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丰富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关注学生生活应是《品德与生活》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使小学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程资源整合,丰富课堂教学
  真正的品德教育,永远不是停留在对“教材”的“看图说话”上,而是要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用孩子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发、激活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经历的普通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等,唯有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情境,品德课程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激起学生共鸣,惟有与自己真实经历相关,才有真情投入,才能使品德教育发挥对善对美的向往作用,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注意交通安全》可以安排以下主题活动。(1)带领学生到交通路口观察汽车和行人通过情况,回来后讨论该怎样过马路。(2)约请交警来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3)到交通管理部门调查,了解交通安全知识。(4)编排文艺节目,到社区宣传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否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水平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千变万化。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语言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一体化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中学化学教学变
阐述了20kV固态Marx脉冲调制器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驱动控制方法。该系统由8级模块串联而成,每级模块的储能电容、高压充电和固态开关驱动供电均采用高压硅堆隔离,Marx模块
【摘要】网络环境课堂中的英语听力教学作为学生们学习的网络平台,为了扩展初中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容量提供了上限。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方式要全面的考虑学校和学生们的自身需求,仔细的分析和思考学习环境和学习的内容,使教育心理及认知作为支撑,使听力教学充满相互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听力技能与解决问题的才智。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网络课堂  跟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合作的增强,英语在国际
牯岭是近代中西文化在庐山交融的杰作,它所拥有的十八个国家建筑风格的近千栋别墅,与庐山秀美的风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庐山近代文化的独特标志。本文以中西文化在庐山的交流与融合为研究背景,通过还原近代牯岭的发展与变迁,意在更好地保护和促进现代牯岭的建设与发展。
文章提出了利用数字相关技术实现的PN码同步快捕方法,应用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分析了正交双通道PN码快速捕获的特性,并设计了具体的实现电路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在不同的虚警概
高压电柜自动安全报警器运用超声波发生器向电柜四周发射超声波,测量人或动物离电柜的距离,当被测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时装置报警.文章从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两方面分析了该
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瓦斯抽排模糊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硬件组成、控制算法及软件实现流程。该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为主控制器,控制算法采用模糊控制,实现了
目的评价胸腺五肽在预防晚期肺癌机会性真菌与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23例,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即NP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