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爱与不悔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相村先生嘱我为他的诗集写个评论,因这段时间持续地下乡出差,带着他的诗集电子版,却没条件细致通读,直到前几天,冬至前后,人归居所,终于安静下来,得以认真拜读这部冠名《走吧,回西藏去》的诗作。从题材上看,这部作品大概分作这么几部分内容:个人情感、西藏游历、家国情怀以及其他,其中,个人情感的篇什过其半。当然,从广泛的意义而言,诗歌都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这里将诗人的一些篇章单纯作为个人情感的内容与西藏游历、家国情怀等内容相并列,一是为了议论的便利,更重要是因为诗人本身的身份和经历所决定,诗人在其后记中说道:“我小时候喜欢诗词歌赋,梦想当个大诗人,上大学读的中文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零零星星地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之类的小玩意,但工作和生活都由不得自己,好像某天突然之间就与文学分手了。”
  對于马相村先生,过去不太了解,只知道他是我区一位老资格的厅局级领导,在西藏有较长的工作经历,是一个“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西藏,也就是两三年前,得知他写诗,而且积极参加支持一些诗歌活动,特别是他的《致女儿》在网络热传之后,才知道这位儒雅的山东汉子,还有这样的儿女情长,所以特别把他的个人情感部分单提出来,以期由此管窥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们那一代人、那一个群体的心路历程,这是我们建设西藏、发展西藏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精神世界的部分。
  纵观诗人的这部诗集,如果我们把它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其中几首体量比较大的作品,比如《走吧,回西藏去》《致女儿》《走到西藏》《想起羌塘》《那年,我们九十二人》,包括像《一声阿妈》这样的篇章,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生命体的脊梁,有了这个脊梁,便支撑起了这部诗集的精神高度,而如《在拉萨空空的今夜》《我难以等待》《春节》《昨夜印象》《一个人的时候》《致老友》《无题》《告别,那忧伤的美丽》《七夕》《回家》《清明迁墓》等个人经历体验和感情色彩极为浓厚的诗,与《走边关,效张宗昌赋诗十首》《林芝组诗》《冬来,到林周看景》《古格印象》《夜宿塔尔钦》等这样的西藏游历之作,可以视为诗集的两翼,它们和《又见珠峰》《情人节》《阿红》《妹子,我在拉萨等你》等爱情诗以及《等这场灾难过去》《今夜,有黑影飞过》《老城的今夜》《做个诗人》等最新的关注现实的诗作,再加上《糟糕,老子的身份证丢喽》《此刻》《心迹》等这样的心灵回归之作,共同构成了这个生命体的丰满骨肉与充沛血脉,使《走吧,回西藏去》这部诗集鲜活灵动起来。
  自现代白话诗产生以来,中国新诗经历了百年衰荣,有人说,近20年是诗歌备受冲击的时代,诗歌的读者逐渐流失,诗歌创作越来越“圈子化”,通俗一点说就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诗歌是写给写诗的人看的”,诗歌成了为生产者而生产的产品。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诗,这成了一个问题。的确,诗歌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东西用,书画可以按每平尺论价,歌曲也能定价买卖,而诗歌却很难在市场上论价,对于诗歌,许多人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殊不知,我们的文学源自于诗歌,源自于诗歌的“兴观群怨”,在西方文学的传统中,诗歌则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没有梦想就没有诗歌。