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教育强国,世界上众多国家经常借鉴美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经验。美国又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美国教育何以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回顾美国教育的历史,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殖民地时期是美国教育的移植阶段,可以用移植性、创新性、宗教性和区域性四个特点来加以概括。
  移植性是指自17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向新大陆大量移民,移民们不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宗主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英国教育模式。到1650年左右,在北美三大殖民区就有学校设立,初、中、高等教育都有一定发展。
  创新性是指移植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宗主国教育模式,而是尽量注意把移植来的教育模式与美洲殖民地的新环境融合到一起。
  宗教性是指宗教的重建成为到达美洲的移民事务中的一件大事,同样,作为宗教工具之一的教育也随之而得到了发展。在建立殖民地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派把教育与宗教信仰联系起来。各教派开设自己的学校办自己的教育,为本教派服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
  区域性是指在殖民地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移民意愿的不同,在不同的移民区有不同的教育模式,殖民地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
  
  独立战争至南北战争前是美国教育的改造阶段,又可以称为教育的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育得到较高较快的发展,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奋斗方向在全社会的广为宣传及其深入人心;二是教育成为国家的职责和教育领导分权制的确立;三是政教分离原则的提出;四是进一步向欧洲文化教育学习并与之进行交流。
  公立学校运动对美国教育的初创阶段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场于 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运动,历时40多年,席卷除南方以外的各州,从初等教育领域扩展到中、高等教育领域,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平等、免费、不属任何教派的公立学校来普及教育,以有效地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劳动力。它成为美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改变了殖民地时期教派控制教育的局面,加速了美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
  这一阶段学校教育有许多发展和创新。首先是开始设立师范学校,用以解决公立学校运动引起的师资短缺问题。其次是在中等教育方面的创新。主要特征是文实中学的发展和公立中学的出现。文实中学的课程设置包括文实两科,适应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发展要求,因而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到19世纪中期,文实中学已基本上取代了拉丁文法中学,成为这一时期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公立中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美国中等教育史上的又一重要事件。它是由公共机关设置、管理,以公费维持的免费学校。公立中学的诞生和发展意味着美国中等教育领域中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展和教育世俗化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美国式公共教育阶梯的形成。再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出现。随着美国独立自主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学徒制已无法适应大机器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应运而生的职业技术学校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最后是高等教育的新发展。联邦政府鼓励建立州立大学,州立大学纷纷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制度虽已有了一个基本轮廓,但尚未形成体系。
  
  南北战争至二战前是美国教育的创新阶段,也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形成和完善的阶段。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彻底消除了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障碍,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而系统地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具有美国特点的教育制度。
  首先表现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进方面。美国自独立建国后,随着学校的扩充和发展,教育管理机构逐渐形成,殖民地时期的学区制已不能满足时势需要,州教育委员会在各地出现了。这一转变既标志着州教育集权制的诞生,同时又体现了联邦教育领导的分权制。南北战争以后,学校进一步扩充和发达,学区制大加改革,州教育集权制更加完善,联邦对于全国教育事业多起过问指导作用。这种地方分权式的、层次不同的教育领导管理机构组成一个完备的系统,职能开始严密化、统整化和科学化。
  其次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迅速而系统地发展起来。初等教育普及。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初等学校在建国后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向普及和提高两方面发展。初等学校这一时期改称小学,自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到1919年亚巴拉马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美国用60多年的时间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中等教育繁荣。首先,公立中学获得了大发展的契机。这标志着美国摆脱了欧洲双轨制的影响,开始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另外,中小学学制改革也是这个时期的重大成就。之前,八年制初等学校与四年制公立中学构成“八四制”,但是这种学制弊端很多,不符合儿童和少年期的身心发展特征。美国教育学会的十人委员会于 1908年建议小学修业6年,中学修业6年,而且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级,修业各3年,合为6—3—3制。至20世纪40年代,该学制已成为美国中小学的主要学制。再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获得了新发展。为适应这一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对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需要,国会于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士法》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标志着美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新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南北战争后,高等教育发展呈现两种趋向。一种趋向是继续讲求实用的原则,努力兴办切合工商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和工艺学院。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是这时建立起来的理工科高校。另一种趋向是在欧洲大学重视学术的影响下,努力发展专注学术研究的大学。典型的例子就是1876年效仿德国柏林大学创建的约翰
其他文献
自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正式发表,时间已跨越整整40年。40年来,公报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并未随着时间的流转而被磨灭,其阐述的原则也一直被认为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石。回顾历史,世人无不为中美两国领导人所表现出的战略胆识和政治智慧所折服。今天,在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在继续保持合作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分歧。如何化解这些分歧,建立相互信任,不断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当年上海公
习近平  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携中共新的领导集体以“更年轻、代表性更广泛、更富活力”的姿态亮相,成为全世界媒体热议焦点。  习近平在中国老百姓当中有着很好的口碑,他受过高等教育,也经历过艰难的生活,用老百姓的话说,“吃过苦、受过罪”。长期以来他廉洁自律,在国内视察活动中频频体现出对普通群众的真挚情感打动人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11月11—28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也门全国人民大会副总书记、政府前外长科尔比率该党干部考察团访华。  11月20—30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委员,社会福利、退伍军人与青年改造部国务秘书内托率该党高级干部考察团访华。  11月23—26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越南西原地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春和率越南党政干部考察团访华。  11月23—27日,应马来西亚马来民
在美丽的山东半岛驻守着我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这支部队在近36年的建队历程中,曾出色完成重大任务百余次。先后填补了中国海军史上首次海上悬停加油、首次军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首次未知条件下战术机动演练、首次随海军舰艇编队环球出访以及参加我国首次载人飞船试验保障等10余项空白,为我国海洋开发和维护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支享誉海空、屡建功勋的部队、  2011年新年前夕,记者有幸地采访了该舰载机部队部
2012年4月14—15日,第六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以下简称“美洲峰会”)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举行,峰会主题是“美洲团结:合作繁荣”,31个美洲国家的领导人与会,重点讨论了消除贫困、地区一体化、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地区安全形势等议题。由于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与美国在古巴与会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三国总统未参加会议。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因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兰克群岛)问题上与美国总统
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的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的经济联系的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的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的利益中心之中。  中国对非洲的信心要超过西方国家对非洲的信心。尽管西方与非洲已经打了500多年的交道,但时至今日,西方在向非洲提供优惠的金融贷款的同时仍强加了一系列条件,这是对非缺乏信心的表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并一致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的集中展示,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共改革决策的历史关节点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35年的探索历程。从党的决策的视角和层面看,这期间有几个重要历史节点,对推进中国改革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节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
我  对中国的历次访问,不论是作为克罗地亚总统时的访问还是在任期结束之后的访问,每次都认识到增进克中双边关系的必要性,同时也都是带着这样的愿望进行访问。也正因此,我曾作出判断: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将基于自己所具备的潜能,成为这个舞台上越来越具重要意义的一员。简而言之,我曾经,并且现在一直将中国视为不只在亚洲地区,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国家。  当然,中国的重
一、中共十八大科学判断内外形势,重申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1月15日举行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八大报告将
编者按:2013年9月22日至10月1日,苏丹全国大会党领导局成员、政府投资部长伊斯梅尔率苏丹全国大会党干部考察团访华。期间,伊斯梅尔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就西亚北非局势、苏丹与南苏丹关系、中阿及中非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苏丹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北邻埃及、利比亚。自2011年初,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叙利亚化武危机升级、埃及局势亦不明朗。您如何看待当前西亚北非地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