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后进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国内外的研讨当中,将后进生归类为在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方面具有严重不足、表现十分不佳的学生。后进生的问题长期影响着辅导员,对于中职后进生的个体来讲,能力无法获得提升,总体素质无法获得培养。对于学校来讲,后进生群体逐渐扩大,严重影响到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后进生;原因;教育对策
  后进生指的是班级里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中某些方面过差,或两方面均较差的学生。后进生作为中职学校班级中的客观存在,在情感、行为、心智等方面通常与其他学生具有显著的差别。所以在教育方面,较易被忽视甚至歧视。近些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就业学历提高等问题,众多中职学校发生了生源危机问题。后进生则对其他学生造成了影响,还对整个班级、年级、学校的风气造成负面的影响,妨碍了学生总体素质的提升以及素质教育的执行。所以,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教育十分关键。
  一、中职学校后进生群体的形成原因
  中职学校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较多,能够总结成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主要出于后进生的自身原因;外因包含了社会家庭不良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失策。
  1.個人原因
  后进生构成的个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由于中考考试败北,无可奈何的状况下只有被动选择读取中等职业学校,在入学后延续初中或小学时候随波逐流的状态,以此构成恶劣的循环。其次,未建立学习与职业目标,将学习看作负担,觉得家长和老师都在强迫自己学习,认为自己丧失了自由与主见的表达,从而在心灵深处造成消极的对抗心理与情绪。再次,当前大部分中职生为“90后”,被社会视为骄纵的一代,从小开始未培养出正确的学习习惯,欠缺自主学习能力,无法良好处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间一久,则与其他同学产生距离。最后,当前属于信息化时期,众多中职生无法抵挡网络游戏,有些学生整日沉迷在电子游戏当中,被各类游戏所吸引,从而无法自拔[1]。
  2.社会家庭原因
  其一,被市场经济因素所影响,令读书不在犹如过去可以进行就业分配,所以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且随着拜金主义不良思想的猖獗,对后进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其二,有些后进生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法及时管教自己的孩子,爷爷奶奶又较为宠溺孩子,或因为欠缺知识,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有些还会造成代沟。如此则会出现后进生与社会不良分子结识,时常抽烟、喝酒、打架,且没有家庭能够及时进行管教和制止。其三,有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或深陷家庭困扰当中,未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不注重孩子的学习,甚至不关心孩子的成长。
  3.学校原因
  通过生源方向而言,大多数生源均为在高中落榜的学生,迫于无奈选择了中职学校。还有些社会青年,因为父母无法管教,只好通过学校给予管束。学校把大多精力放在招生及教学方面,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具有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从而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令学生产生厌学的心态。中职学校的老师教学任务较大,并且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管理难度较大,较难关注到所有学生的所有方面。并且有些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不够,将其视为无可救药的学生,所以,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而欠缺自信,学生未获得公平的对待。
  二、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教育对策
  1.一语道破,单刀直入
  应当对后进生采取彻底分析的方式,掌握其性格爱好,了解优缺点乃至落后的原因,掌握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后进生产生的影响,找出病根,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进行改正。面对迟钝型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治理较差,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所以应当开发他们的智商,让他们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心与乐趣点。对精力旺盛的后进生,由于其时常爱出风头、惹是生非,影响课堂秩序,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智商实则较高,遇事十分有主见,喜欢展现自己,因此可以通过其特征让他们担当适合他们的班干部职位。通过因材施教,让后进生从本质上得以提升。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工作当中,老师应当知晓后进生更加需要来自集体的温暖以及师生的关爱及信任,所以,师生关系融洽尤为关键。在教学当中需对善待后进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班级、同学、家庭、老师相互结合,令感情更为融洽。
  3.抓住优点,及时表扬
  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可是任何人都存在优势,具有不同的擅长之处。老师应当及时抓住他们的优点,及时提出鼓励和表扬,给予后进生希望,让后进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改正身上的错误,发扬自身的优点。
  4.关怀体贴,用爱感染
  后进生在众多老师眼中都被视为“朽木”,不堪雕琢,时常用冷眼看待学生,令后进生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对于这一问题,老师应当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走入学生中间,和他们做朋友,建立好正确的师生关系,以便真正打开学生的内心。
  5.相互结合,贯彻始终
  改变后进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仅通过学校则能够完成,而需要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构成教育联合,有效展现出各自的特点,积极打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后进生在思想方面较易出现反弹问题,这则需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当中,善于引导,贯彻始终,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觉行为的错误之处,打造良好的范围,令后进生具备完善的人格。后进生的潜能被开发以后,兴趣会逐渐提升,以此则能够提升后进生的成绩以及行为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后进生的的转化工作属于一个繁琐、艰辛、长远的任务,可是却能够展现出这一任务的价值,因此,老师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当持之以恒,加大力度,通过爱心感化学生,对症下药,由此才能够令后进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鸿星.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12):40-41.
  [2]石琼.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教育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2.(23):43-44.
  [3]黄建蓉.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职校论坛.2011.(5):201,351.
  作者简介:
  何瑛琦(1981.9~ ),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本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吴葛(1984.8~ ),女,吉林省农安县,大学本科,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其他文献
我们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入学起点低、基础知识薄弱。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学生的基础更差。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检测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有:数学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及原理、性质不清。没有良好审题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未形成一些基本的解题技能.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差。与学生谈话,也发现他们基本上未自学过数学,课堂上主要依赖老师的讲解。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机会很少,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慢慢的也就习以为
摘 要: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培养;提高  一、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全新思维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阅读水平只要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文
摘 要:德育能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学生人格魅力等,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是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中职校园内要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学生开展思想德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此来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是教育过程的直接实施者。
摘 要:高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常感到困惑,合理情绪疗法从不合理信念角度,帮助高中生走出人际困扰,更快适应高中生活。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关系;合理情绪疗法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一)一般情况  小萌(化名),女,15岁,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咨询时在读高一年级下半学期,就读重点班。来自农村,高中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家中两个弟弟学习的榜样,家中成员无精神病史。她对自己要求平时比较高,性
摘 要:新的计算教学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理解小数乘法中多样化的算法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研究发现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抽象的演绎推理法比直观的几何模型法更易于接受与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与理解各种算法,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数乘法;运算定律;几何模型;演绎推理  一、前言  计算教学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计算机的普及之后,计算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