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探讨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n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已从初步发展期进入质量提升期。自动监测系统虽以整体性的仪器及计算机系统构成,但同样易受到认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监测质量的低效。只有在全面掌握系统信息技术基础上发挥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管理制度完善及工作协调,才能确保自动监测系统的高效、持续运行。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1-186-02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的环境空气监测从以往的人工监测逐步转向了自动化监测。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根据全国环境空气监测发展的总体需求,特制订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并于次年1月1日开始施行。《规范》明确了自动化监测的系统构成、硬件規格、站点机构、部门职能、测定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参照,这成为各地监控站建立并开展监测的核心技术指标。
  在此基础上,各地就自身具体情况,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化改造进程。在此过程中,相应的软件、硬件系统得到不断革新,但同时也遇到诸多问题。现阶段,如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逐步提升监测的质量,使得自动监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持续检视。
  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构成
  1.1 监测系统的总体构成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四部分组成的,具体的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上图的架构,我们可以看出,中心计算机室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所有的采样数据及实验数据,都必须通过计算机进行汇总建档。这突出了自动化发展趋势下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同时,监测子站及两个实验室的协同作业,才能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对系统各部分主要任务的理解
  在自动化监测系统中,每个机构的工作任务都是有明确分工的,《规范》对各部分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如下界定:
  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按中心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中心计算机室的主要任务: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对所收取得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进行远程诊断和校准。
  质量保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对系统所用监测设备进行标定、校准和审核;对检修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运行考核;制定和落实系统有关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系统支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根据仪器设备的运行要求,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及时对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换。
  因此,各地在进行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时,必须对各个部分的工作任务及其硬件、软件支撑具有充分的把握。监测子站作为自动监测系统的信息输入前点,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中心计算机对于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作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其软件与硬件系统的协调一致保证了系统有效监测的持续进行。两个实验室分别从数据核准与系统维护两大重要方面确保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
  总体而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是因应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监测手段。这不仅实现了监测站点的持续性监测,同时也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可信度。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自动化监测系统总会在部分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了监测质量的保证。
  2 影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几个环节
  自动化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控,为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监测流程的几个环节会影响监测的结果。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调整,方能在监测质量上有所提升。以下我们就重点讨论三个比较出现问题的环节。
  2.1 监测人员的工作协调
  就一个监测系统站点而言,一般由巡检员、监控员、质控员和室主任四大成员组成。自动化监测需要上述工作人员的协同合作,方能保证监测质量。一般而言,上述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任务分配是相当明确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个人能力差别及工作态度差异,总会产生工作协调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巡检员在校准零跨等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导致仪器采样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缺环,影响整体数据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监控员虽每天必须坚持四次采集数据,但在时间点的选择上会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误差。时间点的掌握成为数据变量的一个关键。
  因此,自动化监测系统下工作人员之间的组织协调及工作态度,决定了自动化监测质量的好坏。在此意义上,人工智能的有效利用,还需在人员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基础上才得以更好实现。
  2.2 系统维护出现的问题
  在自动化监测站点的日常工作中,监测系统及子监测站点环境的维护,成为影响数据采集准确度的又一关键。一般而言,中心计算机室和质控、系统支持两个实验室的维护相对比较容易,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但在子监测站点的维护方面,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一方面,监测仪器因常年运行,会在采样入口、采样支路管线、过滤膜等节点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日常维护中,若稍加不注意,便会导致数据采集质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从采样总管到监测仪器,整个监测系统所要求的气候条件必须相对稳定,这些线管的工作状态会因监测室的气候环境产生变化。若不能保证监测室内的正常湿度、温度值,就有可能导致数据采集效果的下降。同时,整个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在特定的程序设定下进行的,日常的维护工作还必须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升级相应的软件环境。从硬件维护到软件更新,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维护工作关乎监测站点工作的整体效率。
  2.3 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在对自动化监测过程中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之时,同样容易出现影响监测质量的环节。一是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完整性问题。因工作时段的特殊性,我们队数据信息采集的时间会选在零点到凌晨5点之间。这一时间段的数据采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持续性的高效审核状态,必须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特殊的技术处理,确保数据零流失。
  二是数据综合分析中的变量因素。由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信息存在较大差异,监测子站点所提供的数据必须放置于其综合系数中加以考量,方能有得出更加精确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若数据审核、分析人员对具体环境中的变量因素考虑甚少,则会直接导致数据分析的缺乏合理性。
  3 小结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已成为我国主流的监测模式。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当下,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只有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在监测过程中发挥有效能动性,在管理制度与日常事务中做好各项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自动化监测系统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雅娟,张景峰,陈曦.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质控管理[J].河北环境科学,2010.
  [2]梁庆炜,周振,胡荣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7).
  [3]焦宝玉,陈建文,但德忠.我国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环境保护科学2011(12).
  作者简介
  李宗文(1974-),男,汉族,山东新泰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从事的工作:环境监测,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岩棉板必须满足的性能要求开始论述,强调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优势,重点分析了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工艺,指出岩棉板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岩棉板、性能指标、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岩棉板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外墙外保温材料,它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憎水、吸声降噪性能,是目前世界上应
期刊
摘 要 本文研究三种不同水模型对甲醇水混合溶液径向结构性质的影响,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模拟所得结果均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TIP4P-甲醇、TIP5P-甲醇的径向分布函数 更与实验值接近,TIP4P水模型是研究甲醇水混合溶液的理想模型。  关键词 水模型;甲醇;径向分布函数  中图分类号:O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1-182-01  由于甲醇水混合溶液拥有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建工程建设项目在我国越来越多,深基坑支护在土建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关系着土建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从而为土建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土建基础;深基坑支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在建筑工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建筑施工的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高层建筑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让混凝土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好,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抗压性和安全性也逐步提高,不过相关施工建设单位还应该不断的采取多重手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温度与养护方法,来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性能。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
期刊
【摘要】:对于北京奔驰扩展项目特别是这种大型钢结构厂房,它的结构框架和网架形式已经决定了施工的难度和作业面的区别,内构造主要以钢结构、圆球、方钢、圆管链接为主,所有的作业面都在钢结构网架上进行前期的施工,我们知道“1000-1=0”链条原理告诉我们: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会导致整个链条断裂。那么这种形式同样对于网架上搭设平台也是一样,如果在铺设的过程中细节没有处理好,那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期刊
摘要:土建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对于整体质量的影响可想而知,要对该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要从材料的选择上、运输、浇筑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上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土建施工的现状  1、影响土建施工的因素  在实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