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词汇是语言的内核和基础,词汇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教师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英语语言结构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探讨词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不断扩大词汇量,逐步提高其运用英语语言的熟练程度。
【关键词】 词汇;词汇教学;词义;分析
学英语首先要过词汇关,这是学习者的第一个难题。我们到底应掌握多少词汇呢?据说英语有词汇约60万个左右,但常用的词汇只有一万个左右。大作家莎士比亚也只用几万个词汇来写作。普通英美人的词汇量为三千至一万左右,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词汇量为二万至五万个。我们中国人学英语,能掌握一万左右词汇(不算派生词),就能具有阅读各种书刊的能力,也能应付一般写作。我国中学生读六年英语,词汇量还不到二千,再读四年大学,要求词汇量达到四千个,但要顺利通过国家四级英语统考,则词汇量应突破四千;而要通过国家六级英语统考,词汇量应不少于六千;若要考TOEFL或GRE等国际性专业证书考试,词汇量则不能少于一万个。进入大学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英语上获得较大的进展,就必须讲究词汇教学方法,下面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词汇教学的内容
美国的语言学和教学法家W•M•Rivers等人把词汇教学分为四个方面:“集中注意力于词的形式,集中注意力于词的意义,通过联系扩大词汇量,轮回复习已经学习过的词汇。”可见在他看来,词汇教学的内容包括词形、词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必须加上一条:教给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
二、结合大纲讲解词汇
不能否认,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非常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提高,但学生在课堂中接触的课文数量毕竟有限,因此可建议学生准备一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1—4级)。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仅仅讲解文中的意思,而且讲解教学大纲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意思。同时,注意讲授与该词相关的短语、搭配等。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记忆大纲规定的词汇,而应鼓励他们尽可能扩展词汇的学习范围,从而扩大总词汇量的积累。
三、扩大词汇量
拥有较大的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一个前提,不能想像只懂得几百个词的人会把一门语言学得相当好。因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教词汇的一个关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顾名思义,是一种在积极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是有意记忆的一种。如“succeed”是“成功”的意思,而“successor”呢?有的学生将“继任者”误解为“成功者”。“成功”与“继任者”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结构入手。sud-同sub—“在…下”+cedere“去”,原义是继续下去,大概是跟到底就“成功”吧。ceed,cede,ces都是拉丁词cedere “去”的意思。
(二)机械记忆法
机械记忆法是与理解记忆相对而言的,二者同属于有意记忆。这是一种不靠理解,不抓内部联系,而靠机械重复和强化进行记忆的方法。一般适用于不需要理解的知识。如果说其中有诀窍,那就是:其一,多次重复,强化记忆;其二,依据自身特点找一些辅助的特征、趣味记忆等。
(三)联想记忆法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记忆方法。记忆时除了记忆知识本身外,还要记忆与其有联系的知识。这样当需要回忆某个知识时,一联想其他知识就出来了。比如我们学习到“reject”这个词时,可以总结表示“拒绝”意义的其他单词:refuse/decline/turndown,我们再接触“reject”又可以把这几个同义词复习一次。这样可以以点带面,通过一个词,掌握几个词。
(四)分类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知识分别归类、进行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宜系统复习时使用。比如字母“b”在一些单词里不发音,给我们记忆带来了困难,学生拼写时很容易把它遗忘。如果我们把这几个单词放在一起记忆,就能克服这个困难。
(五)构词法
大部分英语单词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词根(或词干)、前缀、后缀。词根表示一个词的基本意义,英语中大部分词来源于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前缀、后缀是指加在词根之前、之后的构词部分。英语构词法有十几种,最常见的有三种:(1)合成: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成为一个新词,如book+case→bookcase(书柜);agreed+upon→agreed-upon(商定的)。(2)派生:在一个单词前或后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如en+large→enlarge(放大);super+profit→superprofit(超额利润)。(3)转换:不改变词形(也不加前缀),将一个词从一种词类转用为另一种词类,如back,ad.(后面、背)→to back,v.(支持);lead,v.(领导)→to take the lead,n.(带头)。
讲授构词法,帮助学生分析单词的结构,从而摸索出规律,就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詹姆斯?布朗教授于1964年的研究发现,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14个常用的拉丁词根和21个常用的前缀,就能够猜测出1400个英语单词的意思。可见,构词法是打开英语词汇大门的一把“钥匙”。
四、结束语
词汇教学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上面谈了笔者的体会和探讨,这绝不是说笔者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离高标准的词汇教学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提出来与同行共同磋商,同时也希望英语学习者从中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 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许恩美:《新英语教学法》,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董燕萍:《交际法教学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 词汇;词汇教学;词义;分析
