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个退役老兵,日夜守护一个成了植物人的战友。半年后,奇迹出现了……
不抛弃、不放弃!
2009年12月5日凌晨,52岁的陈德满在卫生间摔倒了。
在离开部队20年后,这位前空军士兵的身体已经不再硬朗。
當天上午,巫山籍老兵彭渊堂的手机响了起来。电话那头,陈的妻子在大声哭泣:“彭大哥,来看看德满吧,他怕是不行了……”
彭渊堂赶到巫山县医院。很快,陈德满的巫山籍战友到齐了,一共15个。病床上,陈德满面色乌青,不省人事。医生告诉老兵们,由于高血压引发了脑溢血,陈德满可能终生昏迷,变成植物人。
抢救了半个月,陈德满依然没有醒来。医生说,他已经是植物人了。
可老兵们不相信。他们推荐了两名代表,和陈妻一起将陈德满送往主城救治。辗转于各大医院,诊断结果却如出一辙。
万般无奈之下,陈德满被送回了巫山县医院。
“我们不会让你一个人留在黑暗里!”战友病床边,老兵们许下诺言。于是,在病魔和15个退役军人之间,一场生命的争夺战展开了。
军歌嘹亮
2009年底,年近五旬的老兵黄若权,又开始每天“站岗”——战友们排好了班,每两人一组,轮流照顾陈德满。作为15个老兵中的年龄最长者,彭渊堂成了这支护理小队的指挥员。他和战友们制作了“值班表”,按表轮流到医院护理,24小时不间断。
多年前的一场车祸,让黄若权右腿落下残疾,但他还是每天都来到陈德满床边。
在老兵们心中,在军营里共同度过的岁月,似乎最能触动陈德满昏迷的心神。于是,在很多个白天和夜晚,他们轮流坐在床边,一遍又一遍地去回忆。
战友邓辉说:“大哥,还记得当年你教我走正步吗?你忍心抛下我这个小弟吗?求求你快醒过来吧。”战友彭渊堂说:“你这家伙,还记得那次长途行军吗,我悄悄帮你背枪,结果被连长大骂。现在你想扔下我这个老大哥不管吗?我不答应!”战友黄若权说:“当兵时,你对我就像亲哥哥,现在,我就是爬也要爬过来守着你。”……
值班的战友说累了,就会将一台旧录音机放到陈德满床头。军旅歌曲从录音机里传出来,回荡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
2009年的除夕到了。为了让陈德满回家过年,15个老兵都没有回家。
那个大年夜,巫山县城粮食大院的一间公寓里,15名退役空军战士围在一名男性植物人身边,一起唱起了军歌。《我爱祖国的蓝天》、《打靶归来》……一首又一首,歌声伴随着男人的抽泣飘出房间。
附近一些居民被感动了。他们来到了陈家,和老兵们一起陪伴陈德满走进农历新年。
奇迹、奇迹!
2010年6月5日,被彭渊堂叫做“奇迹日”。
那天,他一如既往地坐在病床边,给陈德满讲当年从军的故事。浑厚的嗓音在病房里回响。
突然,那声音停了。彭渊堂愣在那里,望着陈德满的眼睛——一滴泪正从脸上流下来。彭渊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猛地凑到陈德满跟前,紧紧盯住他的眼睛。那眼睛,动了一下,又一下。
“醒了!醒了!”病房里爆发出欢呼。年过半百的彭渊堂手舞足蹈,一边放声大笑一边泪如泉涌。很快,其他14名老兵赶到医院,和彭渊堂一起大笑着嚎啕。
在这群抱成一团放声大哭的老兵身旁,医护人员也在抹眼泪。战友的情谊深深感动了陈德满的主治医生陈刚。在过去半年里,他用尽办法刺激陈德满的脑部神经,希望能发生奇迹。
现在,奇迹发生了。陈刚也泪如雨下:“陈德满已经成了植物人,对任何外部刺激都没了感觉。可是,他最后还是醒了——被他的战友叫醒了!”