诗歌是感情真挚的流淌。诗歌也是一个逐梦人的精神归宿。一个前进中的世界,一定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世界,一个精神高贵的世界,需要使人精神向上的诗歌。和平解放以后的西藏,理想与现实,“诗和远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满怀豪情的年轻人,祖国的边陲,世界第三极,也孕育了崇高的理想主义和激越的浪漫主义,在这里,理想和浪漫可能褪色,但绝不会消失,之前的一些时候,当内地许多地方已经被实用主义的喧嚣和急功近利的浮躁步步攻陷的时候,西藏还保有着一片宁静的天地,这正是诗歌可以栖息的地方。
  在马相村他们进藏的年代,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他们的精神底色,正如那首《那年,我们九十二人》的诗中写道:“哪怕我们九十二人/走到/最后一个/也绝不让插向天空的十指/弯曲/因为指尖上那跳跃的感动/源自集合号凝固的呼唤/——命运属于祖国”,使命和初心,永远在诗人的字符间跳动,尽管它们在显示面前时而困惑,时有疑虑:“我是情知命运从无码头/仍沿岸而走的纤夫(《在拉萨空空的今夜》)”“西藏的黄昏绝对迟到/醒来闻到树叶的苦涩(《我难以等待》)”“尽管镜子里那人极度苍老/真不知他的青春流浪何方/此刻总觉得他动了回家的念头(《一个人的时候》)”,然而,对西藏的爱与哀愁,充盈着他们,挟裹着他们:“让命运照射命运/我们咬牙闯过的/注定是团黑色光芒(《告别,那忧伤的美丽》)”“无泪就是今生的坚强/老去的姿势总是优雅(《酒后》)”“昨夜我撞见笑脸了/有弯月挂在树梢/树叶睁满大大小小的眼睛/眼神迷离出六弦琴的妩媚/在这个寒冬/你是这般的温柔(《昨夜印象》)”“无论贫穷与富贵/把这个世界切割得多么不堪/甚至绝望/我们总要往回走走/歇脚,庆贺,叹息,谩骂/然后借着酒胆和亲人们的祝福/重新上路(《春节》)”,这些爱与哀愁,爱得深沉,哀而不伤,愁而不萎,最终化作今生的不悔:“想起羌塘/就想起我这一生很有故事/我把买金鞍的钱袋子丢了/草原上却仍有我的传说(《想起羌塘》)”。
  我一直惊诧于作为官员的马相村诗歌里的“小我”,那个“小我”真实可触,有时彷徨,有时感伤,有时昂扬,在许多有爱情诗色彩的篇章里,比如《又见珠峰》《情人节》《阿红》《妹子,我在拉萨等你》,你都能看见一个“她”,这个她有时像诗人走失的初恋,有时像西藏岁月里错过的情缘,但更多的时候像诗人心里的一个念想,“她”是西藏、是家乡、甚至是一个偶然的感动,是诗人在西藏寂寞日子的一个情愫,润泽着一颗敏感的心灵。在诗集中不少这样小品一样的短诗,让人读出一种寂寞午后阳光下的冥想。正是这样的一个“饮食男女”的“小我”,让他承载的现实中的奋斗和坚守更为动人,让那个代表着那一代人的“大我”更加亲切。
  关于两组西藏游历诗,虽然篇幅不长,我倒以为它们代表了诗人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走边关,效张宗昌赋诗十首》,以打油诗的形式描绘他到过的十个地方,语言直白诙谐,却道出了许多意义深邃的道理。而《林芝组诗》却一改风格,以唯美象征的写意手法,写出了诗人心中林芝山水别样的美,其对比意义十分强烈,这也有诗人的别具匠
其他文献
提起作家“唐一正”,别说文学爱好者,就是在作家圈内,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若提起“柯蓝”,文学爱好者肯定会十分熟悉。   其实,“唐一正”就是“柯蓝”。“柯蓝”是唐一正的初恋情人的名字。那么,唐一正因何要改用恋人的姓名呢?   唐一正,1920年生于湖南长沙县。1937年肄业于湖南第一师范时,由毛泽东的老师、奉命回长沙组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的徐特立介绍,17岁的唐一正和他的二姐夫一起前往延安。到
從天而降  用女汉子的豪放与热烈  一夜狂吻  大地便白发丛生  高山、峡谷,是雪塑的世界  荒原、牧场,是玲珑的童话  湖泊蜷缩着身子  静静入眠  牦牛,张扬着个性  秀出一阙风景  紫外线闭上眼睛  陶醉于一曲大自然的交响  月辉交织雪光  点亮这个银装素裹的夜  空灵罩着轻盈  扯上一道帷幕  那些五彩斑斓的经幡  领会风的旨意  把唐诗的意境玩得波光粼粼
