班级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从现实背景出发,研究中等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努力激发他们的
摘 要: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诗歌阅读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诗歌阅读教学一直以单篇为主,单篇教学虽然对诗歌的字词句等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却存在着知识单一化、课堂容量不足等倾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凝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学习任务群,将群文阅读的理念渗透其中,主张“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
摘 要: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小学美术的学习学会发现美构造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写生  一、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学会发现美创造美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课程,而这个重任也交到了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在美术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图能力一直是相关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 走出固定框
摘 要:红色文化在小学课本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对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积极探索和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孩子真正成为“四有”新人。  关键词:红色文化;德育教育;应用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红色文化的渗透,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是对学生德育教育影响的重要
摘 要: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在不同阶段他们需要具备的技能也不同,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不同的时期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对于学生来说,善于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良好的倾听是学生获取浩瀚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习其他功课的基本技能。而小学低年级是学习倾听习惯的关键期,对于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都十分重要,具备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使得学生不仅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之间更好合作与
摘 要:整理与复习课通过对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形成一个自己能够理解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时的课堂练习设计尤为重要,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不仅能当堂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更是能提升学生灵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练习设计对于学生的应用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框架;练习设计;梳理提升  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中提出,“为了能够适应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教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教
摘 要:《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孩子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自然角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求知欲望,而富有情境的自然角更能让幼儿在兴趣中主动实践、积极参与,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幼儿与自然角互动现状的基础上,从材料选择、跟进内容、延伸活动、内容选择等方面重点探讨幼儿与自然角双向互动的策略,使得自然角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