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在我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想问问您,我该怎么办。
我一岁的时候,亲妈妈就走了。三年级时,爸为我娶了一个新妈妈,可我却一点也不喜欢。开始时新妈妈对我很好,很舍得给我买衣服,后来,我发现她很凶,而且还特别爱骂人,骂起人来一点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她曾在众多亲戚朋友面前大声骂我,所以,我就很少叫她妈妈了。记得是年三十的那天,我没有叫她妈妈,她很生气,就向我爸和亲戚们告状,害得我被大家骂了一通。从那以后,她就经常当着我爸的面冤枉我。
还有一次我病了,是阑尾炎。我去开了一些药吃,钱是跟我堂姐借的。回家看见她在家里,我就去问她要钱来还给堂姐。她气呼呼地说:“我没钱,平时不叫我妈,一有事就知道来找我了!过年时得的红包也不给我,全都给你爸,你不知道去向你爸要吗?”
听完这些话,我哭了,心想:如果爸在家我也不会向你要了,况且是你让我把过年得的红包全部给我爸的,说以后拿来当学费,现在你又怎能说我不给你呢?她总是跟我嚷嚷,说我不叫她妈,可我叫她妈的时候,她又是爱理不理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我的学习成绩迅速下降,而且我也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似的。以前我总是坚信自己会成功的,而现在,我只能想像自己失败的样子。万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您的学生 可 玲
其实可玲的问题没有自以为的那么严重,它是可以解决的。万老师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可玲和新妈妈都有一定责任。现在,万老师就分开来说明一下。
新妈妈真的不好吗?一开始的时候,新妈妈很舍得给可玲买衣服,到后来,虽然两人的关系不算很好,但她还是关心可玲的学习,记得要给可玲攒学费。所以,万老师相信新妈妈是善良的,只是因为一些巧合和误会,所以才对可玲有意见。
从可玲的描述中,万老师看得出新妈妈很想让可玲叫她妈妈,这说明她非常看重可玲,很希望得到可玲的承认。可能因为非常希望得到可玲的认可,所以压力比较大,而可玲早就决定不喜欢她,所以她很失望。她可能觉得对可玲再好都没用,所以就生气了,在气头上,所有善意的关心的话就变味了,但这并不能说她真是“两面派”。
可玲的问题就在于不理解新妈妈。要知道,以后妈的身份走进这个家庭,承担起培养可玲的任务,对新妈妈来说是有压力的。她也会害怕,会胆怯,她可能也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妈妈”这一项工作。对任何人来说,没有血缘关系而走到一起,都要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付出真心,才能赢得对方的心。所以可玲千万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力争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新妈妈的真心。另外,可玲不要动不动就一副好像受了委屈的样子嘛,这样的话,说不定新妈妈越看就越气哦!反过来,要是可玲不那么怕新妈妈,有什么事,碰到什么问题都主动和新妈妈沟通,说不定会有利于改善两人的关系!
万老师还觉得,要是可玲从今后改口叫她妈妈的话,也许许多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其实,作为晚辈,多叫她几声妈妈有什么困难呀?当妈妈疲倦的时候,叫一声妈妈,多帮着干一些家务活;当妈妈生病的时候,叫一声妈妈,多关心关心;当考了好成绩时,叫一声妈妈,和她一起分享喜悦……叫着叫着,可玲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声声呼唤,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了,自己的学习动力也有了。万老师相信,在可玲真诚的呼唤声中,妈妈的“脸色”一定会越来越明朗,心情也会越来越好。
试着忘掉她后妈的身份,试着去发现她的优点,并且去真心喜欢她吧!当可玲真的做到这一点后,一定能缩短和后妈感情上的距离的。
万 苏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在我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想问问您,我该怎么办。
我一岁的时候,亲妈妈就走了。三年级时,爸为我娶了一个新妈妈,可我却一点也不喜欢。开始时新妈妈对我很好,很舍得给我买衣服,后来,我发现她很凶,而且还特别爱骂人,骂起人来一点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她曾在众多亲戚朋友面前大声骂我,所以,我就很少叫她妈妈了。记得是年三十的那天,我没有叫她妈妈,她很生气,就向我爸和亲戚们告状,害得我被大家骂了一通。从那以后,她就经常当着我爸的面冤枉我。
还有一次我病了,是阑尾炎。我去开了一些药吃,钱是跟我堂姐借的。回家看见她在家里,我就去问她要钱来还给堂姐。她气呼呼地说:“我没钱,平时不叫我妈,一有事就知道来找我了!过年时得的红包也不给我,全都给你爸,你不知道去向你爸要吗?”
听完这些话,我哭了,心想:如果爸在家我也不会向你要了,况且是你让我把过年得的红包全部给我爸的,说以后拿来当学费,现在你又怎能说我不给你呢?她总是跟我嚷嚷,说我不叫她妈,可我叫她妈的时候,她又是爱理不理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我的学习成绩迅速下降,而且我也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似的。以前我总是坚信自己会成功的,而现在,我只能想像自己失败的样子。万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您的学生 可 玲
其实可玲的问题没有自以为的那么严重,它是可以解决的。万老师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可玲和新妈妈都有一定责任。现在,万老师就分开来说明一下。
新妈妈真的不好吗?一开始的时候,新妈妈很舍得给可玲买衣服,到后来,虽然两人的关系不算很好,但她还是关心可玲的学习,记得要给可玲攒学费。所以,万老师相信新妈妈是善良的,只是因为一些巧合和误会,所以才对可玲有意见。
从可玲的描述中,万老师看得出新妈妈很想让可玲叫她妈妈,这说明她非常看重可玲,很希望得到可玲的承认。可能因为非常希望得到可玲的认可,所以压力比较大,而可玲早就决定不喜欢她,所以她很失望。她可能觉得对可玲再好都没用,所以就生气了,在气头上,所有善意的关心的话就变味了,但这并不能说她真是“两面派”。
可玲的问题就在于不理解新妈妈。要知道,以后妈的身份走进这个家庭,承担起培养可玲的任务,对新妈妈来说是有压力的。她也会害怕,会胆怯,她可能也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妈妈”这一项工作。对任何人来说,没有血缘关系而走到一起,都要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付出真心,才能赢得对方的心。所以可玲千万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力争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新妈妈的真心。另外,可玲不要动不动就一副好像受了委屈的样子嘛,这样的话,说不定新妈妈越看就越气哦!反过来,要是可玲不那么怕新妈妈,有什么事,碰到什么问题都主动和新妈妈沟通,说不定会有利于改善两人的关系!
万老师还觉得,要是可玲从今后改口叫她妈妈的话,也许许多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其实,作为晚辈,多叫她几声妈妈有什么困难呀?当妈妈疲倦的时候,叫一声妈妈,多帮着干一些家务活;当妈妈生病的时候,叫一声妈妈,多关心关心;当考了好成绩时,叫一声妈妈,和她一起分享喜悦……叫着叫着,可玲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声声呼唤,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了,自己的学习动力也有了。万老师相信,在可玲真诚的呼唤声中,妈妈的“脸色”一定会越来越明朗,心情也会越来越好。
试着忘掉她后妈的身份,试着去发现她的优点,并且去真心喜欢她吧!当可玲真的做到这一点后,一定能缩短和后妈感情上的距离的。
万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