现在,陈德满已经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有个动作他最喜欢——将右手大拇指按在自己胸前,然后不停地重复两个字:“战友”。
不抛弃、不放弃!
2009年12月5日凌晨,52岁的陈德满在卫生间摔倒了。
在离开部队20年后,这位前空军士兵的身体已经不再硬朗。
當天上午,巫山籍老兵彭渊堂的手机响了起来。电话那头,陈的妻子在大声哭泣:“彭大哥,来看看德满吧,他怕是不行了……”
彭渊堂赶到巫山县医院。很快,陈德满的巫山籍战友到齐了,一共15个。病床上,陈德满面色乌青,不省人事。医生告诉老兵们,由于高血压引发了脑溢血,陈德满可能终生昏迷,变成植物人。
抢救了半个月,陈德满依然没有醒来。医生说,他已经是植物人了。
可老兵们不相信。他们推荐了两名代表,和陈妻一起将陈德满送往主城救治。辗转于各大医院,诊断结果却如出一辙。
万般无奈之下,陈德满被送回了巫山县医院。
“我们不会让你一个人留在黑暗里!”战友病床边,老兵们许下诺言。于是,在病魔和15个退役军人之间,一场生命的争夺战展开了。
军歌嘹亮
2009年底,年近五旬的老兵黄若权,又开始每天“站岗”——战友们排好了班,每两人一组,轮流照顾陈德满。作为15个老兵中的年龄最长者,彭渊堂成了这支护理小队的指挥员。他和战友们制作了“值班表”,按表轮流到医院护理,24小时不间断。
多年前的一场车祸,让黄若权右腿落下残疾,但他还是每天都来到陈德满床边。
在老兵们心中,在军营里共同度过的岁月,似乎最能触动陈德满昏迷的心神。于是,在很多个白天和夜晚,他们轮流坐在床边,一遍又一遍地去回忆。
战友邓辉说:“大哥,还记得当年你教我走正步吗?你忍心抛下我这个小弟吗?求求你快醒过来吧。”战友彭渊堂说:“你这家伙,还记得那次长途行军吗,我悄悄帮你背枪,结果被连长大骂。现在你想扔下我这个老大哥不管吗?我不答应!”战友黄若权说:“当兵时,你对我就像亲哥哥,现在,我就是爬也要爬过来守着你。”……
值班的战友说累了,就会将一台旧录音机放到陈德满床头。军旅歌曲从录音机里传出来,回荡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
2009年的除夕到了。为了让陈德满回家过年,15个老兵都没有回家。
那个大年夜,巫山县城粮食大院的一间公寓里,15名退役空军战士围在一名男性植物人身边,一起唱起了军歌。《我爱祖国的蓝天》、《打靶归来》……一首又一首,歌声伴随着男人的抽泣飘出房间。
附近一些居民被感动了。他们来到了陈家,和老兵们一起陪伴陈德满走进农历新年。
奇迹、奇迹!
2010年6月5日,被彭渊堂叫做“奇迹日”。
那天,他一如既往地坐在病床边,给陈德满讲当年从军的故事。浑厚的嗓音在病房里回响。
突然,那声音停了。彭渊堂愣在那里,望着陈德满的眼睛——一滴泪正从脸上流下来。彭渊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猛地凑到陈德满跟前,紧紧盯住他的眼睛。那眼睛,动了一下,又一下。
“醒了!醒了!”病房里爆发出欢呼。年过半百的彭渊堂手舞足蹈,一边放声大笑一边泪如泉涌。很快,其他14名老兵赶到医院,和彭渊堂一起大笑着嚎啕。
在这群抱成一团放声大哭的老兵身旁,医护人员也在抹眼泪。战友的情谊深深感动了陈德满的主治医生陈刚。在过去半年里,他用尽办法刺激陈德满的脑部神经,希望能发生奇迹。
现在,奇迹发生了。陈刚也泪如雨下:“陈德满已经成了植物人,对任何外部刺激都没了感觉。可是,他最后还是醒了——被他的战友叫醒了!”
现在,陈德满已经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有个动作他最喜欢——将右手大拇指按在自己胸前,然后不停地重复两个字:“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