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经过低年段英语学习的积累,学生在词汇、语音和语法方面有了一些基础,此时把英语学习的重点过渡到语篇阅读是自然而然的。在现行的教育科学版英语课本中,语篇阅读材料的主题涵盖面广,材料充足,为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结合教育科学版小学英语教材,探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几种常见情况及相关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语篇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维度。语篇教学中要以这四个维度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现状
  1.语篇概念
  所谓语篇,从广义上讲是指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从狭义上讲是指教材中的对话或短文。而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就是指对以小文章或者对话形式出现的阅读理解进行解读,分析和整理文章中出现的文本信息。语篇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不同的语篇内容有不同的语篇结构。因此,语篇教学不能采取一种方法用到底的教学态度,而是要根据语篇的结构和思维模式来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2.常见的语篇教学方法
  目前,课堂上常用的语篇教学方法有以下三种:(1)把语篇素材当口语材料训练,先让学生跟读录音,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然后全班齐读、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最后把语篇的整个对话架构提取出来,让学生根据语法知识补充设计新对话。這种教学形式虽然满足了听与说的要求,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实际上学生鲜少能达成语篇背后的文化目标,也没有掌握通过对话提取关键信息的技巧。(2)把语篇中的关键句都划出来,当成语法材料来讲解,侧重对学生输入和训练英语语法。这样的做法看似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实则是通过对语法的反复强调和机械训练,让学生一味地做题,容易使课堂陷入枯燥的境地,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保持对英语语篇阅读的兴趣。(3)有些教师在语篇教学前花费大量时间导入,重点讲解词汇和句型结构,把所有知识点抽取出来讲解一遍之后再来教授教材提供的语篇材料。这样的做法虽然为学生学习语篇扫除了词汇和语法上的障碍,但是真正教授语篇的时间就所剩无几,最后只能蜻蜓点水般地轻轻带过。
  二、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原则
  1.保持语篇讲解的整体性原则
  教育科学版英语教材中无论是对话材料还是文章材料,都有较完整的语境和语意,以及基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语用目的。如果为了达到让学生掌握新单词和语法的教学目标,把语篇切割成若干片段,学生就失去了在语篇中感受语境和语用目的的机会。对话失去了流畅性,故事失去了生动性,也阻碍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机会。
  2.适当整合语篇材料的原则
  通常,教育科学版的英语语篇材料中包含了正文(也就是一段对话或一篇小文章)、提供训练拓展使用的词汇短语和课文插图。基于词汇、插图与语篇之间的联系,可根据语篇的结构不同,对这些语篇材料进行整合,如,根据插图导入目标话题,进而呈现文本、学习文本,最后带领学生学习语篇后面的词汇短语。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3.坚持整体发展的原则
  此处的整体发展原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在知识方面,小学高年级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语篇中通常含有不少重点句型和核心词汇,也贯穿一定的语法知识。这些语法知识作为英语学习的入门水平,是为学生升上初中继续学习更深层次的英语做准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知识整体发展的原则,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语篇的教学。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是加深学生的语法知识,使学生能与初中的英语学习接轨。二是指在文化目标方面,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也是学生了解西方风俗、文化等的载体。教师应重视语篇背后的背景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真正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发挥它的功能性,而不是仅仅当成一个考试工具。
  三、三种有效的语篇教学策略
  1.缤纷有趣的思维导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学习仍然以具体运算为主,形象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思维导图在设计上采用丰富的色彩、直观的线条和清晰的关键词,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减轻学生学习语篇的畏难心理。以教育科学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weekend 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语篇的叙述顺序,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先提取语篇中每个人物周末一天的活动,用大括号搭配不同颜色凸显关键信息,逐步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学习氛围热烈。在学习语篇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对语料进行精加工,归纳更多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并把这些内容呈现在思维导图上。这样,学生就打破了课文语篇的限制,延伸总结了更多相关内容,锻炼了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在Pre-reading和While-reading的教学中,也还可以用在Post-reading环节,从而能帮助学生整理语言思路,更好地输出自己模仿的文本。在教授教育科学版小学英语上册Unit 4 Can you do my homework?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模仿课文语篇设计自己理想的机器人。学生通过列举机器人的身份信息,can do和can’t do的内容,立体而清晰地呈现了新机器人的特点,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表达思路。
  2.给语篇“挖空”,制造信息
  语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有交流,即交换信息的需要。学生在习惯了不断重复朗读课文的课堂模式后,对新的语篇基本不抱期待。因为不断朗读的方式没有引起学生对语篇的主动感知,也没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当地给语篇中的关键句、关键信息点挖空,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主动代入语境中,为对话的进行补充信息点,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教育科学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4 Can you do my homework?为例:   Jiamin询问机器人Robbie会做什么事情?Robbie说它很多事情都能做。于是,Jiamin开始试探“Can you clean my room?”Robboie回答:“Yes, I’m good at_________. I ______very well.”Jiamin非常高兴接着说:“ Wow!______will be very happy!”在这几个信息点上挖空,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答案,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