“青春斗”,源于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里借用,表达的是一种情怀,一种蓬勃向上,意气风发,不畏困难,创业奋斗的精神。  创业,是国家语汇,国家行动,而大城市似乎正是创业者们的理想之地,因为大城市机会多,东城跌倒,也许西城就可以东山再起,这正是它的魅力。今天的北上广深仿佛要被人群和梦想挤爆。那么,在西藏,自然生态、创业条件等客观因素有差异的情况下,那里的年轻人是怎样创业的呢?  刚一落地拉萨,我抬头望
每当看见黑板上挺秀清瘦的文字,或是一双沾满粉笔灰的手掌,我总会想起那位清奇的先生。  “先生”这个称谓,是先生教我们的。因此想起先生,我总会心生敬意。先生讲课时,我也常觉得他就是从前学堂里的“先生”。一次,我们要学一篇古文,大约那时并不急着赶课,兼有一种情致,先生翻开课本,从纸盒中拈出一根白粉笔来,背过身去,洋洋洒洒写下几大黑板的字———大略是原文和译文。这一过程颇为有趣。因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头像不停地在我电脑右下角闪烁,一看是不熟悉的人,没有搭理。  闲暇之余,看着不停晃动的头像,好奇点开一看!  第一条信息:“你好!我们聊过一次天,不知道你还记得我不?因常看你空间的文,感觉你对情感分析的不错。”  第二条:“在吗?”  第三条:“在忙吗?”  真是执着,一直继续打着字。“我有一个八年的初恋情人,一直都有她的消息,可是一直也没有和她联系。今年过年的时候,鼓起勇气和她
连绵不绝的清风啊  吹拂着连绵不绝的白云  连绵不绝的白云啊  追逐着连绵不绝的羊群  连绵不绝的羊群啊  寻觅着连绵不绝的歌声……  整个草原上,只放牧着一个孤独的牧羊人过玛曲草原  草原,是世界上最洁净的一个庭院  清风每天打扫  云雨随时洗刷  草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一个庭院  格桑花铺展成花滩  流水随意蔓延为道路  草原,是世界上最安心的一个庭院  牛羊善良  猎犬来回跑动着看护  草原
真正的西藏,家家户户开门  从寺庙,从青稞地,從隐修的洞口  走来形形色色的人,手捧哈达和糌粑  酥油敷在脑门,穿过无人区去朝圣     次仁罗布住在晋美旺扎最小的衣褶里  这样就跑遍了巨大的疆域无数的乡村  再独自移居米拉日巴的眼睫之门  学习永远的低垂与谦卑之疼     这个姿势使你保持眺望与敬仰  在世界最低位,格萨尔王心底塑着一尊大神  在智慧的宝库,你选择了悲悯  一阵阵比他人稍
圆圆的核桃挤满了树枝  辣椒像火一样燃烧  花椒穿上了红红的嫁衣  丰收的消息  和阿妈的笑容一起在秋天里荡漾  我坐在朗顿庄园的一块石头上  与一片树木默默对视  所有的人都已经离去  曾经的欢笑和悲伤  在树的年轮里白发苍苍  我撒下爱情的种子  然后耐心地等待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長成楚楚动人的你  与我相约在丰收的季节里
(一)  凉爽的清晨很快过去了,阳光明媚得过了头,草叶上的露水早就干了,一点儿水痕都没剩下。述洛于躲在高大的帐篷边上,偷窥着远处手握钢刀正在与他的兄长搏斗的少年。那个少年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比述洛于大不了几岁,可他性格顽强,即使一次次被打倒也不放弃。  述洛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漂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明亮的双眸倒映着那个一次次倒下又站起来的身影。她紧紧地咬着下唇,攥着衣角的手越来越用力。  不要再坚
地平线是孤形的  地球是圆的  我相信了  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我给一个队员取了一支烟  他独自留守  道别时  我看見了他眼晴里  对同类的留恋  这是青藏高原压榨出的孤独  我把剩下的烟都给了他  三块石头支口锅  朝圣的一家人  在路边熬酥油茶  雪下得那么大  他们都还在笑  在羊八井一抬头  我的天啊  好像来到葡萄园  星星又大又亮  伸手可触  大昭寺的喇嘛  对蜂拥的游客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