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已经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大的教育发展战略。
如何实践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普通高中如何在办学多样化中大胆创新,有所作为,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探讨和大胆实践的一个课题。
一、加快推动普通高中办学的多样化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中多样化办学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才质量的内涵问题。下一阶段,在强调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在高中教育的制度设计、类型等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大批适合高等教育需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从百年名校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办学实践看,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至少涉及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领域。换言之,只有办学体制、培养模式真正多样化了,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能实现。而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核心内涵是把办学的自主权还给学校。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核心内涵是把个人发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二、正确认识高中教育的功能和性质,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什么是高中办学多样化?多样化起源于多元化(diversification)。多元化简单地说就是“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人员的组合”,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的。所谓“教育多元化”,顾名思义,是指我们的教育需要各种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办学体制多元化外,高中教育多样化更多地应该寄希望于高中本身,需要高中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创新人才发展的模式和思路,通过丰富的课程,在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南菁中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南菁的教育要适应每一个学生、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尊重学生个性,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三、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追求个性化的课程建设是高中办学多样化的实践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南菁中学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比如,美国高中课程实验项目的引进,直接面向出国需求,引进原汁原味的美国高中课程,外教授课。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学生考取国外大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随着这一项目的引进得以在学校推广,丰富了传统的办学思路。拓宽了传统课程体系,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需求。2010年新东方南菁委培班的近20名同学全部被美国排名前70名的大学录取。
近年来,南菁高中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课程开发方面,南菁中学将探寻的目光转移到学校课程文化因子中的优秀遗传基因(重视学术研究、强调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关心时局)上,提出了必修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精品化、拓展课程特色化、心理教育课程化的要求。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设学校课程。
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邢秀华书法艺术陈列馆,是文化南菁最重要的标志,更是南菁文化精神的一座丰碑。他们由沈鹏、顾明远、邢秀华三位在当今世界艺术和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校友捐赠设立。艺术馆、书屋总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展出书法作品、绘画精品、学术著作、文物近万件,是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品和中外教育理论著作的殿堂。学校利用独特文化艺术资源,开设了美育系列课程。在形成了包括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素养、潜能开发、西方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课程体系之后,学校依托独特的艺术馆资源和科学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了《国兰与文化》《沈鹏书法艺术赏析》《失传古欹之探究与复制》等美育课程,促进学生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多元方向发展。201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美育课程基地。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制约着高中办学多样化的深入推进。
首先,如没有高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是不可能有高中办学的多样化的。高考仍然基本上是评价高中教育质量的唯一方式,地方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理解,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待,这使得学校在办学多样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仍然放不开手脚,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其次,要进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必须赋予高中最大的自主权。这是目前普通高中同质化、趋同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普通高中的招生、课程、师资、考试甚至作息时间都没办法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调整,要想多样化特色化,那是纸上谈兵。
第三,如何坚持学校精神,防止新阶段的“办学同质”。事实上,办学的同质化不仅源于统一的行政督查、单一的升学模式,还源自办学者的共同愿景和盲目跟风。相同的教育愿景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容易演变成校本课程的移植,盲目的跟风、随潮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容易演变成校本课程的复制,从而出现新的办学“同质”现象。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育的实践出发。只有将自己学校的文化和精神真正融合于校本课程建设之中,每个学校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才能避免新的“同质化”。
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是当前及今后我国高中教育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推进办学多样化,在现行观念机制下探索学校新的发展普通高中责无旁贷。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南菁中学的探索和思考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唯有寄希望于不同特色、风格的学校的探索和实践才可以成就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如何实践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普通高中如何在办学多样化中大胆创新,有所作为,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探讨和大胆实践的一个课题。
一、加快推动普通高中办学的多样化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中多样化办学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才质量的内涵问题。下一阶段,在强调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在高中教育的制度设计、类型等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大批适合高等教育需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从百年名校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办学实践看,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至少涉及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领域。换言之,只有办学体制、培养模式真正多样化了,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能实现。而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核心内涵是把办学的自主权还给学校。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核心内涵是把个人发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二、正确认识高中教育的功能和性质,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什么是高中办学多样化?多样化起源于多元化(diversification)。多元化简单地说就是“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人员的组合”,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的。所谓“教育多元化”,顾名思义,是指我们的教育需要各种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办学体制多元化外,高中教育多样化更多地应该寄希望于高中本身,需要高中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创新人才发展的模式和思路,通过丰富的课程,在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南菁中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南菁的教育要适应每一个学生、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尊重学生个性,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三、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追求个性化的课程建设是高中办学多样化的实践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南菁中学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比如,美国高中课程实验项目的引进,直接面向出国需求,引进原汁原味的美国高中课程,外教授课。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学生考取国外大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随着这一项目的引进得以在学校推广,丰富了传统的办学思路。拓宽了传统课程体系,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需求。2010年新东方南菁委培班的近20名同学全部被美国排名前70名的大学录取。
近年来,南菁高中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课程开发方面,南菁中学将探寻的目光转移到学校课程文化因子中的优秀遗传基因(重视学术研究、强调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关心时局)上,提出了必修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精品化、拓展课程特色化、心理教育课程化的要求。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设学校课程。
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邢秀华书法艺术陈列馆,是文化南菁最重要的标志,更是南菁文化精神的一座丰碑。他们由沈鹏、顾明远、邢秀华三位在当今世界艺术和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校友捐赠设立。艺术馆、书屋总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展出书法作品、绘画精品、学术著作、文物近万件,是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品和中外教育理论著作的殿堂。学校利用独特文化艺术资源,开设了美育系列课程。在形成了包括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素养、潜能开发、西方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课程体系之后,学校依托独特的艺术馆资源和科学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了《国兰与文化》《沈鹏书法艺术赏析》《失传古欹之探究与复制》等美育课程,促进学生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多元方向发展。201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美育课程基地。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制约着高中办学多样化的深入推进。
首先,如没有高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是不可能有高中办学的多样化的。高考仍然基本上是评价高中教育质量的唯一方式,地方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理解,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待,这使得学校在办学多样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仍然放不开手脚,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其次,要进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必须赋予高中最大的自主权。这是目前普通高中同质化、趋同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普通高中的招生、课程、师资、考试甚至作息时间都没办法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调整,要想多样化特色化,那是纸上谈兵。
第三,如何坚持学校精神,防止新阶段的“办学同质”。事实上,办学的同质化不仅源于统一的行政督查、单一的升学模式,还源自办学者的共同愿景和盲目跟风。相同的教育愿景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容易演变成校本课程的移植,盲目的跟风、随潮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容易演变成校本课程的复制,从而出现新的办学“同质”现象。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育的实践出发。只有将自己学校的文化和精神真正融合于校本课程建设之中,每个学校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才能避免新的“同质化”。
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是当前及今后我国高中教育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推进办学多样化,在现行观念机制下探索学校新的发展普通高中责无旁贷。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南菁中学的探索和思考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唯有寄希望于不同特色、风格的学校的探索和实践才可以成就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