学英语首先要过词汇关,这是学习者的第一个难题。我们到底应掌握多少词汇呢?据说英语有词汇约60万个左右,但常用的词汇只有一万个左右。大作家莎士比亚也只用几万个词汇来写作。普通英美人的词汇量为三千至一万左右,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词汇量为二万至五万个。我们中国人学英语,能掌握一万左右词汇(不算派生词),就能具有阅读各种书刊的能力,也能应付一般写作。我国中学生读六年英语,词汇量还不到二千,再读四年大学,要求词汇量达到四千个,但要顺利通过国家四级英语统考,则词汇量应突破四千;而要通过国家六级英语统考,词汇量应不少于六千;若要考TOEFL或GRE等国际性专业证书考试,词汇量则不能少于一万个。进入大学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英语上获得较大的进展,就必须讲究词汇教学方法,下面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词汇教学的内容
美国的语言学和教学法家W•M•Rivers等人把词汇教学分为四个方面:“集中注意力于词的形式,集中注意力于词的意义,通过联系扩大词汇量,轮回复习已经学习过的词汇。”可见在他看来,词汇教学的内容包括词形、词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必须加上一条:教给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
二、结合大纲讲解词汇
不能否认,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非常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提高,但学生在课堂中接触的课文数量毕竟有限,因此可建议学生准备一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1—4级)。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仅仅讲解文中的意思,而且讲解教学大纲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意思。同时,注意讲授与该词相关的短语、搭配等。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记忆大纲规定的词汇,而应鼓励他们尽可能扩展词汇的学习范围,从而扩大总词汇量的积累。
三、扩大词汇量
拥有较大的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一个前提,不能想像只懂得几百个词的人会把一门语言学得相当好。因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教词汇的一个关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顾名思义,是一种在积极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是有意记忆的一种。如“succeed”是“成功”的意思,而“successor”呢?有的学生将“继任者”误解为“成功者”。“成功”与“继任者”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结构入手。sud-同sub—“在…下”+cedere“去”,原义是继续下去,大概是跟到底就“成功”吧。ceed,cede,ces都是拉丁词cedere “去”的意思。
(二)机械记忆法
机械记忆法是与理解记忆相对而言的,二者同属于有意记忆。这是一种不靠理解,不抓内部联系,而靠机械重复和强化进行记忆的方法。一般适用于不需要理解的知识。如果说其中有诀窍,那就是:其一,多次重复,强化记忆;其二,依据自身特点找一些辅助的特征、趣味记忆等。
(三)联想记忆法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记忆方法。记忆时除了记忆知识本身外,还要记忆与其有联系的知识。这样当需要回忆某个知识时,一联想其他知识就出来了。比如我们学习到“reject”这个词时,可以总结表示“拒绝”意义的其他单词:refuse/decline/turndown,我们再接触“reject”又可以把这几个同义词复习一次。这样可以以点带面,通过一个词,掌握几个词。
(四)分类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知识分别归类、进行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宜系统复习时使用。比如字母“b”在一些单词里不发音,给我们记忆带来了困难,学生拼写时很容易把它遗忘。如果我们把这几个单词放在一起记忆,就能克服这个困难。
(五)构词法
大部分英语单词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词根(或词干)、前缀、后缀。词根表示一个词的基本意义,英语中大部分词来源于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前缀、后缀是指加在词根之前、之后的构词部分。英语构词法有十几种,最常见的有三种:(1)合成: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成为一个新词,如book+case→bookcase(书柜);agreed+upon→agreed-upon(商定的)。(2)派生:在一个单词前或后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如en+large→enlarge(放大);super+profit→superprofit(超额利润)。(3)转换:不改变词形(也不加前缀),将一个词从一种词类转用为另一种词类,如back,ad.(后面、背)→to back,v.(支持);lead,v.(领导)→to take the lead,n.(带头)。
讲授构词法,帮助学生分析单词的结构,从而摸索出规律,就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詹姆斯?布朗教授于1964年的研究发现,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14个常用的拉丁词根和21个常用的前缀,就能够猜测出1400个英语单词的意思。可见,构词法是打开英语词汇大门的一把“钥匙”。
四、结束语
词汇教学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上面谈了笔者的体会和探讨,这绝不是说笔者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离高标准的词汇教学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提出来与同行共同磋商,同时也希望英语学习者从中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 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许恩美:《新英语教学法》,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董燕萍:《交际法教学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