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来做: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萌发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愿学。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教学要让学生感到有意思、有趣,情境激趣是我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中,在认识了几元、几角、几分后,我事先创设了买卖的情境,让几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余的学生当顾客来买东西。最后还要让学生看看谁用最少的钱买来了最有用的东西,学生很想在实际的操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兴趣的促进下自觉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乐学。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并且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地诱导学生思维,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乐学。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拼一拼、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关键的地方思考,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變而面积不变”上,观察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会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5的组成”时,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掌握学习方法:(1)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5个圆片,尽可能有序地把它们分成两个部分,看看有几种分法。(2)抽象组成: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分法独立概括5的组成。(3)归纳学法:让学生回顾学习5的组成过程,并归纳出学习组成的两个步骤:第一,把5个物体有序地分成两个部分;第二,根据“分”的情况抽象数的组成。由于教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有意识地进行了学法的指导,不仅使他们理解了5的组成,还为后面让他们自主学习6-10的组成提供了方法的借鉴,更为可贵的是发展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策略四:放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使学生会学。
  在教学中,应多采用观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学生用“3厘米、4厘米、6厘米、8厘米”四根小棒围三角形。哪三根能围成三角形?哪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再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我问:谁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就会动手测量,学生测量完后。我问:你测量了几次?分别测量了什么?怎么想到的?有学生回答2次的,有回答说测量4次的。我鼓励学生说:为什么测量两次就知道四条边的长度呢?学生争先回答: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时,再启发学生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该怎样算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索出了这样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1)长×2+宽×2;(2)长+宽+长+宽;(3)(长+宽)×2。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得到了求长方形周长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事实证明,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长方形的周长,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动手的机会,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与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公式时,我教给了他们三种思维方法:(1)猜想;(2)转化,让学生动手实验,将学具圆切拼成为已学过的图形;(3)推导,让学生发现拼成的图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内在的联系推导出公式。在这里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总之,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材施教,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其本质目标是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传递的是数学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方法,浸润的是学生对学生的热爱,积极学习数学和树立起终身学习数学的远大目标。本文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推进的可操作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有效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推进,
【中图分类号】G633.41  语言,根本上说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母语学习是这样,外语学习也是如此。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新课改理念是要求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采取富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自主学习正是这样的一种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的学习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研学后教”课堂新改革让我和学生共同经历着困惑、挑战与成长。它是指以研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研学后教 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  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是这样表述其教育思想的:“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
【中图分类号】G613.2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包括儿歌、儿童诗、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英语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也逐步加强,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英语对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初中生要学好英语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需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本文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出发,探讨记忆规律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对教师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字:记忆规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运用  【中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从小组合作对象、合作技能、合作契机、科学评价以及教师角色定位等五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科学评价;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