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最大Valsalva动作时站立位与仰卧位盆腔器官位置的差异,并评价不同体位超声测值对评估脱垂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估(POP-
【机 构】
:
256603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最大Valsalva动作时站立位与仰卧位盆腔器官位置的差异,并评价不同体位超声测值对评估脱垂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估(POP-Q)系统临床分度≥Ⅰ度的患者87例,分别在仰卧位和站立位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检查耗时.测量患者最大Valsalva动作时盆腔器官的位置,以POP-Q系统为“金标准”,绘制通过超声测值评估POP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体位超声测值评价脱垂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最大Valsalva动作时,站立位检查耗时更长,站立位膀胱、子宫和直肠壶腹部的位置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超声测值评估脱垂程度的ROC曲线显示站立位曲线下面积略高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P患者站立位时盆腔器官位置更低,但两种体位超声测值评估脱垂程度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RT-3D-TTE)及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价二尖瓣脱垂精细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二尖
目的 分析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探讨超声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 选取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138例,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对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明确诊断后接受静脉
目的 探讨超声在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学诊断的25例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患者,均为单发病灶,术前均进行了超声和MRI检查,记录
目的: 广州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作为传播呼吸道疾病的介质——微生物气溶胶,其分布规律、有关特性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本文选择
目的:N0(nitric oxide,NO)在外周、脊髓、脊髓以上的3个不同水平参与痛过程。在脊髓损伤、鞘内注射酵母多糖等疼痛模型中NOS表达均增高,说明NO在脊髓水平参与了痛觉的产生。侧脑
人们对于血脑屏障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随着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聚焦超声联合微泡诱导血脑屏障开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使该技术从临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