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在笔下飞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要有新的教学意识,要善于营造氛围,在实施过程中要先做后导,评价时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新”的写作欲望。
  如何才能让学生作文“新”起来呢?
  首先教师要有新的意识。小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笔头表达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①看来,作文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讲出自己主观见解、抒发自己感受的一种形式。同时,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观察生活、观察自我、自我体验、自我表述的能力。如果学生把作文当成任务来完成,很可能养成奉命和应付的习惯,会成为教师创意的代言人,思想就会单一,作文内容会千篇一律,缺乏个体的灵性、个性的情感。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要给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把心里想的表达清楚了就可以。
  其次是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写作的氛围,以激发学生说出、写出独特心里感受的热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②为此,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的故事,让他们进行语言再现、角色表演、角色心理分析等,还可以设计一些背景音乐渲染气氛。教师要用充满情感的语言鼓励、引导,保护学生的主观意识,培养写作独立性,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是内心表达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一次训练,让所有的学生都进入良好的表达状态。
  再次是实施过程中,按照先作后导的顺序。在着手写的时候,强调在作文里张扬自我,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悟,表述自己的情感,并且要求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按训练要求和每篇作文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给学生以明确、具体、有效的帮助。
  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是:
  1. 作文内容要新。个别同学为了偷懒,总喜欢把别人的内容变一下,再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这样的“新”很不好,起不到一点训练的作用。生活是文章内容的源泉,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对他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多记、多想、多发掘,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写别人“想”不到的好故事。
  2. 立意新。我们前面讲了:写作是运用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和感受的训练过程。主观见解有高下之分,个人感受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作文的内容去考虑: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那些情节振奋人心,那些内容影响深远。在这些振奋人心影响深远的素材中,哪些是对现实的讴歌,能够反映出社会精神层面上什么问题。抓到这些后,还要考虑往哪一方面写最具新意。例如有学生写《春游》这篇习作时,就可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
  ①通过记叙游玩途中看到的盎然的春色,把中心定为“对家乡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河山的赞美。”以激发读者爱家乡爱自然的心情。
  ②通过写游玩途中的切实感受,把中心定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去做。”以鼓励读者上进,坚定他们成功的信心。
  ③通过写登高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以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理想。
  ④通过写路上见闻,把中心定为“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以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⑤还可以联系当前的环保大局,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把中心定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人有责。”以唤起大家的环保热情。
  综上所述,每一条都有可取之处,在不同学生的笔下都可能出新,但本人认为第五条最具时代感,最具新意。
  3. 作文语言要有个人特色。“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有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具有个性”。③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时各人有各人的语言特点。如果我们加以培养,这种语言特点也会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4. 布局谋篇要新颖。要想吸引读者,让他们静下心来欣赏,一定要在通篇结构上下功夫。如五(1)班熊亚男同学的《我爱妈妈》:
  妈妈,我要对您说:“我爱您,谢谢您!”因为是您从我懂事开始,就教育我要光明正大,心中要有他人,也是您从我记事开始,就告诉我怎样做是做错了,怎样做是做对了,教我辨明是非。这一切,都使我的心灵健康成长。
  妈妈,我要对您说:“我爱您,谢谢您!”因为是您在我上学以后,告诉我应该怎样学习,耐心地给我讲错题;也是您在我的课余时间,教我其它知识,把我带进知识的海洋。这一切,都使我脑子里富有丰富的知识,错的题要比别人少。
  妈妈,我要对您说:“我爱您,谢谢您!”因为是您每天辛勤的工作,回家后给我做饭,给我补足营养;也是您告诉我要好好锻炼身体,让身体强壮。这一切,使我拥有强健的体魄。
  妈妈,我要对您说:“我爱您,谢谢您!”因为是您在我犯了错误与您狡辩时,您没有打骂我,而是给我讲道理。这一切,使我感到了伟大的母爱。
  妈妈,相信我:我会在您的教导下茁壮成长的!相信我!
  这篇作文在内容上没有特殊的地方,可在布局谋篇上却有过人之处。阅读这篇作文,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正面对着自己的妈妈,真诚地表达着对妈妈的感谢之情。而他“说”的内容又这么有共性,让我们感觉到这个画面上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由此看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站在全篇的角度去考虑: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内容后写;怎么入手才显得与众不同;怎么叙述才能很好地把所选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怎么表达才能把自己的写作意图凸现出来。这些都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最后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新”的写作意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习作的评价有畏惧心理,这与教师在批改和讲评中不肯定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有很大的关系。就作文教学而言,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为重要。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打高分、写鼓励性评语,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自己的成功,真切地听到老师给予的成功激励。教师还可以设法拓宽学生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比如,开辟习作园地展示优秀作文,在板报上摘录学生作文中优秀段落、好的语句,课上朗读创意好的作文,讲解好的构思、闪光的思想。组织学生评选有新意的作文编订成册,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流。强化“参与”意识,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总之,就是要通过有形与无形的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新”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的心灵在笔下飞扬。
  
  注释:
  ①林敏.创新作文大赛凸现生活精彩.宜昌伍家教育信息网.
  ②刘志峰.小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培养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选自语文教学研究写作教学《论作文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学语文资源站教学意识、训练形势.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也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近几年,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
现今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重视激发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识记量大,难度大。如果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不采取相应措施,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害怕认字,进而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  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社区医院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另将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社区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    一、 抓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因此教师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中风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抑郁患者89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