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启蒙话语何以走向式微——以1990年代文学生态为考察对象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公共空间建构趋向多样化,文学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不再成为折射政治和思想事件的重要载体。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学场域呈现出作家群体精英意识的淡薄,文学作品的通俗化与大众化,话语言说形式的多元化等面貌。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虽然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意义深远,但随着这一话语所依存的文学样态倍受冷落,同时在民间话语、个人话语等不同文学表达方式的夹击中走向式微,在"无名"的文学场景中面临两难处境。
其他文献
艾米莉·狄金森创作的1700多首诗歌中,有500多首是围绕与自然和生态相关的主题。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艾米莉&#
随着社会全球化发展,中医已遍及世界,英语作为传播中医的重要语言工具,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中医英语教学。然而,当前的中医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加以改进。本论文在
本文从学生、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对阜阳师范大学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专业影响力较弱、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环节薄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