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利用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欲赢得持续性竞争的优势,都必须抢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高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争夺战中争取主动地位。可以说,人才资源管理已成为21世纪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现代企业要素管理的第一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则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实质上是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如何抓住知识经济这一显著特征,寻求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嫁接与突破,一直是企业界不断探索的课题。无数现代企业的成功经历再次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是关键
在现代企业中,不同的人才构架了企业的整个体系。管理型人才为企业的经济运转提供保障,科技型人才为企业的产品保持先进性提供保障,销售人才为企业产品市场的占有率提供保障,技术型人才能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任何一个环节的欠缺将导致企业运转不畅,所以从本质上说,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个人的目标影响着企业的目标,每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企业的目标能否实现,人是企业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成功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本。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现代化的人才观要求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陕隘的人才观,要求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惟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强化以人为本,实施人才资源战略 人才的培养和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形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筹集或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行为、素质与企业今天和明天的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既保证企业的发展,又使人得到满足和成长。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需要即人才”的观念,所招人才力求和企业的发展相配套,宜高才处引高才,宜中才处选中才。
创造事业平台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竞争,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以人为本,解决好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的问题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命题,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管理体制要创新 企业管理体制创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吸引人才方面,现代企业首先必须解决好决策者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也就是决策者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积极性问题。其次,要给各类人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良好环境。凡是人才,都有强烈的事业心,经济利益不是他们惟一所求,有些人才把创造业绩视为生命。只求有高薪、不求有作为的人不是人才。用好人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第三,要解决好激励机制问题。长期以来,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里存在一种思维惯性。即靠主人翁责任感产生紧迫感、劳动积极性,切身利益与工作成果联系不紧密,造成动力不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人的工作原动力问题,这就是利益驱使。利益驱使使员工产生危机感,形成责任感,最终合成积极性。利益驱使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人才,更谈不上用好人才。通过激励机制努力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才理念要更新 正确认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前提。首先,管理人才也是人才,包括企业决策者、策划者及市场营销者等等。从本质上谈,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无论是老板、高级管理人才、生产一线的一般工人,乃至后勤劳务人员,它们都是企业人才资源的构件。从企业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若该能力未能发挥出来,便是一种潜在的生产能力,若开发出来,便是一种实际的劳动生产力。
其次,要重视自有人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理念。企业内部的人才可以用藏龙卧虎来描述,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别人的都是人才,自己的都不是人才,甚至在本企业不是人才,到了别的企业都变成了人才,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再次,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这是人才理念的最高境界。在用人问题上,我们要打破陈旧的看文凭、看资历、论资排辈,不重视能力和贡献的用人观念,让一大批有能力、能办事、办成事的“能人”脱颖而出,发挥他们的所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
打赢“人才大战”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人是帐单上看不到的资产,在整个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第一生产要素,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成功的企业的共同认为,管好人、用好人,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之所长和用人之所长,是符合人性的。对人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在知道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 把传统的企业管理引向现代企业管理,把传统的生产经营引向现代生产经营,把传统经验管理与现代科学管理复合化,使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在经营观念、经营方针、经营管理方法、经营战略等方面,有根本性的变化。要实现上述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充分重视人的价值,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挖掘企业人才的潜力。精神文明就是树立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物质方面,企业应在收益分配上遵循多劳多得、知识值钱、技术吃香的原则,建立创新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激情,把广大职员的意愿、力量、智慧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的一个整体来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孙子在兵法的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尤其重点提到君与将的重要作用。在《谋功篇》中提及君三忌“不知三军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三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则军士疑矣”。孙子把“人”放在决定战争成功之首及正确处理君、将、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对现今的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实质性的作用。俗话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从董事长到基层以金字塔结构组成一个特殊的“枢纽”,如果高层领导能勤政爱民、眼光远大、胸怀大志,能容人之过、用人之能,这样筑成的金字塔一定是璀灿夺目的宝塔,否则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危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由此引发的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新一轮“人才大战”的硝烟,已经燃起。如果一个国家在人才争夺战上一步落后,就可能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步步落后。因此说,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乏的也是人才。面对人才的竞争,惟有构筑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则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实质上是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如何抓住知识经济这一显著特征,寻求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嫁接与突破,一直是企业界不断探索的课题。无数现代企业的成功经历再次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是关键
