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沙道克”导弹的部署及作战使用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越南电视台视频中展示“沙道克”导弹加注燃料后进行弹筒对接装填

  目前,越南在南海的制海作战仍是以岸上火力为主,除了岸基航空兵外,岸上火力的主体就是岸舰导弹部队。越南的岸舰导弹部队是越军重点发展的“拳头部队”之一,越海军现有5个岸舰导弹(炮)旅,分别是驻海防装备“沙道克”的679岸导旅、驻岘港装备“冥河”的680岸导旅、驻潘切装备“堡垒-P”的681岸导旅,以及驻金兰湾装备以色列“EXTRA”和“ACCULAR”精确制导火箭炮的685旅。其中,成立时间最长的是679“沙道克”岸导旅,该旅虽然装备老旧,但是地位特殊,威胁深远。特别是从近期越南海军岸导部队实弹打靶训练情况看,该旅仍保持了较高的战备状态,不容小觑。

越南“沙道克”岸舰导弹部队的发展


  越南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大量远程火炮和导弹武器,除了“飞毛腿”外还引进了以“沙道克”为原型的“萼片”岸基导弹,以此组建了679岸导旅。
  导弹武器引进 1980年,越南正式接收苏联援助的1套4K44B “萼片”(SSC-1B)岸舰导弹系统和25枚P-35B反舰导弹。岸舰型“萼片”实际是舰对舰型“沙道克”的改进型,作战指控系统有很大差别,但是导弹本身变化不大,因此很多地方仍习惯将其称为“沙道克”。越南的“萼片”岸舰导弹是东南亚海军射程最远的岸舰导弹。后来,越南多次对其电子系统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号称已达到SSC-1M标准,具备抗电子干扰能力。升级后的P-35B导弹可进行超低空巡航,最低巡航高度从100米降至20米,使得对方防空导弹难以拦截,射程也提高到550千米。越媒称,升级后的该型导弹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主流先进岸舰导弹,具备很强战斗力。
◎ “沙道克”导弹发射瞬间,小图中为其起飞后抛弃固体助推器的场面
◎ 越南“沙道克”导弹对靶标的摧毁效果

  从679岸导旅的最初部署就可以看出越南对岸导部队的战略定位。679岸导旅组建后即部署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其作战阵地则是北部湾西中部沿岸,几乎正对白龙尾岛,主要作用是保卫红河三角洲,战时封锁北部湾。
  部队战备训练 可能由于经济原因,越军导弹部队很少进行实弹射击,但近年越南开始组织“沙道克”导弹的实战训练,并多次与部署在中部的“冥河”导弹旅进行协同演练。2017年8月,越国防部长等官员检查海军战备情况,在这期间越679旅发射了1枚“萼片”P-35B岸舰导弹(SSC-1B),并成功与驻岘港680旅发射的1枚“冥河”P-15M岸舰导弹(SSC-3)协同打击了海上目标。2018年元旦,越南电视台再次公开了679“沙道克”旅打靶演练的视频录像,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战备状态。

越南“沙道克”导弹的系统组成与性能


  “沙道克”导弹及衍生的岸防型“萼片”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重点防御海上入侵的原则下发展的远程反舰导弹,越南在相同指导思想下也引进了该系统。
◎ 越南“沙道克”导弹发射出筒瞬间
◎ “沙道克”导弹发射车设备仍保留五六十年代的古董模样
◎ “沙道克”导弹外出机动前在测试库房中测试

