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民族性:民族生存需要的内聚与外现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9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从单一的哲学认识的森严桎梏中解脱出来,明确意识到文学的审美价值与科学认识价值的区别。研究的视觉逐渐从对客体的反映转向主体的内在机制上,在更高的价值关系中观照审视文学。艺术本体论的解放,要求人们把文学当成艺术主体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从人类本体与艺术本休的整体关系上去把握文学。对文学民族性的重新认识亦意在于此。
其他文献
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但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也需要渠道和
随着我国电商经济的发展、网购用户的增加,家电、家居售后服务需求增长快、分布广,而厂商售后服务资源有限,覆盖面窄,C端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师傅凭借个人资
目的:探讨用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海军安庆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0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