在现代企业中,不同的人才构架了企业的整个体系。管理型人才为企业的经济运转提供保障,科技型人才为企业的产品保持先进性提供保障,销售人才为企业产品市场的占有率提供保障,技术型人才能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任何一个环节的欠缺将导致企业运转不畅,所以从本质上说,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个人的目标影响着企业的目标,每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企业的目标能否实现,人是企业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成功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本。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现代化的人才观要求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陕隘的人才观,要求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惟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强化以人为本,实施人才资源战略 人才的培养和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形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筹集或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行为、素质与企业今天和明天的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既保证企业的发展,又使人得到满足和成长。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需要即人才”的观念,所招人才力求和企业的发展相配套,宜高才处引高才,宜中才处选中才。
创造事业平台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竞争,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以人为本,解决好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的问题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命题,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管理体制要创新 企业管理体制创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吸引人才方面,现代企业首先必须解决好决策者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也就是决策者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积极性问题。其次,要给各类人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良好环境。凡是人才,都有强烈的事业心,经济利益不是他们惟一所求,有些人才把创造业绩视为生命。只求有高薪、不求有作为的人不是人才。用好人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第三,要解决好激励机制问题。长期以来,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里存在一种思维惯性。即靠主人翁责任感产生紧迫感、劳动积极性,切身利益与工作成果联系不紧密,造成动力不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人的工作原动力问题,这就是利益驱使。利益驱使使员工产生危机感,形成责任感,最终合成积极性。利益驱使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人才,更谈不上用好人才。通过激励机制努力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才理念要更新 正确认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前提。首先,管理人才也是人才,包括企业决策者、策划者及市场营销者等等。从本质上谈,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无论是老板、高级管理人才、生产一线的一般工人,乃至后勤劳务人员,它们都是企业人才资源的构件。从企业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若该能力未能发挥出来,便是一种潜在的生产能力,若开发出来,便是一种实际的劳动生产力。
其次,要重视自有人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理念。企业内部的人才可以用藏龙卧虎来描述,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别人的都是人才,自己的都不是人才,甚至在本企业不是人才,到了别的企业都变成了人才,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再次,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这是人才理念的最高境界。在用人问题上,我们要打破陈旧的看文凭、看资历、论资排辈,不重视能力和贡献的用人观念,让一大批有能力、能办事、办成事的“能人”脱颖而出,发挥他们的所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
打赢“人才大战”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人是帐单上看不到的资产,在整个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第一生产要素,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成功的企业的共同认为,管好人、用好人,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之所长和用人之所长,是符合人性的。对人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在知道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 把传统的企业管理引向现代企业管理,把传统的生产经营引向现代生产经营,把传统经验管理与现代科学管理复合化,使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在经营观念、经营方针、经营管理方法、经营战略等方面,有根本性的变化。要实现上述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充分重视人的价值,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挖掘企业人才的潜力。精神文明就是树立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物质方面,企业应在收益分配上遵循多劳多得、知识值钱、技术吃香的原则,建立创新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激情,把广大职员的意愿、力量、智慧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的一个整体来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孙子在兵法的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尤其重点提到君与将的重要作用。在《谋功篇》中提及君三忌“不知三军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三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则军士疑矣”。孙子把“人”放在决定战争成功之首及正确处理君、将、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对现今的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实质性的作用。俗话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从董事长到基层以金字塔结构组成一个特殊的“枢纽”,如果高层领导能勤政爱民、眼光远大、胸怀大志,能容人之过、用人之能,这样筑成的金字塔一定是璀灿夺目的宝塔,否则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危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由此引发的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新一轮“人才大战”的硝烟,已经燃起。如果一个国家在人才争夺战上一步落后,就可能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步步落后。因此说,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乏的也是人才。面对人才的竞争,惟有构筑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