  “沙道克”/“萼片”导弹系统发展 “沙道克”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1951年,苏联海军在1954年至1958年期间进行了多次试验,1959年开始装备潜艇,先后发展出4种型号,包括SS-N-3A潜射型、SS-N-3B舰载型、SS-N-3C对陆攻击战略型以及SSC-1B“萼片”陆基反舰型。其中,岸防型“萼片”系统被俄称为“多面堡”武器系统,P-35是导弹的代号。该导弹大约在50年代中期由中央机械设计局研制,1963年开始服役,主要用于打击航母和其它大型水面艦艇。该导弹早已停产,装备了大约100枚。越南引进了其中的部分系统。
  越南“沙道克”导弹系统组成 1980年,越南正式接收苏联援助的1套4K44B “萼片”导弹系统和25枚P-35B反舰导弹。其中,目标探测系统包括1辆4R45雷达车,主要用于近距离目标探测,雷达视距外的目标可用陆基飞机或其它舰船探测。发射系统包括3辆发射车(SPU-35B导弹发射筒),圆柱形储运发射箱前后有端盖,为了适于在严寒环境下使用,箱内有加温设备。发射箱装在1辆BAZ-135轮式车上,每辆车仅装1枚导弹,发射箱平时平放在车底盘上,发射时用液压作动系统使发射箱仰起一定的角度发射。保障系统包括1辆指挥车及导弹填装车,运输工具为8轮BAZ-135MB、ZIL-135等重型越野车。
◎ “沙道克”导弹在待机阵地加注燃料后准备装填入筒
◎ 在坑道口进行加注撤收作业的“沙道克”导弹及技术人员
◎ “沙道克”导弹加注燃料后进行弹筒对接装填

  越南“沙道克”岸舰导弹基本性能 越军装备的P-35M岸防型“萼片”反舰导弹,与大多数第一代巡航导弹一样采用了飞机式的气动布局,两边可见折叠的弹翼。该弹长10.2米、弹径约1米,翼展2.6米,发射重量4.5吨,最大射程460千米,岸基型射程25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1.4马赫。导弹采用圆柱形弹体、尖锥形头部及锥柱形尾部。弹体中部有一对带下反角后掠式折叠弹翼。导弹尾部有一组“Y”形尾翼,下垂后掠尾翼后缘有方向舵,两个“V”形配置的稳定尾翼在上部。弹体腹部有一发动机进气口,进气口中有整流锥。弹体后段下面,下垂尾两侧各装有1台带斜置喷管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头部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其后为战斗部舱,再后为惯导系统和控制面作动设备舱,最后是KDR-26涡喷发动机舱。该导弹采用中段惯导或无线电指令制导,末段主动雷达寻的,战斗部为常规弹头。整个系统作战部署时间小于30分钟。

部署及阵地情况


  越南“沙道克”岸舰导弹部队部署在越北部的海防地区,并在该地沿海建设了多个导弹发射阵地,可遏控几乎整个北部湾海域。
  导弹旅驻地及阵地识别 679岸舰导弹旅主要担负对海打击任务,因此其应该部署在海防沿海地区。从越南在2018年年初公布的679旅训练视频可发现,该旅导弹发射车部署在1栋长近40余米的单层建筑内,该建筑为表面呈淡绿色的三角形坡顶设计,且考虑到“萼片”反舰导弹长10.2米,要纵向容纳发射车,建筑宽度需要在15米以上,且建筑前应该有较为宽敞的白色水泥坪。而从另一张导弹加注燃料的照片可以看到背景至少有两处洞库口,库口建有简易隐蔽建筑和遮网。地面洞库的存在说明该阵地应该是依山而建,而且为便于快速机动,通常将阵地建设在等级公路的旁边。根据以上特征,我们在GOOGLE卫星影像中越南海防市附近检索可以发现,在海防市西南15千米的一处建筑群符合以上特征。该处南侧靠近DT360号省级公路,北靠一处中等规模山丘,可以判定这里就是越南电视台一再炫耀的679岸导旅旅部。从发射照片中可以看到阵地不远海面上有一座小岛,且阵地侧面背景为隔海的山岭。
◎ “沙道克”导弹发射车装填导弹后向海滩上的预设阵地机动
◎ “沙道克”导弹占领滩岸阵地,可见阵地为预先设定

