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niao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整体优化,它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产生着巨大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整合,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究和实践,下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探究与反思。
  一、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已慢慢渗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将数字、图片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受的形象,激发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从而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和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引入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突破时间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起到化无形于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更透彻。
  二、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进行优化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以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事物的本质。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凸透镜的焦距由学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计算机就按科学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实都由机器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软件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对于中学实验室中不能完成的实验,这类软件的意义更为重要。它能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演示过程就明白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教学信息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三、设疑引探模式中应用信息技术
  这种教学模式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点创设疑点,以及多媒体模拟演示功能,为学生的探索猜想提供模型和验证,从而逐步理解物理概念及相关物理量间关系,提示其规律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学媒体展示内容的观察、思考,抓住模拟事物的基本特征与原来的事物相关、相连、相似之处,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使观察力、思维力得到提高、发展。
  例如有关物质比热的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例“烧开水过程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然后学生自己去猜想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结合课件展示,模拟演示通过对水加热时间长短,水升高温度多少,水的质量多少等分析比较,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热量与其他几个因素的数量关系,再通过新的問题提出,对不同物质而言吸收热量多少是否相等?继续模拟演示实验过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
  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密切关注学生动态
  教者都希望能够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提高信息传播密度,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常常因为处理与教学无直接关联的事件而浪费大量时间,诸如板书,不仅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打断教者的思维,个别学生还趁机讲话,做小动作,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许多准备工作能够事前准备好,从而有效地利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能够加大授课重点难点的讲授力度,提高知识传播密度,形成快节奏、高密度的现代课堂教学特点。同时,还能够对传统教学板书的设计进行改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风格各异的板书设计,使学生时时处于美的熏陶中。
  五、网络教学模式中应用信息技术
  学生将不再主要依赖教师的授课和课本进行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例如 “液体的压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压强的知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学生从网络上搜索长江三峡工程的有关知识,收集到“经济效益的世界之最”、“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和安置移民工作难度之最”,一方面学生了解到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动态,又激发了学生爱国的热情。通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为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实践的平台。
  总之,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教学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要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参考文献:
  [1]付强.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探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2.(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336000)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开垦,内蒙古的天然草原退化严重。自2000年起,中国政府制定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并在草原地区实行了“禁牧、轮牧、休牧”等草原管理措
学位
学位
随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和计算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小组和机构致力于相关软件包和程序的开发,而AMBER无疑是其中最为成功的实例之一。AMBER由若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十分保守。在人、小鼠、果蝇等研究中表明TGF-β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间信号蛋白,在细胞增殖、
根据我国现今的小学教育阶段来看,语文仍是一门必修学科,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众所周知的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存在年龄小、好奇心重、贪玩的年龄特性,故教师在语文课
摘要:作业是评价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基本途径。文章从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弘扬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探究性作业等,论述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种可行的途径和实践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学质量几乎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希望能够通过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教学知识。但是,有时候理想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能够深入研究作业的布置技巧,从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应试教育的不断改革,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也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对情境教学的含义与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且用实例来探索了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这都有助于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育方法,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学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
花两侧对称性的获得是由多次独立的进化事件而完成。在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花两侧对称性在植物的适应辐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在模式植物金鱼草中,CYCLOIDEA(CYC)是控制花对称性
学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环境条件相当严酷。本研究通过ISSR标记的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两种相对克隆构型的克隆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