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公共空间建构趋向多样化,文学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不再成为折射政治和思想事件的重要载体。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学场域呈现出作家群体精英意识的淡薄,文学作品的通俗化与大众化,话语言说形式的多元化等面貌。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虽然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意义深远,但随着这一话语所依存的文学样态倍受冷落,同时在民间话语、个人话语等不同文学表达方式的夹击中走向式微,在"无名"的文学场景中面临两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