  部队驻地组成 从卫星照片上看,679岸导旅旅部大致可以分为办公区、生活区、训练区以及测试区和燃料库区。其中,办公区位于营区的最南部,三栋两层楼建于营区正门内,生活区位于营区中间部位,由主路分隔为操场和数栋南北排列的营房。从越南公布的照片看,西侧的浅绿色房顶的大型单层建筑是发射车及雷达、指挥等保障车库,东侧暗红色屋顶的大型单层建筑应该是其它通用保障车辆库。车辆库北侧紧邻的三栋建筑应该是导弹库及测试库房。
  该营区最隐秘的是紧邻山脚的一片建筑和道路。从卫星照片上看道路边界清晰,说明保养较好或经常使用。从越南公布的数张照片中可以发现这里实际有至少两处依山而建的洞库口,照片中有技术人员为导弹进行燃料加注,由于早期飞航导弹使用的涡喷发动机使用航空煤油类燃料,安全性较高,因此操作人员无需特殊的防护措施,这里应该是燃料洞库。越南在2010年以后建设了规格更高更现代化的新的车辆库,说明越海军将长期使用该营区,该营区的“沙道克”岸舰导弹也将继续担负战备。

作战使用


  越南“沙道克”岸舰导弹作战流程 越南在2018年元旦公布的视频显示,“沙道克”岸舰导弹部队接到命令后,导弹发射车首先出库,导弹和发射车分别进行测试,然后所有保障车辆组成行进纵队出发,出营区后经过远程公路机动,抵达沿海海岸待机地域后,在进入发射阵地前用燃料加注车对导弹进行燃料加注。导弹加注燃料后,随即在待机阵地对发射筒进行导弹装填,装填后经过简单整备即开往海滩上的发射预设阵地,占领阵地后展开导弹,通過探测雷达锁定目标,实施导弹发射。从这一过程可看出,由于“沙道克”岸舰导弹采用液体燃料,发射过程耗时较长,弹与筒的装填过程基本暴露在对方火力之下,而且发射阵地基本是预制的,存在暴露的可能。
◎ “沙道克”导弹在待机阵地加注燃料,右图中可见后面的燃料加注车
◎ 越军679旅过去的发射车库,可见斑驳的屋顶
◎ 越軍679旅靠近山脚的洞库及外部的弹库及测试库房
◎ 位于营区北部的淡绿色屋顶发射车库及暗红色屋顶的保障车库,库前均有开阔场坪
◎ “沙道克”导弹进行机动准备占领滩岸阵地,可见阵地预设指挥所