  3.巧用拼图式阅读,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拼图式阅读(Jigsaw reading)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语篇教学策略。拼图原本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游戏,通过找到碎片之间的联系把它们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这种游戏规则迁移到英语教学中,则是把阅读材料分解成若干片段,把材料片段发给事先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和各不相同的个人任务,在小组内组员先一起学习相同的学习材料,彼此帮助,使组内每个成员都能掌握新词汇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第二次分组,这次同样要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在新的小组内,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也要帮助组员掌握自己负责的任务,分享阅读技巧和学习技能。最后,学生通过交流、学习、互助,拼凑出完整的语篇材料。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是一门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语篇的学习也应该是一个有机、生动的过程。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分析语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语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然后不断尝试、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语篇教学的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江绮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实施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49).
  [2]周静珠.播撒有效,收获精彩——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之浅见[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1).
  [3]王丽娟.拼图阅读策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 2019(10).
  [4]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传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的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文化意识。现在的英语教学教材中,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拓展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视野与文化交流,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深远,使传统文化扎根在学生的内心当中。
编者按:近日,东莞市曹阳明名校长工作室的全体学员在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曹陽明的带领下,通过钉钉平台进行了2020年度首次视频研修学习。在曹阳明校长的主持下,本次研修活动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在线教育质量”主题开展了沙龙研讨。工作室特邀了曹阳明名校长工作室指导专家、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贾汇亮院长和工作室导师南城阳光第五小学张林校长等参与研讨。贾汇亮院长还作了“如何开展有效的线上教育”微型讲座
【摘要】“快乐作文赶集会”的新颖做法在实验班学生中收效明显,笔者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课题组采取了“变”字诀、“顺”字诀、“激”字诀三大写作动机的激发策略。组织形式的变革、反馈渠道的变换、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写作变得有趣好玩且富有挑战性。本项目顺应学习规律,充分放手让儿童探索,又运用管理规则强化外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良性发展;本项目依照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加以激发心理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
一、情景呈现   2020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所到之处数万顷农田不见青苗,唯余赤土,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2月中旬蝗群更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距離我国已经是咫尺之遥。   蝗虫会否进一步危及中国?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对外表示,考虑到中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就是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备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探索浅谈一些看法。  一、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对这门科学有着强烈的
【摘要】线上学习被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向普及。家长面对子女在家学习的时间增加,让本来就状态百出的亲子学习辅导变得更加令人堪忧。家长由于自身原因,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育功能认识不足,在辅导子女学习时,负面情绪高涨,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家庭和睦,对子女学习能力提升也无利。因此,家长控制自身的负面情绪,有效地辅导子女学习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辅导;负面情绪;家庭教育  20
教育部明确规定:“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但迫于高考升学压力,很多老师仍以不断加大作业的分量和难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习惯题海战术,教师布置作业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仍很突出,这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失去了学习探索的乐趣和精神。如何有效设计作业,实现“师生和谐”呢?笔者尝试进行思维作业的“四性”实践,根据学生实际对作业从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反思性四方
【摘要】本文以近两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通过对社会热点和地理生活的素材分析,凸显地理试题中对核心价值观、地理素养的考查,并对试题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教学作出一定的分析、指导。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价值;核心素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生存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分析近两年全国卷地理试题,其充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
【摘要】教育最大的源动力就是“爱心”。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充满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对老师敞开心扉,用宽容的态度包容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用赏识的眼光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老师温暖的爱中快乐地进步、成长。  【关键词】爱心;宽容;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前言”中庄重地写道:“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答道:‘爱孩子。’”热爱孩子,有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它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即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学生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地苛求,孩子怎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在小学习作中,我们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要求学生习作时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我们提倡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