  越南“沙道克”岸舰导弹攻击过程 从越南公布的视频来看,“沙道克”导弹发射后,在十余米距离上即抛掉固体火箭助推器,随即启动涡喷发动机,采用较高弹道飞向目标,据称巡航段高度在4 000到7 000米,巡航速度达到0.9马赫。在初始段的飞行由岸基雷达指令制导,在失去雷达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惯性制导方式飞行,飞至更远的视距外距离后,由飞机或舰船进行修正制导,修正导弹的航向。从越南公布的打靶视频来看,导弹在进入目标区后是使用高弹道以攻顶方式打击目标舰船。“沙道克”导弹早期的惯导误差很大,据称圆概率误差达3 000米,但是当时苏联用大当量核弹头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而越南没有类似弹头,因此如此大的误差几乎不具备反舰的能力,为此越南在接收导弹后便急于将其改进为P-35M型。即便如此,越南装备的“沙道克”导弹惯导误差不会低于500米,基本不具备反舰能力,为此末段必须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但这一方式抗干扰能力非常有限。
  战略作用 越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接收“沙道克”导弹后即部署在琼州海峡对面,其封锁海峡的意图十分明显。“沙道克”的射程覆盖大部分北部湾海区,越海军在陆上即可对北部湾海域的大型舰艇实施打击,配合越南有限的水面力量夺取制海权。越南国土狭长,东西缺乏战略纵深,海上防御成为软肋,因此越南需要在北部沿海建立强有力的抗登陆火力配系,而679岸导旅使用“沙道克”导弹可以远程阻击登陆舰艇,进而慑止对方的登陆。
其他文献
2018年,中美关系敏感而复杂,其中围绕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何时访华的话题尤为火热,美国国内总有一些人炒作“中美推迟军事交流”话题,声称美方应该冷却与中国进行军事交流的情绪。然而,38年前,中美因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对外开放而走近。1980年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博士(Dr.Harold Brown)率领美国军事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正式访问,布朗也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访华的美国
今年5月9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国际防务展(IDEF-2017)上,土耳其展出了其未来战斗机TF-X的最新概念模型。这是该计划提出近7年来其设计方案的最新变化。这个模型是对之前展出的双发常规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体现出了土耳其空军对其国产五代机的最新定位。土耳其希望依靠TF-X满足其空军的未来需要,也希望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来振兴其本土航空工业,但显然这是一个并不容易的计划。◎土耳其最新展出的TF-X下一
2013年1月10日,在经过数度推迟之后,俄罗斯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955型“北风之神”级首艇K-535“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终于升起俄罗斯海军旗,正式进入到俄罗斯海军服役。这意味着建造时间长达17年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终于修成正果,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的更新换代即将展开,这对于俄军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在此前已经数次“被服役”,因此当它真的服役时,反到没有引起太多
[文章编码0610]  当地时间4月19日8时7分(北京时间10时37分),印度从奥里萨邦惠勒岛的综合试验场试验发射了一枚“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随后不久,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宣布,此次试射圆满成功,印度媒体随之进入全民欢庆状态。“烈火”导弹一路走来,终于引领印度进入洲际导弹俱乐部。在印度全民欢呼雀跃的同时,有识之士却对此忧心忡忡。那么,数到了“五”的“烈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是否能带给印
2019年8月,伊朗公布了其新型防空导弹“信仰”373,并号称该型导弹最大射程达到300千米,性能超过了俄罗斯S-300导弹系统。不过令外界感到诧异的是,这种导弹与以前阅兵中展示的最大不同是发射箱由类似S-300的圆柱形改变为了类似“爱国者”的矩形(题图)。那么,导弹发射箱基本外形设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伊朗又为什么要改变发射箱外形设计呢?導弹发射箱的基本类型与构成  类型储运发射箱是导弹武器系统的
“数字化部队就是足以适应未来战场需求的部队”并非不证自明的真理,但是,实现战场数字化,并将数字化单元嵌入美国陆军部队,的确会影响其作战方式和作战理论,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训练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对此,拥有数字化装备的一线基层官兵感受最直接,反应最迅速,同时,疑问也最多。可以说,本文的三问正是他们初上数字化战场时猝然遭遇的问题…  如何应对数字化战场上的非数字化环境?  1997年,美国陆军在德克萨
普京在国家防务指挥中心领导“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  2019年10月15日-17日,俄罗斯举行了“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这是俄军年度性战略首长司令部演习,目的是最大限度模拟核实战,展现了俄有能力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凭战略核力量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念。年度大考  俄罗斯通常在每年的秋季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同时进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以此结束6-10月夏季的战斗战役训
2018年12与6日, 美国负责军备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安德烈娅·汤普森宣布,美要求俄罗斯销毁SSC-8巡航导弹及其发射系统,或以可验证的方式改进导弹、缩短射程,以遵守冷战后最重要的核军控条约——《中导条约》。而此前12月4日,美宣布给俄60天时间,否则美将退出该条约。那么,SSC-8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导弹?俄发展该型导弹有什么意图?为什么美国要在这个问题上大动干戈,甚至不惜退出引以为豪的
2019年7月29日,印度海军在印度东海岸安德拉邦维沙卡帕特南服役了第6艘MK4型效用登陆艇L56号(题图)。对于印度的效用登陆艇及其发展或许人们还知之甚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先后列装了4型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海军先后列装了MK1型(2艘,L31、32)、MK2 型(3艘,L33、34、35)、MK3 型(4艘,L36、37、38、39)、MK4型(6艘)效用登陆艇,迄今已发展到第
飞机上乘客的安全依赖于一个平稳、具有极强控制力的飞行团队,因此商业航空公司飞行员驾驶飞机时须遵循独特的行业准则。  The safety of airline passengers relies on a calm,controlled flight deck.So when commercial airline pilots show up to work,they have very d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